她說「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爲作家」

她七歲開始寫作,九歲出版第一本書,十二歲寫專欄,目前是《新週刊》的副主編、國內年輕作家的代表之一.....

.她就是蔣方舟,人生才走了三分之一,卻因寫作走到了讓很多人一生都難以企及的高度。

她說“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為作家”

看著蔣方舟貌似順暢的寫作之路,不少人會疑惑:

寫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嗎?

如果說難,為何7歲的蔣方舟已開始著手寫書?如果說不難,我們的孩子怎麼就連像樣的作文都寫不出呢?

寫作能力,既要靠天賦,也要靠後期的努力、自身的興趣、科學的方法論引導。蔣方舟曾在接受採訪時說過,自己其實是少有天賦的,對於寫作有小時候媽媽“每個小學生都要寫一本書才能畢業”的套路引導,也有自身愛閱讀、有傾訴和表達慾望的指引。

所以,讓寫作變得容易、不難,要著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激發他的表達慾望和創作激情。

人人都能成為蔣方舟嗎?

有人給了這樣一個肯定的答案:當然,你的孩子也可能成為下一個蔣方舟!

蔣方舟的媽媽曾說過:“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為作家。”

她說“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為作家”

那麼蔣方舟的媽媽是如何培養她寫作能力,又是如何挖掘她的寫作天分的呢?

蔣媽媽說:“我們大人的標準太偏狹,規定太多太死。這個不能寫,那樣寫不好,只要標準再寬容一些,就可以把每個孩子的語言才華開發出來。”

她說“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為作家”

寫作能力作為學生時期的必要考察部分,作文作為升學考試的必考內容,這些自然而然也是家長著重關心的一部分。如果寫作,能像蔣方舟喜歡寫作那樣成為孩子的興趣,那就最好不過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呢?

01 字數自由,適當引導

當孩子有了想要抒發的興趣,就給了我們寫作適當引導的機會。

蔣方舟第一篇文章寫了400百字,第二篇文章寫了600字,第三篇文章寫了1500字,無論怎麼看,都是很合標準的散文。

蔣媽媽發現,越要求短,孩子就只能寫這麼多,久而久之,就成為一個總是邁不過去的坎兒。

她說“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為作家”

寫作的目的是抒發、表達,而不是目的的達成。

當孩子有話要說,說明還有要表達的東西,即使詞不達意,囉裡囉嗦,也不要阻止孩子的表達,禁錮他的思維,如果沒有要表達的東西了,那就不要設置字數了。

長此以往,字數根本不是障礙。

02 體味細節,見微知著

細節之處體現了生活之美,而你可以培養孩子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生活之美的眼睛。

蔣方舟在新週刊廣州總部工作時,有一個奇特的愛好:看路邊民工。看他們端著飯盆,三五成群蹲著聊天,慢慢經過,盯著他們,聽他們講話。早幾年在清華大學讀書時,也喜歡觀察學校外面的黑車司機。

她說“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為作家”

從別人身上尋找寫作的點,填充寫作的樂趣。

當孩子邀請你一起觀察螞蟻搬家時,是他的興趣所致,家長這時可以給他講一些關於螞蟻搬家的現實原理或一些童話故事,讓他始終保持這種興趣,並有轉化成文字的衝動。

03 自主命題,衝動表達

被命題作文禁錮的思維,用自主命題來解禁。

蔣方舟的自主命題作文也是有過程的。最開始的時候,蔣媽媽常常跟蔣方舟聊天,聊一些她感興趣的事,蔣媽媽就和她商量:“這個可以寫吧?”只要孩子說能寫,就不需要再指導什麼了。她說寫不成,媽媽再給她一些提示:把你覺得有趣的事編到他身上行嗎?講個笑話行嗎?”

她說“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為作家”

不要給孩子找要寫的東西,而是要引導他寫想寫的東西。

想要表達才有衝動寫作的念頭。孩子說的有些話也許毫無意義,但都是一種思想的表達,引導他們合適的表達,說也好,畫也好,如果能主動寫作那就再好不過了。

04 主動閱讀,深思寫作

閱讀對於寫作的重要性無需贅言。

家長常常說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可能是不愛讀某一類的而已。

蔣方舟的鄰居家有個小孩,自己寫了一個拯救海底公民的五萬字中篇小說,因為他看了不少類似的電影和科幻故事。

她說“給我一個孩子,他也能成為作家”

寫作直接的衝動來自於閱讀。而書作為故事的載體,更能激發寫作的慾望。

讀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了不同的見解時,講也好,寫也好,存在腦子裡的東西最重要。當孩子們沒有要寫的東西時,這些存在腦海裡的內容、見解、思想一齊迸發,根本不需要抓耳撓腮的東拼西湊,一篇文章,一揮而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