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最近強颱風“山竹”猛撲廣東,所到之處風大雨急,樹木被摧折、建築被損毀。過境後又現海水漫浸、江水倒灌,城鄉一片狼藉。颱風雖已走,想來仍令人心有餘悸!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山竹”過境珠江漲水,部分廣州城區域倒灌 圖/金羊網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深圳街頭一片狼藉,市民艱難上班路 圖/@深圳天氣

颱風本是自然現象,每年都要上演好多回。但每次人與颱風的“戰鬥”中,圍繞如何“治本”的討論都不絕於耳。當然,最開腦洞、也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炸了它!

人類從來不缺“征服自然”的慾念。尤其是隨著科技手段的進步,人們開腦洞時更大膽。不過,“炸颱風”的設想並非新創見,早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就做過人工削弱颱風的試驗,只是面對颱風這個巨無霸,人類能動員的力量還太小,至今仍只有苦苦應對的份!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風王”山竹來勢兇猛 動圖/中國氣象臺

“核彈炸颱風”腦洞有點大

颱風一來人心惶惶,正常工作生活都被打亂。僅僅對我國,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都在300億元以上。現代科技手段越來越強,為何不想辦法從根本上削弱或摧毀可能帶來嚴重危害的颱風?比如,用核彈炸掉它!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山竹”登陸廣東,台山海邊風急浪高 圖/金羊網

這“簡單粗暴”的想法,聽起來很提氣!只是早有人盤算過這筆賬,結果是:一來並不划算,要炸掉颱風,需要很多核武器;二來真要用核武器,對臺風也不起啥作用。並且還有一點,核汙染算誰的?動不動就用核武器,這是鬧著玩的嗎?!

尤其是,核武器雖厲害,對臺風卻沒用。因為颱風體積太大了,核武器爆炸的那點威力對它來說不過是小兒科!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衛星雲圖上的颱風氣團 圖/中央氣象局

颱風就是海洋上方空氣受熱運動形成的一個巨大漩渦。熱空氣上升形成局部低氣壓,其他地方氣流補充過來形成風動能。熱空氣升到高空預冷凝結成雨水,又釋放出大量熱能。能量不斷積聚,形成一個巨大的氣流漩渦。

無疑,一個颱風就是一個自然界的巨型蒸汽機,它一旦發動,就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巨大能量。這種能量不僅表現為大風大雨,還有摧折撕扯之力,一旦推進到不合適的地方,就會產生巨大的破壞力。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颱風(熱帶氣旋)結構示意圖/資料圖

颱風的體積有多大?一般來說,僅僅颱風眼的直徑就有20-70公里。而最近直撲廣東的“風王”山竹的風眼直徑有80公里,颱風直徑更達到1000公里,面積約為80萬平方公里,直接覆蓋了廣東!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山竹”巨大的身軀覆蓋了廣東 圖/@廣東天氣

這麼大一臺“蒸汽機”,它能產生多大的能量?有學者計算過,一個颱風每小時釋放的熱量,約相當於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

呵呵,颱風本身就是這麼個能量場,你再多丟進去幾顆核彈,對它來說,也不過是增減一點點能量而已,對整體的影響能有多大?!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原子彈炸颱風”漫畫 圖/中國天氣網

而且,“炸颱風”這個提法,本身就有點不對頭。畢竟,颱風不過是個氣旋,炸彈炸空氣能有啥用?就像我們拿刀劈水,對水能造成啥影響?!

我們再具體一點分析。核彈爆炸產生三種力,一是衝擊波,二是熱效應,三是粒子輻射。能對氣流產生影響的是前兩者。而衝擊波帶來的只是擾動,些許擾動對本身有彈性的空氣來說很快就會復原。熱效應放在臺風的不同位置,可能產生一些影響,或是一點點削弱,也或是一點點助力。總之,對這個龐然大物來說,多幾顆核彈爆炸的影響並不大。

所以,“炸颱風”這個腦洞,雖然並沒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僅從理論上分析,就沒有多大可行性!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核彈爆炸產生的蘑菇雲 圖/視覺中國

科學家曾經嘗試削弱颱風

其實“炸颱風”的腦洞也並非異想天開。它確實是一種思路,就是如何利用人工手段干預颱風,減小它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本身就是一個科學話題。

其實在幾十年前,科學家已做過人工干預颱風的試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不過科學家的手段更溫和、更有可行性。那就是從颱風形成的機理上去想辦法,努力通過化學的方式改變颱風所在的環境,使之發生變化。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炸颱風”的想法過於“簡單粗暴”圖/中國天氣網

科學史上最著名的應對臺風的試驗,一個是“捲雲計劃”,一個是“狂飆計劃”,都發生在美國。

1946年,曾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歐文·朗繆爾提出,用飛機在臺風適當部位大量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使颱風內部能量重新分佈,以削弱颱風的風速。

他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說服了美國軍方一起參與“捲雲計劃”。1947年實驗實質性開展,但事與願違,原本已遠離美國大陸的颶風(產生於北太平洋西部的叫颱風,產生於北太平洋東部和大西洋上的叫颶風)突然轉頭向西登陸美國大陸,釀成巨大災禍,引發公眾不滿。

當然,颱風就像個醉漢,走向難以預料,也很難確定就是實驗的因素改變了其走向。當然,也難以得出相反的結論。於是迫於輿論壓力的聯邦政府對實驗作出限制,禁止對在48小時內有10%以上幾率登陸的颶風做實驗。這項計劃被迫放棄。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捲雲計劃”無疾而終 圖/中國天氣網

20世紀四五十年代,接連有6個強颶風襲擊美國東海岸,導致400多人死亡。巨大的損失再次促成了新的研究計劃啟動。

成型的颶風(颱風)眼區風平浪靜,但眼壁區能量最強、風速最大。科學家認為,向眼壁區撒播碘化銀、乾冰、尿素等催化劑,水汽形成冰晶過程中釋放的熱量會對該區域氣壓場產生擾動,眼壁區就會坍塌,風速就會降低。

利用該原理,1961年“狂飆計劃”登場。飛機向被實驗的颶風Esther眼壁區播撒催化劑,結果導致該颶風風速減弱10%。1963年科學家再次對颶風Beulan做實驗,結果最大風速減弱了20%。1969年對颶風“黛比”的試驗效果更明顯,最大風速由50米/秒降到了35米/秒,減少了30%!

儘管“狂飆計劃”的實驗很可能發生了效力,但反對意見也一直存在。他們認為,颱風變化極其複雜,很難證明風速變化是實驗引起的。觀察中也確實發現過,在沒有人力干涉的情況下,颱風也會出現眼壁塌陷的情況。

因此,這一計劃開展到1971年也悄悄收場了。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狂飆計劃”看到了一定成效 圖/中國天氣網

未來或許能引導颱風路徑

其實我們不應該談颱風色變,當我們理性地看待颱風時,就會發現,它雖然“行為乖張”難以預料,且“行事風格”太過剛猛,破壞力太強,但其實它也是有不少好處的。

從地球生態大系統來看,大氣運動是能量循環和水循環的必要方式。颱風正是大氣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正因為颱風體量大勢頭猛,它才能把大量的水汽從海洋搬上陸地。雖然給一些地區帶來洪澇,但也讓很多幹渴的土地得到了滋潤。

因此,不能只看到颱風的危害,還要認識到它是一種資源!

從這個角度講,人類不該有“炸”颱風的想法,應該想著如何引導它到需要的地方去。

這樣的設想,就包涵著一種美好的願景了!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對乾旱地區來說颱風就是送水工 圖/全景網

不過,“牽引颱風”也同樣是一個不易實現的“腦洞”!

科學家曾經從颱風的形成原理上著手,試圖“牽引”它。

颱風在形成之後往哪個方向移動,因素很複雜,其中的力量包含以下幾種:一是地球的自轉力,颱風的大致方向是逆著地球自轉方向,從東往西移動。同時由於地球高緯度和低緯度大氣轉速不同,北半球檯風向北偏,南半球檯風向南偏。

還有一個力是這裡要說的——空氣從高壓區向低壓區流。如果一個颱風的附近存在低氣壓區,這個颱風的運動方向就有可能向這個低壓區偏轉。

利用這個原理,科學家設想,可以在某個颱風的附近適當位置人為製造一個低氣壓區,這個颱風就有可能向人們希望的方向運動。這樣就可以一步步把它“牽引”到缺水的地方去,或相對安全的地方去。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牽引”颱風可不是容易的事 圖/中國氣象網

只是這樣的設想要變成現實同樣有難度。因為颱風這個熱帶氣旋體積和能量都太大了,要有足夠大的低氣壓區才能吸引動它。人類能有辦法制造出這樣的低氣壓區嗎?過去沒有,現在也還沒有!

或許未來會有吧!但願會有!

如果是這樣,到時候颱風將不再是一個滿身帶著危險品的醉漢,而變成了一個運送能力超強的扛水工!

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到那時候,洪澇和乾旱等災害都將比現在明顯減少!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颱風中攜帶著豐富的淡水資源 圖/廣東天氣網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人類“消滅”颱風的“腦洞”:

1、以巨大的冰塊降低熱帶氣旋所經過海面的海水溫度;

2、在風眼結構形成的初期向其丟下大量冰塊以吸收熱帶氣旋放出的潛熱,阻止潛熱轉化為動能;

3、以抑制蒸發的物質覆蓋海洋,比如一張巨大的薄膜;

4、用核武器炸掉熱帶氣旋;

5、向熱帶氣旋中丟下大量乾冰。

會讓颱風自然消失的因素:

1、移入陸地後,颱風因失去維持能量的溫暖海水,而迅速減弱消散。絕大部分颱風登陸後一兩天即劇烈減弱。但如果很快重新移到溫暖的洋麵上,它可能會重新發展。

2、如果颱風在同一海面上滯留過久,翻起海平面30米以下較涼海水,使表面水溫下降,熱帶氣旋也會減弱。

3、移入水溫低於26℃的海洋,這會很快減弱為熱帶低壓。這是東北太平洋颱風消散的主因。

4、颱風遇上強烈垂直風切變,對流組織也會受破壞。(比如颱風遇到冷鋒時,將會迅速減弱。)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國際空間站上拍攝的颶風“佛羅倫薩” 圖/中新網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國際空間站上拍攝的強颱風美莎克 圖/央廣網

“炸掉”颱風?!這個“腦洞”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

登陸前的強颱風“山竹” 衛星雲圖 圖/中國氣象局

夏楊人文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