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0個爲什麼|咋就你沒有房?

在日常生活中,也許會遇到一些人,他們總是不滿意——下雨嫌潮,晴天嫌曬,陰天又嫌霧霾

。久而久之,從不滿意變成抱怨,再由抱怨開始發怒。只要不隨他意,便狠狠吐槽,若問他如何才滿意,又支支吾吾沒了主意。

100000個為什麼|咋就你沒有房?

由於工作原因,總有人問哪個樓盤值得買,我總是不知該如何回答。有個A君,三十多歲,努力打拼七八年,也小有積蓄。找到我要我推薦幾個樓盤,想馬上就買房。照著我推薦的樓盤看了一天,給我電話埋怨了半天。說有的太遠,有的太堵,容積率太高,綠化太低,價格太不合理。我問,是不是沒有一個滿意的,甚至咬咬牙都不願意妥協的?答曰沒有。自此再也不敢推薦樓盤了。

說實話我多少是可以理解他的。這些積蓄是一個人在陌生城市打拼多少年才積攢下來的,一次性全交出去,一定要交到自己滿意的去處,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價值。但是現實往往太殘酷。看上的買不起,買得起的看不上,需求太多。後來開始抱怨開發商“作孽”,罵房地產行業“喝人血”。

他是買不起房嗎?不是,從他的預算裡可以看出,他完全有能力承擔一套房,但難以承擔起他理想中的那套房。

我們還會遇到這樣一種人,總要佔便宜——不劃價不舒服,哪怕1毛也據理力爭,本來賣三塊,賣他要賣三塊一,只有讓他佔了一毛錢的便宜,他才算滿意。

一位S君,和我聊起房子時總帶著一種“威脅”的狡猾。我問,為啥到現在了還不買套房子呢,馬上也結婚了,總還是買套房子也算安心了。答曰:喲,這會兒的房價可不敢買,等房價崩了,這些錢我能買好幾套。

我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只好順著說,是啊,你看,現在調控這麼厲害,早晚得崩,崩的時候還得借你點兒錢,買一套跟你做鄰居。

在我的視角里,如果房價真崩了,他也就真不會買了,因為在他眼裡,沒有便宜,只有更便宜。等唄。過去等過的人,或多或少都後悔了,後悔怎麼當時那麼傻。跟朋友去到哪裡都說,這裡的房價幾年前才多少多少錢,你再看現在……貪便宜,才是最貴的。

我不能給出一個合乎他們滿意的答案,但總想說一些自認為合理的答案。別再想著投資房子了,風口早過了。如果錢多,就去做點實業,或者別的比較穩健的投資方式,抵消通貨膨脹再稍微賺點,形成資產的良性收益就可以了。

要買房子,一定要去住。抓住一兩個最主要的需求點,要大的小的,學區的還是環境好的,價格低的還是改善高端的,想清楚想明白,就去掏錢。別老想著樓市要崩,房價要見底,若真這樣,你的日子一定好不到哪兒去。

還是那句話,房子別投資,自己住就別等。再等,房租都要漲了,找誰說理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