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抗体为阳性不一定就是患了丙肝

曾经有一位患者父亲找到我,她的孩子被查出丙肝抗体阳性去了几家医院结果都是一样的,后面做了丙肝病毒定量检测又正常,但还是给孩子的父亲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不知道自己孩子到底有没有病,那么抗体阳性就是一定是患了丙肝吗?


丙肝抗体没有保护力,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初期,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在2个月左右的潜伏期后,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病人会出现食欲差、疲倦、黄疸等症状而大部分的患者却没有任何感觉。而且,感染后大约要经过二十年左右才会出现肝硬化。因此,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丙肝病毒感染。

病毒在体内悄悄地“躲藏”5-12个星期(平均8周左右)之后,这时,在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抗体。但是,这种抗体并不具有中和或者消除入侵病毒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抗体是没有保护作用的,这是和乙型肝炎不同的地方。因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并不表示不会再得丙型肝炎,只是代表病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丙型而已。

丙肝抗体为阳性不一定就是患了丙肝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丙肝抗体阳性的报告呢?归纳起来以下几点:

1.既往感染过丙型肝炎病毒

了解病史,在病人未进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情况下,如果丙肝抗体阳性,HCV-RNA阴性,肝功能相关指标正常。提示既往感染过丙肝病毒,已经通过自身免疫作用,康复。因此,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2.丙型肝炎患者

丙肝抗体阳性,同时HCV-RNA阳性,无论肝功能是否异常,可以判断病人患有丙型肝炎,应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目前疗效最好的是吉三代。但是代购风险太大正品药又太贵,如果想要买到正规的吉三代可以通过咨询康程国际海外医疗机构,安全正规价格也很亲民。

3.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

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患者,也可能出现丙肝抗体阳性,此时不能单纯根据丙肝抗体阳性来说明病人患有丙型肝炎,可进一步检查免疫系统的有关指标及HCVRNA定量。

4.假阳性

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高免疫球蛋白血症等情况也可出现丙肝抗体阳性,应结合是否有输血史、静脉吸毒史等危险因素及HCVRNA判断是否为丙型肝炎患者。另外,标本溶血、被细菌污染、贮存时间过长和标本凝固不全等标本处理问题;试剂盒的抗原不纯、采用多克隆抗体和酶结合物纯度低等试剂盒本身问题;加样时间过长造成加样后放入恒温箱前等待时间过长,加样后孔壁上贴有微小血块加样等问题;洗板针堵塞,抽吸不完全,洗液量不足,洗板次数少等洗板问题。均可引起假阳性。

5.排除误差

应该多次复查,排除检测误差。

丙肝抗体为阳性不一定就是患了丙肝

通过以上五点,我们知道,不能单纯通过一次丙肝抗体阳性来确定患者是否正在感染丙肝,应从检验医学专业角度分析是否存在假阳性,再结合与患者沟通,了解病史最选择进一步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