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推荐: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用药总结;乙肝、丙肝

病毒性肝炎

―、概述

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

包括甲、乙、丙、丁、戊型病毒性肝炎等。

二、病原及发病机制

(1)甲型肝炎病毒(HAV):粪-口途径;

(2)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液、母婴垂直、性传播;

(3)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液、母婴垂直、性传播;

(4)丁型肝炎病毒(HDA):是需与HBV共生才能复制的一种缺陷RNA病毒。

(5)戊型肝炎病毒(HEA):粪-口途径;

医生推荐: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用药总结;乙肝、丙肝

三、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

1、急性型

(1)急性黄疸型肝炎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2、慢性型:乙、丙、丁型肝炎可以迁延不愈,形成慢性肝炎。甲、戊型肝炎一般为自限性疾病,不形成慢性和病毒携带状态

3、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亦称爆发性肝炎

(2)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衰竭)

(3)慢加急性肝衰竭

(4)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衰竭)

4、淤胆型肝炎

5、肝炎肝硬化

医生推荐: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用药总结;乙肝、丙肝

(二)并发症

·肝性脑病;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肝-肾综合征;

·肾小管酸中毒;

·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糖尿病;

·自发性腹膜炎等。

(三)预后

急性肝炎多在3个月内恢复健康。

甲型肝炎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引起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

重型肝炎病情危重,预后差。

(一)原则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一般不会变为慢性,主要是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

① HBA-DNA≥105copies/ml(HBeAg阴性者为104 copies/ml);

② ALT≥2倍正常上限值;

③ 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4,或≥G2炎症坏死

具有①并有②或③的患者应接受抗病毒治疗。

因为大部分患者治疗后可以完全清除病毒,血HCV-RNA检测阳性的患者均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医生推荐: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用药总结;乙肝、丙肝

——有α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两大类。

1、α干扰素: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① 作用机制:通过产生抗病毒蛋白,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对病毒并无直接的杀灭作用;

还可调节免疫,主要可以增强和促进巨噬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

② 剂型:有普通干扰素(短效)和聚乙二醇干扰素(长效PEG-IFN)两种,每种又可分为α-2a和α-2b。

③ 剂量和疗程:普通IFNα,每周3次或隔日1次,皮下或肌内注射,疗程1年或更长。

PEG-IFNα2a ,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1年或更长。

2、核苷酸类似物

① 药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

首选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与其它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多用于病毒耐药后的二线治疗。

② 作用机制: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和增殖。

③ 剂量和疗程:疗程不确定,倾向于长时间治疗。建议为e抗原血清转换后至少1年以上。

(四)抗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

1、α干扰素;

2、利巴韦林: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4~48周;

3、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DAA)

五、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

(一)用药注意事项

(1)干扰素、利巴韦林可引起畸胎或胚胎致死效应,故治疗期间和治疗6个月内,所有育龄期妇女和男性均必须采取避孕措施。

·妊娠、

·精神病史(如严重抑郁症)、未能控制的癫痫、

·未戒断的酗酒/吸毒者、

·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失代偿期肝硬化、

·有症状的心脏病、

·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0.1和(或)血小板计数<50×109/L。

(二)患者教育

预防肝炎的发生和暴发流行:

接种疫苗;

食品要高温加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