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鄙視鏈」倒過來用,大衆點評稱之爲「略仰視」

把“鄙視鏈”倒過來用,大眾點評稱之為“略仰視”

把“鄙視鏈”倒過來用,大眾點評稱之為“略仰視”

最近大眾點評悄悄提了一個零售端的概念,叫“略仰視”。如果你第一眼看到表示不明所以,那不奇怪,因為攤主也是。不過深入思考後,倒是覺得這個概念挺準確地描繪了一個正在升級中的有巨大想象力的餐飲市場。

中國有句話民以食為天,在這個雲計算產業剛剛夠得上小龍蝦產業,AI產業不足火鍋底料產業規模1/10的國度,餐飲的消費升級相比其他服務業的升級顯然有著無可比擬的商業價值。

而這正是“略仰視”的概念應運而生的背景。據本攤主研究,大眾點評提出的這個新概念,雖然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但其實要比“新零售”之類的概念更容易理解的多。

簡單的講,消費者總是希望提升自己的消費階級,但過於超越階級的消費會帶來過大的壓力,所以大多數人會傾向於關注略高於自身階級的消費方式。顯然,誰更清楚這個規律誰就越能掌握下一個消費時代。

有誰能搞得清楚這個問題?掰掰手指頭,無非是阿里、京東、大眾點評而已。從各種意義上來說,大眾點評不僅有十多年“餐廳”到“消費者”的大數據積累和分析基礎,同時還有從“點評”到“內容”的各種生態產品。基於此,提出所謂的“略仰視”概念,其實也是再自然不過。

一直以來,商人都想要探索出一種方式,能給予消費者有效的消費引導,“消費指南”是其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顯然這個方法不是萬能。

1900年《米其林指南》誕生了,成為世界資深食客的高端美食消費嚮導,但“米其林餐廳”卻是在2008年才進入中國香港和澳門,2016年才進入中國內地。這套遲來的老外標準,不但與餐飲文化最興盛的國家地位與歷史積澱極不相符,也與中國實際國情很不相符。

有人意識到了餐飲文化沉澱與餐飲市場之間的落差,製作了《舌尖上的中國》。不可否認,這個節目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但其“承前”的功能要比“啟後”的功能大得多,也不可能因此成為所有人消費的指導。

大眾點評也想過這個問題,於是推出了“必吃榜”,這個榜單的評選立足大數據而不只是專業人士評選的方式。推出之後,榜單在市場上褒貶不一,有人認可,有人不屑一顧。所以必吃榜有其存在的價值,但不是最終的答案。

實際上不管何種方法,都不能忽視一個事實。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同,省與省的差別要遠遠大於歐洲國與國的差別,人與人之間階層的差別也遠遠大過發達國家。深遠廣大的餐飲文化與差異巨大的餐飲習慣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用一張榜單指導所有人消費方向的做法並不可取,只有更“個性化”的產品,才能捕獲每個人不同的消費慾。

社會學家讓·鮑德里亞說:“我們消費的目的不再是生存,而是慾望;消費的目的不是獲取物品的使用價值,而是符號價值。我們通過消費來彰顯自己的品味,通過所消費的符號來標記自己所歸屬的階層。”

每個階層都有自己的吃貨,要指導吃貨們的消費,或許讓另一個階層或者另一個階層的吃貨來幹是不是會更好?

顯然,當大眾點評提出“略仰視”時,就已經在踐行這種概念。現在大眾點評的平臺上有越來越多的信息流,有越來越多對用戶的凸顯,這個被認為是媒體平臺的產品正在逐漸蛻變。基於內容、基於內生的大V,點評開始形成新的生態。用戶看到的數據將越來越個性化,背後的大數據不只用戶個人的使用習慣,也包括用戶下一階層的用戶習慣。畢竟跨越階層不易,但如果只是吃這一項,似乎也不是這麼困難。

需要“略仰視”的又何止是消費者? 市場不會等人,過往的法則正在被紛紛打破,新的法則已經漸漸浮現。

一方面,過往的餐飲企業開始衰退。2015年快餐10強企業的銷售額,加起來才超過120億,其中領頭羊味千拉麵在2015年的營業額同比下滑5.8%,淨利潤同比下滑17.7%;而2016年上半年,味千拉麵的營業額又繼續同比下跌11.1%

另一方面,餐飲潮品牌紛紛崛起,以“雕爺牛腩”為代表的一眾餐飲新品牌紛紛出現。雖然不乏泡沫,但卻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帶動更多精英人士投身行業中,整個行業的全面性升級已經隱約可見。

在這個過程中,看得最清楚的就是大眾點評,知道的最清楚的也是大眾點評。如何讓商家瞭解自己的消費者,如何讓商家找到自己的潛在消費者,不正是要找到存在於消費者中的“鄙視鏈”嗎?

太陽底下無新事,所謂“略仰視”,其實就是反向的“鄙視鏈”,兩者可謂是互為表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