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一座恢弘的皇家宮苑圓明園,在150年前經歷一場浩劫化為焦土,多少精緻文物被搬運海外。圓明園在1994年正式啟動考古勘探,如今經歷了24年的挖掘,還能在殘垣斷壁中挖掘出什麼來呢?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圓明園遺址


這塊粉彩瓷磚殘件,出土於如園遺址。它看上去精雕細琢,宛如一件工藝品,誰能想到它實際只是一件普通的地磚呢?粉彩瓷磚經歷150年前的大火呈現出來黑色,中間是空的,周圍有一個個小洞,剛被挖掘出來的時候裡邊還有沙土。專家認為,瓷磚下面曾經鋪了一層“地熱”,瓷磚中的沙土可以起到保持溫度的作用。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粉彩瓷磚殘件


圓明園當初設立有養雀籠,當中設立了行人的過道,兩側佈置了“百鳥爭鳴”的美景,可是究竟這其中養了什麼樣的鳥呢?史料中本沒有記載。下方這幅圖片是養雀籠遺址航拍圖,在這裡曾經挖掘出一件刻有“孔雀牌樓”的黃釉琉璃組件,由此可見這個地方曾經養有孔雀,這一發現補足了史料中本並沒有記錄。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養雀籠遺址航拍圖


考古隊還在挖掘中發現了一塊巨石,損壞嚴重根本看不出來是什麼東西,後來經過清洗,發現上面雕刻著嘉慶所做的詩詞一首,這首詩描寫了皇帝在閒庭信步之時的悠然自得感受。在歷史層面上也驗證了嘉慶帝曾經重新修葺如園之後再增加了“如園十景”。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嘉慶詩詞雕刻石碑


下圖為鎏金銅象首。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鎏金銅象首


相傳乾隆是一名資深文玩發燒友。下面這塊文物叫做葫蘆範,裡面刻有文字。乾隆命人在葫蘆小的時候放到範裡頭去,等到葫蘆長大了再把範打開,就可以得到一件葫蘆範。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葫蘆範


下方的這個玉道士頭像,是乾隆平時的賞玩之物。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玉道士頭像


經歷了24年的挖掘,考古隊共計挖掘出50000餘件文物,雖然大部分殘缺不全,甚至更多的只剩下一些殘片,但是從考古的角度上講,這些文物可以補足史料的記載,它們的價值便非常珍貴了。比方說這件龍鳳紋彩瓷碗和綠釉琉璃構件,便是這滄海一粟中分一份子。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龍鳳紋彩瓷碗和綠釉琉璃構件


時至今日,圓明園的考古工作還在繼續展開,挖掘過程不僅科學,而且公開,不止為了學術鑽研,更為了普羅大眾更多的認識我們的過去。24年過去了,伴隨著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文物出土,越來越多的歷史謎團浮出水面,能夠在未來將圓明園的過往都揭示出來,把更多收貨傳遞給後人,已經越來越現實。

經過24年的考古挖掘,圓明園還能挖出點啥?

圓明園文物殘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