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王興和他的創業故事

創業故事:王興和他的創業故事

隨著敲響上市的鐘聲,王興帶領他的美團進入了一個新的快車道。作為一個創業明星,我們來捋一下王興的創業歷程,給大家一些啟示。

王興,人人網(原校內網)創始人,飯否網總裁,美團網創始人兼CEO。1997年,王興從龍巖一中保送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200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

美團網CEO王興創業的勵志故事

他是人人網的創始人,卻沒能等到網站上市收穫財富。他推出了中國大陸第一個微博網站,卻意外關停被新浪搶奪先機。他被業界稱為“史上最倒黴連環創業客,卻屢敗屢戰。他就是美團網CEO王興。

這個來自福建龍巖的大男孩兒,一直是傳統意義上的“三好學生。1997年,他被保送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畢業後拿到全額獎學金,去了美國特拉華大學讀碩士。2004年,他毅然中斷學業回國創業,先後創辦校內網、海內網、飯否網、美團網等多家網站。一路走來,他始終扮演著創造者,卻少有成為受益者,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從失敗中崛起,從崛起中發展,縱情向前,他始終充滿激情。

美團網估值已達近百億美金,至年底上市,市值可達150-200億美金至今,王興作為創始人兼最大個人股東,個人身家超過京東CEO劉強東的70億美金,直逼互聯網B.A.T三巨頭,將成為福建新首富。

王興的飯否簽名是:如果我一整天都沒看到、想到、或做過什麼值得在飯否上說的事,那這一天就太渾渾噩噩了。

創業十年,王興用極客精神改變了商業,他同時也被商業所改變。

這十年,王興在不斷與另一個王興融合並螺旋生長,而構成那一個王興的要素是那些來自在商業世界摸爬滾打的經驗教訓,他們之間的黏合劑則是王興極強的學習能力。

王興身上有一種類似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當意見不同的時候,他會用講道理說服你。在他的思考模式裡,只有符合邏輯和不合邏輯兩個選項,除非有人可以說服他。

王興認為,同行瘋狂砸廣告是幫行業啟迪消費者的認知,美團的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對線上的理解恰恰是王興區別於競爭對手們最大的優勢。

王興曬賬戶的方式是千團大戰時代一場最漂亮的公關美團在行業寒冬到來之際展示了自己健康的現金流,這其實也是亮出了美團在賬面背後的肌肉高效的管理和綜合運營效率。

有一艘宇宙飛船要飛向無盡的太空,不一定能回來,你去嗎?

面對這個問題,王興毫不猶豫地回答:我一定去。

多年以前,當有人第一次問王興創業的優勢是什麼時,他愣了許久擠出兩個字“勇敢”,2003年他中斷美國特拉華大學的學業,拉著大學寢室上下鋪的兄弟王慧文開始創業,不會編程就現學。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2009年底飯否的一次年會上,王興哭了。

當年7月8日,已經擁有百萬用戶的飯否網被突然關閉。起初,王興以為過兩天就好,多次輾轉打聽發現事情並不如他想象中簡單。

王興並沒有放棄。一方面,他通過四處找關係試圖恢復飯否的服務;另一方面,飯否的團隊正在加緊完善產品,但做出的產品得不到用戶反饋,沒有一個人知道飯否的明天會怎樣。直到那次年會,當巨大的未知感襲來,團隊成員紛紛落淚,王興也哭了,他開始一邊等飯否一邊嘗試新商業。

與其說飯否敗於政治上的天真,不如說是敗於王興的固執。即使面臨對團隊和事業的雙重壓力,他始終遵循內心。王興知道自己做事的方式不夠本土化,但依然不願意去改變。飯否被關半年後,當科技媒體人程苓峰問他還能否重開,他回答:關鍵取決於我能如何改變自己。

當被問到王興這些年的變化時,美團產品副總裁、王興從校內網時代的創業夥伴王慧文意味深長地說:人不經受什麼大刺激,心裡不會有什麼變化。

當問題被拋給王興自己的時候,他半開玩笑答道這10年我老了10歲,隨即他停頓片刻認真思考後又補充道,變化還是來自身邊人的感受會更明顯。

飯否被關閉的挫折是王興創業10年一個不大不小的分水嶺,也是一個影響深遠的伏筆在那之前的王興是一個極客、一個連續創業者、一個認為極客天生改變世界,“信息溝通成本理應趨向於零的理想主義者;而美團時期的王興則開始努力學習傳統商業的管理規則、用數據驅動的高運營效率降低未知感、將極客理想與商業融合並互相激盪。

今天的王興依然會不斷說“凡是還沒有被互聯網所改變的行業,都即將被互聯網所改變。但是他會選擇一種更加成熟的方式實現目標。

王興的每次創業過程,都可以看成他觀照自我和外界希望發生的某種變化:“創業對我來說是改變世界的方式,我希望活在一個更希望生活的世界裡,但我等不及讓別人去打造這個世界。這個奇妙的作用力正在發生:美團之所以能成功,不僅僅是因為王興改變了商業,而在於他也被商業所改變。

兩個王興

在2005年底創辦校內網之前的近兩年,王興折騰過“多多友等好幾個創業項目,也犯了很多錯誤。“那兩年我們做了好多產品但從來沒去推廣。說好聽點靠口碑傳播,說難聽點是壓根兒不敢也不知道怎麼傳播。王慧文說。

那時候的王興還是一個典型的高智商工科男,他對一切有趣的新科技著迷並樂意動手;他相信0和1的二進制法則將改變世界;他還有一句名言,那就是“面對一件不滿意的事情,有三種選擇,一是忍耐,二是走掉,三是去改變它。

創業10年,這個極客的王興某種程度上一直沒變,某種程度上也一直在變,他在不斷與另一個“王興融合並螺旋生長,而構成那一個“王興的要素是那些來自在商業世界摸爬滾打的經驗教訓,他們之間的黏合劑則是王興極強的學習能力。

2005年底,當校內網上線的時候,王興早已不是外界印象中那個“坐在電腦後面的鍵盤創業者了。校內網初期就有300人的校園大使,在高校中做推廣,以至於後來王興美團時期的銷售副總裁就是當初校內網線下推廣團隊的一員。“我覺得很多人誤會我們,以為我們產品做得好,其實是推廣做的好。王慧文說。

就連王興對於O2O的初體驗也是始於那個看似純線上創業的校內網時代。

校內網的早期沒有任何收入,唯一一筆廣告收入來自當時清華東南角的阿目眼鏡。“現在回頭看,他就是O2O——開在沒什麼客流房租便宜的六樓,依靠互聯網來給他引流。王興說。

2006年,校內網因為融資失敗,王興被迫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陳一舟,兩年之後,校內網獲得了軟銀3.4億美元的融資。今天去回顧那件事,王興顯得平靜“員工是需要拿工資的,SNS前途非常大,但是需要時間很長,需要投入錢很多,可能沒法直接賺錢。

在一次次的磕磕碰碰中,另一個“王興不斷變得強大。那個極客王興保持著初心和永不停歇的折騰,另一個“王興則一直在學習產品之外從融資推廣運營到管理的一整套商業智慧。青春永遠不白費,所有的積累都是在為將來的爆發積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