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營銷(Digital Marketing)在未來會被更多的公司重視

數字營銷(Digital Marketing)在未來會被更多的公司重視

Facebook和Google控制了大部分數字廣告費用的支出。Facebook的廣告收入預計將增長32.1%,而客戶在Google上的支出將增長14.8%。 總體而言,Google控制著美國數字廣告市場的40.7%,其次是Facebook,佔19.7%。只需查看移動廣告支出,這些數字就會更大。 谷歌今年將佔移動支出的32.4%,而Facebook產生24.6%的支出,這意味著兩家公司共佔移動廣告支出的57%。

近期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P )、IBM 和埃森哲(Accenture)在內的諮詢公司也開始介入企業的營銷、數字轉型等代理服務,紛紛收購營銷公司。埃森哲也成立了 Accenture Digital,最近豪華遊輪公司 Celebrity Cruises 指定埃森哲 Digital 部門作為他們的數字營銷代理。

未來的營銷一定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強調創意的極大化,另一方面強調數據的極大化。創意的作用在營銷領域已經不必過分強調了,因為它早已被營銷者所熟知,甚至有時候一談到營銷就容易聯想到創意,企業也早已認識到創意的重要性。但數據的重要性仍在被企業和營銷者們低估,他們沒有看到數據給企業在營銷指導上的巨大潛力,甚至掩耳盜鈴一般地置身事外,這勢必要與當今正在發生的數據智能時代脫節。

數字營銷(Digital Marketing)在未來會被更多的公司重視

過去我們做廣告投放,收視率和購買率這兩個數據無法打通,因為兩個發生的環節無法得到有效的監控,也就無法形成有效連接。但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甚至物聯網的發展,消費者的觸網行為都被後臺記錄,並加以分析,所以這兩塊的數據越來越有結合在一起的趨勢。以前,廣告大師約翰·沃納梅克那句廣告圈的至理名言“我知道我的廣告費有一半是浪費的,但我不知道浪費的是哪一半。”正在失去它的魔力。

營銷者根據二者連接在一起的數據按照購買漏斗模型進行一一對比,就可以很容易得出投入產出比。

數字營銷(Digital Marketing)在未來會被更多的公司重視

消費者越來越呈現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特徵。以前我們接觸抽樣和訪談做市場調研,獲取一手調研數據,現在這招在數據智能時代儼然行不通了,因為消費者千人千面,每個人的消費習慣放大來看都不一樣,籠統的數據收集對互聯網已經不適用。這時,普查的方法要比抽查和訪談有效。但面對海量數據,靠人工根本不現實,只能藉助技術。消費者所看到的每一支廣告、每一篇文章,都能被後臺的服務器記錄,進而分析,得出偏好結論,下一次消費者再看的時候,就會發現,呈現的內容彷彿是為自己定製的。這個數據量非常龐大,但很有價值。

消費者以前是模糊的,企業對他們並不瞭解,但藉助數據,它開始變得立體和深刻起來,它像高清圖像,開始被你熟悉,未來隨著數據分析的進一步發展,消費者在企業數據的後臺可能是全息的,他們的每一步行動、甚至是表情和情緒反應都在被記錄、被測量。

數字營銷(Digital Marketing)在未來會被更多的公司重視

以前,4A公司們抱怨甲方的高管們不重視數字營銷。但當甲方的高管們真正重視數字營銷,4A公司卻發現他們已經力不從心。

當阿迪達斯新任首席執行官卡斯帕·羅思德(Kasper Rorsted)宣佈放棄電視廣告轉而發力電子商務, 他迫切需要的不是和他談廣告和贊助的創意總監,而是可以一起探討“電子商務的Value Chain和IT架構”和“流程”和“數字化轉型”的諮詢師。

一個很明顯的趨勢是,處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品牌,迫切需要乙方成為既懂創意又懂數據化運營的多面手。

Accenture Interactive的全球主管Brian Whipple認為,今天的品牌是由消費者的體驗塑造的,這些體驗散落在不同的平臺上,有些相互關聯,有些彼此獨立。

為了把這些散落的體驗串起來,企業需要把營銷創意(Marketing/Creativity),商業(Business)以及數字化和科技(Digital/Technology)三個“世界”串聯起來,形成相互作用的合力。

今天,Accenture Interactive在全球的設計和創意人才已經超過了36000人。2017年2月,這家出身“五大”會計事務所的諮詢公司收購了德國數字營銷公司SinnerSchrader來補強自己在消費者體驗設計、電子商務和移動營銷等三個領域的競爭力。

第一波互聯網公司僱傭的是傳統的廣告公司和市場總監,2000年超級碗的廣告有多一半來自硅谷,後來泡沫的時候幾乎都倒閉了。馬雲2003年推廣淘寶的時候,一開始也是用電視廣告、紙媒和戶外廣告。

傳統廣告行業有一句名言:“我知道這條廣告有50%是浪費的,但我永遠不知道是哪50%”。逐漸地,大家發現互聯網產品可以用新的方法來做,讓工程師擔綱,用產品迭代、AB測試這些思維來減少浪費,提高轉化率,杜絕“自嗨廣告”。國內管這個叫流量打法。慢慢大家都醒悟過來,開掉自己曾經的市場總監,招來替代他們的都是產品經理、產品運營和程序員了。

互聯網產品的運營基本上符合AARRR模型,找到了一個好的獲客模型(Acquisition),用各種辦法提高激活(Activation),然後用產品矩陣來做留存(Retention)、活躍(Engagement)和好友推薦(Referral)。這一仗裡,速度、執行力,極為重要。參看抖音和Muse,兩家產品長得一模一樣,單元數據(獲客單價、時長留存)差幾倍,一段時間以後用戶數差上千倍。雖然抖音是抄襲的Muse,但是徒弟完勝。

數字營銷(Digital Marketing)在未來會被更多的公司重視

數字營銷(Digital Marketing)在未來會被更多的公司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