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赞臣育儿新概念:新生宝宝关键的第1周护理备忘,照着做就行

不管孕期看过多少本书,当宝宝呱呱坠地后,新手爸妈们还是免不了手忙脚乱。宝宝为什么老哭?怎么洗澡,怎么换尿片,怎么护理小肚脐……哎呀呀问题太多了!

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新手爸妈们快快pick这份新生儿护理备忘录,帮你们顺利度过充满磨合的第一周吧。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新生宝宝关键的第1周护理备忘,照着做就行

备忘录之一:黄金时间开奶,抓住产后30分钟-1小时

“宝宝有吃饱吗”几乎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

母乳是妈妈为宝宝准备的最珍贵的食物,它不仅包含丰富的营养,而且还能给孩子提供天然的抗体。例如在初乳中含量最高的乳铁蛋白(高达20%),就能有效激发宝宝天生的保护力。

据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发布的《乳铁蛋白共识》,每天摄入母乳含量的乳铁蛋白,能有效降低腹泻、新生儿坏血症、呼吸道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然而,妈妈分娩后不可能即刻就有乳汁,需要宝宝不断吸吮母亲的乳头,以刺激乳房产生乳汁。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新生宝宝关键的第1周护理备忘,照着做就行

美国儿科医生认为分娩一小时左右是开始母乳喂养的黄金时期,因为此刻婴儿反应机敏,非常想吃奶,而过了这个时间婴儿可能会困了,难以正确地衔住乳头。

中国的儿科医生同样建议,只要母婴情况稳定,在婴儿出生之后应尽快让婴儿吸吮母亲的乳头,尽可能在产后30分钟内就启动母乳喂养。

抓住开奶的黄金时间,越早吸吮越容易有奶水分泌也是国内医院认可的说法。所以,在宝宝娩出并做了初步的健康评估之后,护士会将宝宝放在妈妈身体上,此刻正好是宝宝学习吸吮母乳的绝佳时机,产床上的妈妈们一定要记住这个黄金时间哦。

备忘录之二:探寻“婴语”的秘密

新生宝宝免不了会经常哭,让新手爸妈们担心不已。

啼哭是婴儿表达情绪和需求的语言,美国超级育婴师特雷西-霍格在《婴语的秘密》中建议家长采取“SLOW”策略来理解宝宝的需求。

S(Stop)——停下来调整自己的感知;

L(Listen)——听一听宝宝的哭声是什么样的;

O(Observe)——看看宝宝的状态,看看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

W(what`s up)——整合你的所见所闻及孩子的状态,你就可以判断宝宝到底想要对你说什么了。

比如,如果是短促低沉的哭声可能是说“我饿啦”;突然而尖锐的哭叫可能是因为疼痛或难受。大多数健康宝宝啼哭是因为饿了、排便了,或者只是没有安全感需要抱抱,只要需求满足了就会停止哭泣。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新生宝宝关键的第1周护理备忘,照着做就行

但如果采取各种措施后宝宝还是一直哭到两个小时以上,就需要请医生来看看是否有病理上的原因。

备忘录之三:“臭臭”那些事儿

新生儿会在出生后一两天内第一次排便,颜色为偏黑的深绿色,质地粘稠,被称之为“胎粪”,这种物质是出生前就已经积聚在婴儿肠道中了。胎粪大概会一两次之内排完,之后宝宝的“臭臭”会变成土黄色或黄绿色。

刚出生的宝宝每天都要拉好几次“臭臭”,请爸妈注意要第一时间更换干净的纸尿裤或者尿片,因为粪便和尿液对皮肤刺激较大,而新生儿皮肤极为娇嫩,非常容易出现尿布疹(俗称“红屁股”)。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新生宝宝关键的第1周护理备忘,照着做就行

勤换纸尿裤,保持臀部皮肤干爽是预防尿布疹的关键,也可使用护臀膏来减轻粪便对皮肤的刺激。一旦出现了尿布疹,请在宝宝拉“臭臭”后用清水洗干净小屁屁,擦干后让小屁屁在空气中晾几分钟,再穿纸尿裤。

但是,如果尿布疹十分严重,就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处理了。

备忘录之四:如何护理小肚脐

宝宝出生时脐带残端被包扎好,大概一两周内会发硬发黑,最终愈合脱落,形成肚脐。在脱落之前,肚脐残端并未完全愈合,可能会出现渗液,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需担心。

平时可以用干净的棉纱吸干渗液,在残端和脐窝处用碘酒等进行消毒,并保持干燥。穿纸尿裤时要注意让纸尿裤边缘尽量不要摩擦脐带位置。

备忘录之五:变成小黄人怎么办?

几乎每个新生儿都会在出生一周内变成“小黄人”——新生儿黄疸。这是由于宝宝出生后,血液中大量的胆红素一时还不能很快排出体外,从而引起黄疸。

这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新生儿独有的生理代谢状况。生理性黄疸随着宝宝进食和排便,会逐渐褪去。如果黄疸逐渐严重,或者出现病理性黄疸(溶血症、先天代谢异常等),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例如照射蓝光等等。

所以宝宝变成“小黄人”了,爸妈们不必过分忧虑。让宝宝多吃奶多拉臭臭,以及遵医嘱处理,很快你又会得到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宝宝哟。

美赞臣育儿新概念:新生宝宝关键的第1周护理备忘,照着做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