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吐奶,喂奶时你做错了哪一步?

新生宝宝有两件顶顶重要的“正经事”事:一件是睡觉,另一件就是吃奶。在生育宝宝之前,你可能会觉得给宝宝喂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是当妈的“天赋技能”。可当小家伙到来,新手妈妈才发现:喂奶原来也要学!不仅要掌握喂奶姿势、喂奶的时间、下奶方法等等,还要学会应对宝宝吃奶后的状况,尤其是较为常见的——吐奶。

宝宝吐奶,喂奶时你做错了哪一步?

当看到宝宝哇的一口将奶吐出来,很多新手妈妈都会被吓着。亲爱的新妈妈,先别慌!新生宝宝吐奶其实是很常见的,主要是因为他们此时消化系统发育还未成熟。但你一定要先分清这是喂养不当引起的(生理性吐奶),还是宝宝生病引起的(病理性吐奶),给予合适的护理方法。

常见的生理性吐奶怎么应对?

生理性吐奶一般发生在喂奶后1小时内,宝宝吐出少量奶液,或者打个嗝就带出一口奶,宝宝表现不会觉得难受。这种生理性的吐奶主要是由宝宝肠胃特点决定,喂养不当也可造成,所以适当调整喂养方式对于避免吐奶也有帮助。

导致生理性吐奶的常见原因:

1. 吞咽了过多的空气:宝宝吞咽奶水时,如果同时吞进去过多空气,就比较容易吐奶。我们的胃是靠不停的收缩来消化食物的,如果宝宝吞进了空气,当胃收缩的时候,空气顶着奶水,就像一把气枪一样把部分奶液射到了食道。

2. 喂哺过量: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刚出生时像一颗葡萄那么大,3个月的宝宝胃也不过柠檬那么大;胃排空时间约为3小时。如果喂奶过于频繁或者两餐间隔太密,容易引起胃部饱胀,再加上宝宝的贲门收缩力弱,奶液很容易流出来。

宝宝吐奶,喂奶时你做错了哪一步?

如何“对症”预防吐奶呢:

1.喂哺不要过量、避免频繁。0-3月龄的宝宝应按需喂养,每天喂奶6-8次或更多;4-6月龄的宝宝按时喂养,大约每3小时喂一次。

2.减少空气摄入。喂奶时哭闹容易让宝宝吞咽大量的空气,因此,喂奶之前最好让宝宝安静下来。如果是奶瓶喂的话,要注意奶嘴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嘴,防止吞咽过多空气。现在的奶瓶设计非常人性化,有专门避免吸入空气的设计,妈妈可以选用。

3.拍嗝。这是最常用的防止吐奶的办法,简单说就是喂奶之后,把宝宝竖抱起来,让TA的头靠在你的肩膀上,轻拍或摩挲他的后背,促使宝宝打嗝排出空气。

4.喂完奶后不宜过多翻动宝宝。宝宝的胃呈水平位置,不稳定,而且时光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尽量不要推挤或晃动宝宝,以免奶液从胃部漾出。

5.喂奶之后千万不要让宝宝平卧。最好将宝宝的床头太高一点,头侧着睡,以防止吐奶时发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可以把宝宝竖抱起来,让宝宝保持直立姿势20-30分钟。如果你没有时间和精力一直抱着宝宝,可以用背巾背着宝宝,重力会让奶不容易吐出来。

宝宝吐奶,喂奶时你做错了哪一步?

病理性吐奶需及时就医

如果是病理性吐奶,宝宝常常伴随着其他身体不适的症状。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妈妈不可掉以轻心:

1.吐奶量大且频繁,喷射状呕吐,需要去看医生;

2. 宝宝体重减轻,或者没有明显增加;

3. 吐出的奶液呈豆腐渣状或者带奶块的半消化奶液,带有酸味;或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精神萎靡恍惚,或伴有发烧、拉肚子等情况;

4. 吐奶的同时宝宝有痛苦表情,看起来像是腹痛。

5. 宝宝吃奶时总是容易噎住,常常咳嗽。

美赞臣温馨提示: 每个宝宝的情况可能并不一样,妈妈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法,以上是的一些日常护理建议,如宝宝出现任何不适,都建议妈妈及时带宝宝就医并遵循医嘱。有的妈妈可能还会担心,宝宝吐奶后吃不饱,营养会不会跟不上?这一点你其实大可放心,虽然宝宝有些吐奶,但实际上他吐出的奶量并不大,不会影响TA的生长发育的。等宝宝大概6个月,学会坐直之后,基本就不会再出现吐奶了。

宝宝吐奶,喂奶时你做错了哪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