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一生有十五個兒子,到了晚年,選擇了令皇貴妃的兒子永琰為太子。對於他這個做法史學家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因為愛屋及烏,喜歡母親所以立了兒子,還有人說永琰非常出色,被立為太子是眾望所歸,那麼當時到底是什麼情況呢?今天愛說歷史的娘娘就來為大家抽絲剝繭揭秘乾隆冊立永琰的真實原因。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咱們先從永琰的出生說起,永琰出生時,50歲的乾隆正在木蘭圍場狩獵,聽到他第十五個兒子降世的消息並沒有特別的喜悅之情,簡短的幾句叮囑便繼續狩獵去了......乾隆後宮龐大,佳麗眾多,子嗣繁茂,孩子的母親出身不高,所以永琰的出生並沒有激起什麼波瀾來。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嘉慶帝在當皇子的時候真沒有什麼尤其出色的表現載入史書,所有跟他有關的詳細記載都是在他登基之後才有的。那就不禁讓人奇怪,怎麼乾隆帝有17個兒子,偏偏皇位就落到他頭上了呢?首先,古人的平均壽命都比較低,清朝中期也不過是30~40歲左右,乾隆前面的皇子紛紛先於他離世(具體情況大家可以參考娘娘說歷史的上一篇文章)到了乾隆晚年不得不立儲的時候在世皇子就剩下6個,其中2個過繼給別人,有繼位資格的只剩下4個,他們分別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剩下的兒子都是庶出,出身差不多,乾隆對他們也都不是很滿意,那怎麼辦呢?咱們民間有一句俗話,叫矬子裡頭拔大個兒,先把不好的剔出去,剩下誰就是誰了。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首先是皇八子永璇,他是當時現存皇子當中年紀最大的,腦子也好使,字畫俱佳。不過,永璇是個很沒有紀律性的人,清朝的皇子上學慣例是早六點就要起床學習,下午四點才放學,但是永璇不幹,他是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後來皇阿瑪派給他差事做,他也是有一搭沒一搭,最典型的一次,北方鬧旱災,乾隆命他帶領官員求雨,這在當時是非常嚴肅事關民生的大事,可是永璇不以為然,在大太陽底下站了半天,眼見一道一道的程序走過去老天爺還沒有下雨的意思,沒等典禮結束,他就撂挑子走人了。乾隆聽說他這麼幹鼻子差點沒氣歪了。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接下來是皇十一子永瑆,要說這位永瑆可是個人物,書法造詣極高,在整個清代歷史上都算的上名列前茅的人物,後來乾隆爺墓碑的碑文便是由他所寫。永瑆不僅有藝術家的能力,更有藝術家的脾氣,一般人跟他求字他都不給。就有那麼一回心情好給自己弟弟永琰畫了個扇子面,落款署名“鏡泉”,這把扇子被乾隆看到,乾隆非常詫異,這個鏡泉是誰啊?永琰告訴他,鏡泉就是自己哥哥永瑆的字號,這事惹得乾隆非常不快,給永瑆劈頭蓋臉一頓訓斥,說他不記祖訓,忘本,沾染了一身壞習氣,並下令所有皇子再也不許自署字號。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雖說永瑆被乾隆一頓臭罵,可是平日裡倆人還是跟平常一樣,乾隆時不時就去永瑆的府裡住一住,但滿朝文武還是沒有人指望他能當上皇帝的,為啥?他出格的事越幹越多。按理說,永瑆身為皇子,那吃穿用度都不會差了,可他偏偏就跟八百輩子沒見過錢似的那麼摳門。有一次,他死了一匹馬,心疼的不得了,不讓下人拉出去葬了,偏要做熟了吃,不光自己吃,命令全府都得吃,你問為啥?這不是能省幾天的伙食費麼?那他是皇帝爸爸不給錢所以這麼摳?不是,他府裡白銀有數十萬兩,卻整日裡領著全府的人喝粥過日子。就這麼著,一直到他臨死時,都不肯讓家人幫他清潔身體,他認為死後入土更髒,現在擦了也是浪費。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大家已經知道最後的勝利者是永琰了,那咱們就先來說說他弟弟皇十七子永璘。乾隆斟酌儲君的時候,他才八歲,按理說那麼丁點個人還看不出什麼來,可拿他這個年紀跟他哥哥們的這個年紀比起來就優劣頓顯了,永璘非常不愛學習。後來他長大了,最愛做的事就是逛八大胡同,各種逛,跟衚衕裡三教九流都能說上兩句,一點架子也沒有。他越長大,乾隆就越煩他,到後來就乾脆是厭惡了。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噹噹噹當,就這樣,乾隆用排除法得到了一個繼承人。永琰是平平淡淡,沒有什麼突出的優點,卻也沒有他哥哥們讓人難以忍受的惡習。不過要說優點也不是沒有,比方說他認真學習,學的也不錯,平日裡行為舉止也端莊大方。不過乾隆一生要強,把江山就交給這麼一個資質平庸的孩子,總還是不甘心的,他甚至還想過立自己的孫子為儲,已離世皇長子的二兒子綿恩才華出眾很有自己當年的風範,只是轉念一想,清代一直是父傳子的方式沿襲皇位,如果改變了這個傳統,會不會導致人心不穩、江山動搖?千秋萬世又會怎麼評價自己呢?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乾隆


左思右想,乾隆還是最終選擇立十五子永琰為太子,寫下詔書放入木匣,存放在“正大光明”牌匾的後面。做完這些事,他來到天壇祭天對上蒼說了這段話:“請上天幫他判斷一下,永琰是不是一個合適的接班人,如果是,就請保佑他,不過不是就讓他早點死掉,為了包祖宗千秋社稷,父子之情也顧不得了。”他能這麼說,說明他對永琰繼位非常沒有信心。

揭露乾隆立儲之謎,乾隆想立的不是嘉慶,而是非自己親生的他

嘉慶


​乾隆將自己譽為十全老人,可偏偏在選繼承人這件事上沒能讓他順心,不過這又有什麼辦法呢?畢竟人活一世不可能十全十美。好了,我們這期的娘娘說歷史就到這裡,喜歡我的小夥伴別忘了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