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9月8日,馬雲接受阿里巴巴旗下媒體《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將於下週一宣佈阿里巴巴的"傳承計劃"。在此計劃實施期間,馬雲仍將擔任董事局主席。

隨後,關於馬雲即將退休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雖然有輿論對馬雲退休抱以陰謀論的態度,但大家完全沒必要想太多,畢竟地球離了誰照樣轉,阿里在過去這些年裡,已經成長為了一家非常現代化的企業。即便馬雲退休,現有的體制機制也能照常運轉。

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私企更有活力違背事實

相對於馬雲退休這件事,一些媒體對該事件的報道反倒更有意思。一些媒體對於以阿里等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私營企業無限吹捧,並借用"洋大人"的數據吹捧私企,貶低國企,這種做法是非常不合適,也是違背事實的。

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在媒體報道中稱:

美國PIIE智庫2016年的報告稱,當年前11個月,私企利潤達2.1萬億人民幣,而國企利潤僅為1.1萬億人民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也能說明這點。即使在2015年以後,國企投資佔GDP的比重從大約30%提高到38%,但其資產回報率卻是從2006年之後一路下跌,到2017年僅1.9%,遠低於私企的9.5%。

這足以說明私營企業至今依然比國企更有活力,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國企在佔據38%的工業資產佔比的同時,它僅解決了14.9%的就業。

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私營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上市公司。馬雲本人的演講在機場書店的屏幕上待了好多年:講成功、講創業。

馬雲和阿里巴巴一路走來的歷史代表著過去二十年裡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那部分。

媒體的邏輯是私企優於國企,而阿里是中國最大的私營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上市公司,所以馬雲和阿里巴巴一路走來的歷史代表著過去二十年裡中國經濟最有活力的那部分。

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首先要說明的是,媒體引用美國PIIE智庫數據對比私企和國企的利潤,粗暴認為誰更有活力是非常不妥的。畢竟國企遵紀守法,依法納稅,足額繳納員工社保、公積金,私企整天想著打法律插法律邊球,玩各種套路鑽漏洞,在員工基本待遇和福利上各種吝嗇,甚至私企的利潤還有灰色、血色成分,前者如阿里假貨,後者如滴滴。前不久,政府要求企業足額繳納社保,就是這種很正常的基本要求,結果很多私企幾乎是大難臨頭。

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其次,用工業產值和就業比例的數據說明私企比國企有活力,這種做法也是非常不妥當的。事實上,工業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就意味著用機器取代人力,使用更少的人力,創造出更多的產品,這才是掌握先進生產力的體現,"國企佔據38%的工業產值,解決了14.9%的就業",說明了國企的生產效率明顯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是掌握先進生產力的體現。很顯然,由於"國企佔據38%的工業產值,解決了14.9%的就業",在生產效率上拖後腿的只能是私企。這組數據恰恰說明,"國企掌握先進生產力","私企生產效率偏低",而不是媒體鼓吹的"私企最具活力"。

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不應單純用市值去衡量一家企業的價值

單純比誰更有錢,市值更高,就說明誰更成功,更有活力的價值取向是有問題的。

在媒體報道中,因為阿里、騰訊等巨頭股價超越很多國企,就認為私企更優越。然而這種觀點是有非常大問題的。因為商業上的成功和技術上的成功很多時候是背離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聯想,雖然商業市場上聯想PC很成功,但在PC核心技術上,一直乏善可陳,除了機箱之外,恐怕PC的核心技術都與聯想沒啥關係。

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國內互聯網巨頭也是類似。

在很多媒體的報道中,只要談到中國科技公司,阿里、百度、騰訊都會被媒體作為中國科技公司的典範和代表。在中興事件之後,更有很多媒體提出解決中國"缺芯少魂"要依靠BAT。不過,互聯網巨頭並不具備十年磨一劍從底層技術做起的毅力和決心,很多吹的天花亂墜的技術都說直接拿開源的東西改。互聯網企業快節奏和拼用戶數量的特點決定了更加傾向於短平快的決策。

BAT對於基礎軟硬件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與其巨大的體量和市值極不相稱。

與其說BAT是高科技公司,不如說是傳統行業的互聯網化。

百度相當於互聯網上的中介公司、廣告公司、諮詢公司和出版社。

騰訊相當於互聯網上的郵電局、遊戲機房、KTV等娛樂場所。

阿里相當於互聯網上的房地產,以通過提供服務的方式收取房租。畢竟在淘寶上如果不購買阿里提供的服務,不借助阿里的廣告和推介,客流量會非常慘淡。

另外,集資和投資也是互聯網巨頭的一項重要業務。

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可以說,BAT其實是抓住了互聯網的機遇,在中國強大的製造業、龐大的人口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外商作死的神助攻下衝上了雲霄。只不過,在BAT衝上雲霄後,不知是BAT收購了太多的媒體,還是光環太過耀眼,以至於被媒體捧上神壇。

不過,即便互聯網巨頭被碰上神壇,也不代表著,單純比誰更有錢,市值更高,就說明誰更成功。因為很多東西是花錢買不來的,比如核心技術。正如前幾年AMD的股價不足20億美元,BAT在市值上都可以秒殺AMD,但如果中資想要收購AMD,肯定是沒戲的。

另外,如果把誰更有錢作為成功的標準,很容易對整個社會風氣帶來負面影響。目前,小鮮肉流量明星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大多數兩院院士,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人的財富總量,可能比全中國所有院士加起來還要多。但就國家和人民的貢獻而言,小鮮肉流量明星和互聯網新貴是無法和這些勞苦功高的院士相提並論的。如果以有錢作為成功的標準,將會極大惡化社會風氣。

馬雲退休 阿里功成 不宜挾洋自重神話私企


結語

由於國企大多在傳統制造業,而傳統制造業恰恰不被資本看好,這方面,從美國通用電氣將被剔除出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就可以看出,資本更加青睞互聯網等來錢快的行業。

然而,互聯網企業可以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一些便捷的服務,能讓一個國家長胖,但不可能一個國家變得強壯,真正要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必須擁有可以達到通用電氣這個級別的一大批尖端製造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