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三國·大泉當千)

據說前幾年南京出了一坑三國吳錢,

大泉五百,大泉當千...

據說是一線探測出海量,分贓不勻,

有人報了警,

據說南京軍警出動,看到這種坑口,

即人贓並沒,

據說這批錢出了幾噸,

當然,也可能是十幾噸,

據說有大戶囤得數萬枚...

於是,現在流傳下來最完整的版本就變成了:

前幾年南京某工地出土大泉五百,大泉當千數十萬枚,多少輛卡車都拉不完,政府武力回繳,仍然流出海量...

言者神采飛揚,聽者心馳神往,

其實真相,誰也不知道,

只是這枚錢幣,自此多了一段傳奇。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北宋·崇寧通寶)

對於錢幣愛好者來說,

一桌燒烤,兩箱啤酒,三五個好友,

煙霧繚繞之際,

酒意闌珊之時,

那些傳奇的錢幣故事,便開始有了出處。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南北朝·錢背)

張總的發家史:

幾年前,沒見過什麼世面,

第一次在飯桌上聽說這裡有個張總,靠錢幣年入百萬,

不僅藏有珍罕的龍鳳全套,還有難得一見的至正之寶。

在座有人娓娓而道,

自己和張總當年經常一起鏟地皮,

一起驅車千里,深入險境,

是過了命的兄弟。

後來有一次安徽之行,自己因家事錯過,

而就是那一次收貨,張總得了一罐元末。

張總從此飛黃騰達,

而自己,至今還在鏟地皮。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元末·天定等)

身邊竟有這樣的發家故事,

我也自然深諳於心。

後來認識的人多了,聽到的故事多了,

張總的傳奇,又有了新的演繹。

前年有人告訴我,咱這兒張總髮家,是因為一窩端了一個老藏家。

去年有人告訴我,咱這兒張總髮家,是因為他爹做了房地產開發。

前幾天又有人聊到張總,可靠消息又變成了早年鏟地皮,囤了一批咸豐大錢和花錢,頂峰時被個大客戶一槍打。

這些傳言且放一邊,

我如今認識張總,而且還是無話不談的好友,

據我所知,

他早年鏟地皮不假,端過老藏家也對,

是在拍賣會拍過一枚龍鳳,

父親也是個包工頭,

僅此而已。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歷代)

李哥的海量清錢:

學生時,我曾在當地古玩市場的某個櫃檯上,買了點康熙批量,

自己財力有限,當時康熙黃魚也漸行上漲,

所以很是討價了一番,

大抵意思是自己是個學生黨,從沒一下子買過這麼多,便宜點云云。

老闆表示,這百十來個康熙算什麼,

家裡還有幾千枚沒拿出來呢!

幾千枚!!!

當時覺得這個老闆好牛逼,家裡幾千枚康熙,

所以一直纏著他有空再帶點過來,

一直纏到大學畢業,

也再沒見他帶康熙。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清·康熙通寶)

大抵是經不住我纏問,這個老闆跟我說,

我這幾千枚也不算什麼,咱這兒李哥,手上康熙少說也有幾十萬枚。

於是,一個更牛逼的大神出現了。

我畢業後離開了這座城市,

但是傳說中李哥的幾十萬枚卻一直耿耿於懷。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清·康熙通寶)

回到家鄉後,經常去聽本地的地皮吹牛,

而這些清錢販子,個個都說自己有幾萬枚,

“萬”似乎是個起碼的基數。

後來和這些人混熟了,才知道過手就是“有”,

幾百喊幾千,幾千喊幾萬,

別人說幾萬,

自己就得幾十萬,

不蒸饅頭爭口氣嘛,

僅此而已。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清)

楓爺的“神手”傳奇:

兩年前,去了趟東北,

四月的瀋陽,乍暖還寒。

曹哥等幾個東北的泉友,咋呼著請我去擼串,

東北爺們兒,無酒不歡,

藉著一聽又一聽雪花的酒勁兒,

泉友們開始侃侃而談:

不是誰誰誰散錢撿阜昌,

就是誰誰誰一斤出應感。

話題逐漸聚焦,東北原坑“神手”楓爺。

瀋陽及周邊撫順,鐵嶺,本溪,鞍山,

無人不知的楓爺。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五代十國·南唐)

東北的坑口,千奇百怪,

不同的地域會有不同的鏽色,

也有出不同的品種可能,

但是無論好坑爛坑,肥坑瘦坑,

在楓爺手裡,都出過大珍。

比如某地坑口向來一無所有,前後出了七八缸,好幾噸都沒聽說有上萬的品種,

楓爺只買了十斤過過手癮,

三個靖康,一個大觀折三。

又比如某個百來斤的稻田坑狀態極爛,硬土鏽水泥色兒,就算出名品也得是廢品,

半賣半送之下,惟有楓爺接盤,

縮水淳化,宣和元,還有應歷和保寧。

楓爺的神手,自此傳為佳話。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北宋·大觀折三等)

後來我認識了一個原坑大佬,

每年過手多達十幾噸,

我們聊到楓爺,

才知道“神手”也會屢屢失手,

楓爺在這個大佬手裡前後買了近千斤,都沒出過像樣的東西,

而據這位大佬說,

楓爺是早年挑出過一對靖康,一個宣和元,

他的好手氣後來也就虧光殆盡了,

僅此而已。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宋·靖康通寶等)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試舉幾例之後,

所以,你還會相信多少你聽到的故事?

其實錢幣的傳奇故事,

每天都在身邊發生,

自然不會空穴來風,自然也會有所演繹,

可是無論有多少水分,我們也都願意去相信。

也正是這些故事,

讓錢幣充滿惑力,

讓我們時時刻刻,都難忘錢幣的魅力。

那些錢幣傳奇的背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