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邪不壓正》的喜與憂

星期五言:從局部來講,《邪不壓正》這部電影再“姜文”不過啦——從臺詞到表演,從鏡頭到色彩,再從故事創意到諷刺手法...沒一樣脫離其個人風格。這也便是中國導演最欠缺的東西了;可要論電影的整體性與空間性,那擔憂就來了:比起同樣少產但部部作品驚世駭俗的大師“庫布里克”來,我認為姜文再也沒有在《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之後有所突破。

接下來就細說下本人對片子的驚喜與擔憂之處。說前再次聲明:這是篇個人觀後感,不是影評,別落入《邪不壓正》中那個影評人的尷尬下場(被亂槍捅死);另外寫此文章儘量不牽涉劇透,規勸大家去影院看這部電影,畢竟中國有天賦的“大導”不多了。

一、電影局部讓人驚喜慶幸的地方

「剪輯吻合了“黑色幽默”感覺」

慶幸的是姜文並沒有拿觀眾當傻子,一味地降低剪輯節奏,重複表情臺詞。他甚至要自己親自上陣剪輯,我想這是他在撰寫劇本或刊景時腦子中早已有了畫面感的緣故。

而一個腦子有畫面感的導演一定不會隨便讓別人剪輯,“感覺”這個東西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於是我們看到了那些剪切速度極快的用動作堆積出來的情節段落。而這種啪啪啪啪的剪輯方式正是“黑色幽默”類電影所應有的速度感覺。

「在電影語言範疇內的幽默,在諷刺基礎上的搞笑」

外景兩人的跟鏡頭 + 一個球扔給一隻狗的鏡頭 + 內景一家人聊天 + 兩個人闖入 + 一句臺詞:奇怪,狗怎麼沒叫;再看另一組鏡頭:電話鈴想,女人接電話,另一個男人從女人背後插入(做愛),女人對著電話喊OUT!……

我看《邪不壓正》的喜與憂

這便是用電影語言組合出來的笑料,是“電影化”的,不幸的是,大部分中國的喜劇片是非電影化的。

那非電影化的笑料有是什麼樣的,看看開心麻花的電影,看看“煎餅俠”之類便知——注意,他們那叫相聲、段子,不叫電影幽默。

《邪不壓正》還有一個段落情節:七七事變日本軍隊入城,一個準女漢奸從城牆跳下自殺,剛好砸死一個玩自拍的日本人。這又是個笑料,但這個笑料具有了隱喻諷刺的意味。換句話說,導演是有目的地逗人笑,而不是為了笑而笑。

慶幸的是:姜文的黑色幽默充滿了這種對時代或是人性的諷刺,這也是讓其電影比其他爛片高几個檔次的原因之一。

「好唯美的“屋簷之上”」

我看過《證人》裡此起彼伏的“風吹稻浪”;看過《阿拉伯的勞倫斯》裡的綿綿沙漠;還有《黃土地》裡讓人若隱若現的山丘,卻不曾想到所有這些此起彼伏、綿綿、若隱若現能出現在京城的“屋頂”。那屋頂戲排的實在美!

我看《邪不壓正》的喜與憂

「好濃的“京味兒”」

《邪不壓正》故事發生的民國沒問題,可電影的感覺卻用“京味兒”代替了“民國味”——且不說吃餃子蘸醋,也不說六國飯店和街裡衚衕,連生活在北京的老外都掛上了京腔!這京味兒夠意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六國飯店那場飯局實在精彩,從對話到剪輯到節奏把控再到臺詞!

二、電影讓人擔憂的地方

在提出以下意見時不得不先提醒大家一個問題,就是電影完成成品可能存在不可抗因素(比如說審查、投資人干擾等)。

「“黑色幽默”的不夠純粹」

我當然能從這部電影中看到太多的“昆汀”的影子了。我當然覺得姜文天賦不比昆汀差多少。只是,就電影的整體來講,他的類型化和個性化完全比不上昆汀電影的純粹——

我們都知道,昆汀電影的“黑吃黑”就像我們玩的“包袱剪子錘”,所有人物沒有一個好下場,從《落水狗》、《無恥混蛋》到《八惡人》,即便是《低俗小說》裡拳擊手夫妻、殺手的那個看似圓滿的結局,那也是個荒誕導致的結果。這種近乎“圓”似的故事結構需要很強的邏輯性與創意,只可惜,在姜文電影中,我認為這種結構對稱性欠些藝術火候。

當然,造成這點缺陷的原因不好說,畢竟我們的國情和美國不同,不同在哪,接著說——

「意識形態的侷限」

在中國電影裡,當然不能沒有正邪之分,更何況《邪不壓正》是發生在抗戰這種敏感的大環境下;

在電影裡當然也不能沒有倫理道德之分,尊師重道、為國為民、大義凜然的作風不能少;最後還有重要一點,角色中一定要有一個絕對貞潔的人,比如說《邪不壓正》裡的“關巧紅”。

我看《邪不壓正》的喜與憂

如此看來,意識形態是不是阻攔我國的“黑色電影”達到極致的絆腳石呢?

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姜文還能開開主角的玩笑不是,還能貶貶協和醫院的中國大夫不是!

「原聲音樂、選景的整體性缺陷」

當然,從局部角度來講,每場戲的配樂都挑不出什麼毛病,而且音樂節奏、剪輯節奏乃至情節表演節奏都卡。

可問題是,如果你從整部電影原聲來看,你會發現這些配樂段落風格很雜,有絃樂、歌劇...我不知道導演是不是在這些音樂的選取上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至少它在我的感官上起到了一些劇情分散的副作用,而不是所有音樂都圍繞一個主題主旋律展開。

類似配樂的這種問題在取景上也出現了,我認為導演換景換的太過頻繁:一會兒衚衕裡、一會兒警察局、一會兒醫院、一會兒又跑長城上……而這些場景在整個故事線上又缺乏一種嚴謹的邏輯關係,因此對我再次產生了一種分散注意力的影響。

當然,這是從宏觀講故事的角度。從微觀的戲劇性和娛樂觀點性上就另當別論了。

「這部電影的觀點在哪裡」

劇中的幾個主要人物其個性特點很清晰——報仇的兒子、抗日的中國老爸、保護兒子的外國老爸、等待復仇的關巧紅、唯利是圖的警察局長、侵略中國的日本軍官、為了愛情的準漢奸唐鳳儀……

問題來了:這些個人物要是叫外國黑色幽默風格的導演處理的話,最終一定會擰到一個點上(通常人物也基本死光了),而這個點是結局,也是導演隱藏觀點的地方。由於是一個“點”,便也是一目瞭然的東西。

可《邪不壓正》用了個類似於開放式的結尾——除了那些“壞蛋”都死了,幾個主要活著的人物也都各奔東西了,這種發散的結尾讓我一時有點找不著北,當然不只我一個人,在我觀影場地的身後人也發出了“完了?”的疑問。

當然,導演自然比我們想的多(也許那個張先生就是個點?),面對的困難也多(審查、資金等)。不管怎麼說,這是部能讓人對中國電影眼睛一亮的電影。

我看《邪不壓正》的喜與憂

與我們一起看經典電影,請關注【星期五文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