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爲何不幫扶蘇,卻去幫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獻或將改寫史記記載

在秦始皇的眾多兒子中,長子扶蘇因為素有賢名,也主張與民休息,因而獲得了當時天下的認同。但可惜,沙丘政變中,趙高、李斯的合謀,不僅擁立了蠢蛋胡亥,也讓原本賢明的扶蘇含冤自盡。李斯身為秦王朝的丞相,曾為秦朝的統一提出過不少建議,立下過不少功勞。然而聰明的李斯,為何不願輔助英明的長公子扶蘇,卻轉而去幫助紈絝子弟胡亥呢?

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卻去幫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獻或將改寫史記記載

秦始皇

一直以來,《史記》中的記載似乎為我們揭開了謎團,那就是李斯與扶蘇政見不和,一旦扶蘇繼位,那麼李斯的丞相位必然不保,而秦國曆代被罷黜的丞相,下場都不太好。有鑑於此,李斯似乎有了與趙高合謀的動機。然而事實真的如《史記》所記載的那樣嗎?

李斯之所以幫胡亥繼位,是因為這原本就是秦始皇的遺命。

1、先來說說胡亥繼位的事。

千百年來,人們受到《史記》記載的影響,對沙丘政變中趙高、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詔,矯詔賜死長公子扶蘇,而改立胡亥的事深信不疑。但實際上,《史記》關於沙丘政變的記載卻矛盾重重。

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卻去幫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獻或將改寫史記記載

密謀

第一,趙高、李斯密謀篡改遺詔,如此隱秘的事,司馬遷是如何知道雙方的對話內容的?難不成趙高、李斯做這種機密的事還會找個史官在旁邊記錄不成?此外,按照秦國宮廷制度,秦始皇起草遺詔時,應該是御史大夫在場,而趙高當時只是箇中車府令,是負責管理車馬的,沒理由參與詔書的起草。即便是秦始皇極度信任趙高,也不至於在傳位這種是十分重要的場合,只留趙高一人在場,而讓近在咫尺丞相李斯成為局外人,最後還是靠趙高轉述才知道詔書內容。而趙高規勸李斯的理由也十分牽強,說扶蘇繼位後會讓蒙恬為丞相,導致李斯失位。但實際上,胡亥繼位對李斯也絕無多大好處,因為李斯的女兒嫁給了秦始皇的兒子,如果要篡改詔書,李斯立自己的女婿為帝豈不是更好?

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卻去幫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獻或將改寫史記記載

公子扶蘇

第二,扶蘇是民間所認為的理想的繼承人,但在秦始皇看來,扶蘇的政見與己不和,因為被派去監軍。很多人認為,讓扶蘇掌握秦王朝30萬北方軍團,這就是對扶蘇的一種信任。其實不然,春秋戰國時期,太子皆不掌兵,一旦掌兵就意味著有意廢黜。如春秋時期,晉獻公廢太子申生前,也是讓他建居城父守邊。

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卻去幫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獻或將改寫史記記載

陳勝吳廣起義

第三,陳勝起義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前半句似乎是在說扶蘇是繼承人,但是上陳勝用的是“聞”這個字,也就是聽說,上下句連起來的意思就是說:本來應該繼位的是扶蘇,但因為數次進諫,結果被皇帝派去統兵。言外之意即扶蘇是被廢的。此外,秦末戰亂當中,群雄起事的口號都沒有提到胡亥是篡位的。

第四,2009年出土的西漢竹簡《趙正書》中,明確記載了秦始皇立的繼承人是胡亥。《趙正書》持反秦立場,如果胡亥屬於篡位,《趙正書》絕沒理由為胡亥遮掩篡改。而秦始皇出巡時,選擇帶20歲的胡亥出巡,絕不會是讓他遊山玩水的,而是有意帶在身邊培養的繼承人。

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卻去幫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獻或將改寫史記記載

出土竹簡

綜上,整個秦末乃至漢初,關於秦二世是篡位一事,沒有任何人提及,賈誼《過秦論》列舉了秦亡的一大堆理由,卻唯獨放過了胡亥是篡位這麼絕佳的政治宣傳材料,顯然,種種證據表明,胡亥原本就是秦始皇立的繼承人。只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到了西漢中後期,慢慢衍生出胡亥屬於篡位這種言論了。

2、再來說說李斯。

李斯的最大特點就是處處迎合秦始皇,比如廢分封、修離宮、刻石等,都是李斯為了迎合秦始皇的心意而想出的點子,此外,秦二世繼位後,面對胡亥的驕奢淫逸,李斯不僅不加勸阻,反而曲意迎合的提出了所謂的“督責之術”。可見,經歷過“廁中鼠”和“倉中鼠”的李斯,十分珍惜自己的政治生涯,對於皇帝的任何決定都能放棄原則的予以配合。

李斯為何不幫扶蘇,卻去幫蠢蛋胡亥?新出土文獻或將改寫史記記載

李斯與秦始皇

所以,當秦始皇有意培養少子胡亥時,善於見風使舵的李斯很快便提出了立胡亥為帝的主張。據《趙正書》記載:“丞相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而胡亥在刻寫的《會稽石刻》上,也曾有過同樣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