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海:中藥治動脈硬化 辨清體質是關鍵

王清海:中药治动脉硬化 辨清体质是关键

眾所周知,動脈粥樣硬化可引發各種各樣的病症,最常見的主要是心、腦、腎、眼的靶器官損害。不同體質的人,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併發症也會不同。

❖ 指導專家 王清海

王清海:中药治动脉硬化 辨清体质是关键
王清海:中药治动脉硬化 辨清体质是关键

王清海表示,雖然各種體質都有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但其中痰溼質、血瘀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和氣鬱質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可能性會更大,發生、發展也可能更快,對人的危害也更大。

王清海:中药治动脉硬化 辨清体质是关键

從表症上來看,陰虛質患者,虛火偏旺,容易形成肝陽上亢,血液粘稠,出現眩暈、頭痛、面潮紅、急躁易怒,血壓升高,甚至出現腦梗塞,或者腦出血;痰溼質的患者一般形體多肥胖,出現乏力、痰多、睏倦、血糖升高、出現心絞痛、心衰、中風偏癱等症;陽虛質的患者容易出現惡寒、怕冷、四肢冰涼、肢體麻木、眩暈、腰膝痠軟等症;血瘀質的患者更容易引起血管堵塞,出現急性心肌梗塞、腦梗塞等。

中藥防治需對症用藥

在日常防治動脈硬化上,有些人容易輕信偏方,以為別人用了有效,自己也可以用,其實不然。王清海表示,中藥治療講究的是對症,對於不同體質,在用藥上也有所區分。對於陰虛質的患者,應選擇麥冬、玄參、生地等滋陰生津的中藥來治療;對於痰溼質的患者,則要選擇半夏、陳皮、薏苡仁、茯苓等祛痰化溼的藥物來治療;對於陽虛質的患者,應當選擇淫羊藿、當歸、何首烏、黃芪、黨參、白朮、杜仲等補氣養血的中藥來治療;而對於血瘀質的患者,應選擇丹參、三七、川芎、紅花等活血化瘀的藥物來治療。

但王清海提醒,選擇中藥治療動脈硬化的效果並不是所有患者都會有顯著療效的,而且服用中藥也需要在專業的中醫師指導下進行,才能確保用藥的安全。另外,在服用中藥的期間患者也要做好生活中的調理,特別是自己的飲食及休息。

藥膳調理根據體質是關鍵

中醫藥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理論,很多用於防治動脈硬化的中藥都可以用於日常烹飪。王清海建議,患者在防治動脈硬化上,不妨對症試一試以下幾個防治動脈硬化的藥膳方子。

1

陰虛質——養血平肝

首烏延壽方:制首烏、桑椹子、半夏、甘草各15克,天麻、煅石決明、懷牛膝、丹參、炙龜版、雲茯苓各10克。併發冠心病,加瓜蔞皮、藏紅花、澤瀉;併發高血壓,加玉米鬚、夏枯草、草決明;併發高脂血症,加山楂、葛根等。水煎服,每日一劑。

2

痰溼質——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方:黃連6克,黃芩、梔子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黃連解毒湯具有上血降壓、改善腦血流等作用,但本方為大苦大寒之劑,久服易傷脾胃,臨症處方時須酌情考慮。

3

陽虛質——活血補腎

益腦活血方:石菖蒲、熟地、首烏、杞子、虎杖、女貞子各12克,丹參15克,川芎、山楂、益智仁各9克,紅花、遠志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4

血瘀質——養血活血

健腎養腦方:紫河車粉10克(吞服),龍眼肉、熟地各10克,桑椹子、太子參、丹參、石菖蒲、茯苓、遠志各15克,赤白芍、當歸各12克,鬱金9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動脈粥樣硬化一直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一大殺手,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引發中風、腦梗塞、腦出血、偏癱、心肌梗塞等嚴重問題,但目前西藥還沒辦法達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名中醫王清海表示,在干預動脈粥樣硬化上,中醫藥不僅副作用小,且能根據每個患者的情況進行辨證論治,做到最佳的個體化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