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老的评书里学做人做事 鞍山网友追思单田芳

耳有单老余音、再无下回分解。本报出品的单田芳系列报道于昨夜引发网友大面积刷屏。

印象鞍山APP本报报道点击率过10万,并且有很多微博微信网友都发文怀念单老。

网友中,男性网友对单田芳的怀念情感更为热烈,很多男生表示,很少有艺人离去会让自己这样难过,自己童年是听单田芳的声音长大的,《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童林传》、《乱世枭雄》等等,在评书里面学着做人、做事,当时早上听、中午听、晚上听、天天听,一直到上大学,才意识到,潜移默化中,正直、仗义、助人、豪爽的品质已经深入骨髓。


在单老的评书里学做人做事 鞍山网友追思单田芳


读者张鹏表示:“看到《北方晨报》报道单老逝世的消息后感到十分悲痛,小时候就是听单老的评书长大的。那时候,只要是单老的评书一说,就连吃饭都顾及不上。单老的艺术一直在感染着我。希望你们的记者能从北京那边传来单老后事的一些新消息,我将时刻关注。同时,也希望老人家一路走好。”

在不少人心中,单田芳是不靠年龄而成为艺术家的业界泰斗,昨天一大早,很多人在上班的路上都是听着单田芳评书,一些人说,小时候经常听,后来因为家庭和工作比较忙,听得机会就少了一些。这次突然听说单老离世,那种怀念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下载单老的作品。这些作品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那略带沧桑的的声音仿佛一直环绕在耳畔。

有的人因为听了单老的评书,小时候就想长大了去练绝世武功,一晃自己也过了不惑之年,虽然没有学习武术,但侠肝义胆会留在记忆里。

还有海外的网友说,自己初中时候有了一个小收音机,中午回家路上听《隋唐演义》、《三侠剑》,上大学放假回家,经常在出租车上听他讲的《乱世枭雄》。后来留学到了国外,没钱也没啥娱乐,经常一边玩游戏机一边听单老的评书,然后在他沙哑的嗓音中入睡。不是东北的孩子可能不会理解。

有人说自己小的时候有一次想要回家听单田芳的评书,但是忘记了带家里的钥匙,急得火烧火燎,最后是蹲在别人家的窗户根下面听完的评书,听完之后才回的家。因为当时没有重播,一旦错过就不会重来。好在当时大家到了这个时间段都会打开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

很长一段时间,仿佛走到哪里都是单老的声音,商店、饭店、公交车、出租车等等,有网友说,小时候自己有边听评书边写作业的习惯,到现在大家都觉得评书是写作的最佳启蒙,写人写事要用的人物描写、场面描写一应俱全,说古论今要讲的道理鲜活生动。

北方晨报、印象鞍山记者 姜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