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導語

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是關節鏡技術出現後逐漸被認識的一種病徵,近年來隨著關節鏡技術的日益普及,很多以前無法診斷的膝關節功能紊亂都找到了原因,由滑膜皺襞綜合徵引起的膝關節紊亂愈來愈受到臨床重視。

滑膜皺襞綜合徵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膝關節滑膜皺襞是胚胎時期存在的滑膜隔,胎兒後期開始退化,為膝關節發育中的殘留組織。按部位分為髕上、髕下、髕內側皺襞。膝關節滑膜皺襞因劇烈運動、創傷、炎症等引起膝前疼痛、彈響、打軟腿、甚至屈伸受限等一系列症狀和體徵,部分患者可出現“假性”交鎖、聞及彈響、觸及痛性條索,稱為滑膜皺襞綜合徵。國內更常見的叫法為髕股關節滑膜嵌入綜合徵。

膝關節滑膜皺襞的解剖學

國人正常髕上滑膜皺襞的出現率為94%、髕下為100%、髕內側皺襞為39%[1-3],多數不產生臨床症狀,故也可稱其為正常滑膜的摺疊。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髕上、髕下皺襞雖出現率較高,但由於有脂肪墊、滑囊或韌帶等軟組織保護,不易產生症狀,而髕內側滑膜皺襞綜合徵發生率最高。​

膝滑膜皺襞綜合徵病理過程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損傷可使皺襞充血水腫、變厚變硬、纖維變性而失去彈性,這種結構變化破壞了皺襞與關節間隙之間原有的協調性,所以在關節伸屈活動時很易與關節軟骨發生磨擦,甚至嵌夾於關節間隙中而產生疼痛不適症狀。

滑膜皺襞綜合徵產生的原因

先天異常:有研究認為滑膜皺襞綜合徵與髕上囊先天變異有關。

損傷性炎症:出血或者慢性炎症產生纖維素的粘連再在側壁向內生長。

滑膜的反應性修復作用:多見於軟骨邊緣區的變形,滑膜由股骨髁內上緣長入至關節的軟骨軟化區,或由滑膜邊緣張入。

直接外傷:在膝關節放鬆位突然受到撞擊導致損傷。​

膝滑膜皺襞綜合徵主要臨床表現

(1)患側膝關節無力,活動時腿打軟,上下樓或久坐後突然站立時特別容易出現。

(2)膝關節內側疼痛,跑步過度勞累或伸屈膝關節過長時症狀加重。

(3)伸屈膝關節大於45°時有關節彈響聲。

(4)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股四頭肌萎縮,膝關節腫脹、積液。伸屈活動時條索在股骨內側髁上滑動。

(5)膝關節過屈或過伸試驗陽性。

(6)麥氏徵陽性。

(7)壓迫股內髁膝關節屈伸試驗陽性。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膝滑膜皺襞綜合徵的診斷

膝關節前內側的壓痛點、彈響的部位及壓痛處是否可觸及痛性條索,且條索隨膝關節屈曲而後滑動,無半月板、十字韌帶損傷體徵;X線可排除關節內的其他骨性改變;必要時可行膝關節CT和MRI以輔助診斷,當常規檢查不能明確診斷時可行膝關節鏡檢查。

病變滑膜皺襞切除是根治本病的有效方法。大量臨床試驗認為較長期的滑膜皺襞病變,一經確診,應在關節鏡下進行刨削、剪切病變的皺襞。由於器質性病變的皺襞增生肥厚明顯,從膝內側切口,在直視下徹底切除病變。對股骨內側髁或髕骨軟骨面有破壞的應行刨削修整。主張術後等張鍛鍊股四頭肌,膝關節固定3周。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主要有休息、局部理療、封閉、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加強股四頭肌功能鍛鍊等方法。可起到減輕炎症反應、改善症狀、減緩滑膜的病理改變等作用,但不能去除病源,一旦誘因再次出現,病人的症狀、體徵將再次出現並加重。

康復訓練

1.鬆解緊張的肌肉和筋膜組織

泡沫軸滾壓股四頭肌: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泡沫軸滾壓膕繩肌: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泡沫軸滾壓大腿外側: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泡沫軸滾壓大腿內側: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泡沫軸滾壓小腿三頭肌: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泡沫軸滾壓脛骨前肌: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活動髕骨:輕柔的推動髕骨,向各個方向推動,注意儘量保持無痛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2.加強肌肉力量

股四頭肌等長訓練:仰臥位,有力有控制的收縮股四頭肌肌肉10秒,然後放鬆。1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股四頭肌等張訓練:在膝關節下墊一毛巾卷,緩慢輕柔的向下壓毛巾卷。3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股四頭肌抗自身重力訓練:端坐位於凳子上,緩慢抬起小腿,然後緩慢放下。3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股四頭肌抗阻訓練:彈力帶阻力置於小腿踝關節上,小腿抗彈力帶阻力緩慢上抬,然後慢慢放下。3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若有條件,可在該器械上進行股四頭肌抗阻訓練。3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膕繩肌力量訓練:

從站立位開始,一側腿支撐身體,用彈力帶從前側拉緊另一側腳踝,完成腿後伸的動作,然後慢慢回到起始位置,3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髖內收肌肌力訓練:側臥於墊子上,上面的腿置於下面的腿前側,穩定住身體,下方腿向上抬起。3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髖外展肌肌力訓練:側臥於墊子上,下方腿屈髖屈膝保持身體穩定,上方腿緩慢抬起。3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小腿三頭肌肌力訓練:站在臺階上,腳尖置於臺階,腳跟懸空,腳跟抬起支撐身體向上,然後緩慢落下。30次/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3.神經肌肉控制練習

單腿平衡練習:單腿站立,保持身體的穩定和平衡。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不穩定平面雙腿平衡練習:站在一個平衡板上或者不穩定平面內,保持身體的平衡穩定。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不穩定平面單腿平衡練習:單腿站立在不穩定平面上,保持身體的平衡穩定。30秒/組/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迷你帶側向馬步行走:將迷你帶置於髕下2釐米處,開始馬步側向行走,在行走過程中腳尖始終朝向前方,頭部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緩慢步行。一側20-30步,不要轉身,原方向返回。一個來回為一組,一天2-3組。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4.日常生活能力練習

逐漸開始正常的日常生活,循序漸進恢復日常生活能力。

步態的矯正和步態的練習:這裡需要具體分析步態中存在的問題。

「運動康復科普」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的病理機制與康復訓練

步態矯正之後可以在有指導的情況下進行跑步,上下樓梯的訓練,逐步恢復正常的生活和運動能力。

小結

隨著對滑膜皺襞損傷的逐漸認識,以往一些無法解釋的膝關節紊亂能夠得以闡明,滑膜皺襞綜合徵是膝關節疼痛中的一個較常見的病因。因此對於該病不要掉以輕心,應儘早發現儘早治療。康復訓練對於滑膜皺襞綜合徵是很有必要的,不論是進行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康復訓練都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參考文獻

[1] HardakerWT,JrWhippe TL,BassettFH.Diagnosisand treatmentof the plica syndrome of the knee,J Bone JointSurg(AM),1980,62B(2):221~ 223

[2] CrenshawAH.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8th ed.Mosday- Hear

Inc,1992.829

[3] 李漢雲,鍾世鎮,鍾世磐,等.與關節鏡術有關的膝關節解剖學研究髕骨關節面與滑膜襞的觀察.臨床應用解剖雜誌,1985,3(1):71~ 74

[4] 趙忠標, 單雲官, 魏煥萍,等. 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解剖與臨床的研究現狀[J]. 中華解剖與臨床雜誌, 2004, 9(4):282-283.

[5] 王永明, 史晨輝, 董金波,等. 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發生機理探討[J]. 中國矯形外科雜誌, 2003, 11(22):1533-1536.

[6] 叢宇, 郭亭, 趙建寧,等. 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徵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分析[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誌, 2015, 30(8):833-83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