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人死後,親人門爲什麼要披麻戴孝?

本圖文轉自網絡,如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刪除,謝謝!

民間故事:老人死後,親人門為什麼要披麻戴孝?

披麻戴孝,是指長輩去世之後。子孫後代披麻戴孝,表示哀悼。

在葬禮上,忌諱穿華麗的衣服,家庭成員披麻戴孝稱為上孝。孝服多為藍,黑,白,女兒,媳婦,兒子關係親密要穿棉製白色衣服。戴孝則是在袖子上繫上白布即可。

在沒有實行火葬前,很多地方的老人去歲,安葬的時候需要子孫拜路,送葬的時候要穿黑衣服,在用麻袋弄成衣服,從頭頂帶到腰間,民間對這種打扮還有特殊的說法。

很久很久之前,有一位老婆婆,老婆婆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生性頑劣,從來不知道孝敬老孃。甚至還盼著娘死。

還說,等娘死後,穿紅戴綠,讓娘住上好的棺材,給娘唱七七四十九天道場。老孃氣死發抖,一夜沒閤眼,終於想出了個法子。

第二天,老婆婆將兩兒子叫到床頭,說我死了不花你們一分錢,你們將我扔了就行了。倆兒子一聽不花錢,正中他們的心意。滿口答應。但是你們從今往後要看貓頭鷹和烏鴉怎麼生活,直到我閉眼為止。

兄弟二人,本無心觀察,可是那窩就在房後的樹頭上,一抬頭就能看見。烏鴉和貓頭鷹,在認真的餵養自己的孩子。

民間故事:老人死後,親人門為什麼要披麻戴孝?

烏鴉又是怎麼對待媽媽的呢?等到媽媽老了,飛不動了,小鳥就讓它在家,帶回來東西喂母親吃。反哺之情,代代相傳。貓頭鷹截然相反,看著媽媽老得飛不動,竟然吃掉了母親。

兄弟二人看不下眼,終於明白自己以前的不孝做法,從那以後下定決心想好好孝敬母親。可是為時已晚,母親去世,倆人後悔莫及,下葬那天沒有穿紅戴綠,而是模仿烏鴉穿了一身黑。

從那以後這個故事流傳到民間,都是為了記住烏鴉和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

喜歡本文章內容,添加關注,歡迎轉發收藏,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