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的綜合國力明顯不如魏國,諸葛亮爲什麼多次興兵北伐?

___葛某某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大將關羽在北伐曹魏的戰鬥中高歌猛進,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困曹仁。此時的盟友孫吳卻背信棄義,乘機奪取荊州,關羽被迫敗走麥城,被吳軍俘虜並殺害。


章武元年,痛失二弟的劉備傾蜀漢之全力,親率大軍攻打孫吳,在夷陵之戰中被孫吳大將陸遜打敗。期間,張飛也被屬下所殺。接連的打擊讓劉備身心俱疲,一病不起。

章武三年春,奄奄一息的劉備在病榻上老淚縱橫,緊緊地攥著諸葛亮的手,泣不成聲地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諸葛亮)

一代賢主劉備就這樣壯志未酬,帶著滿腔遺憾,撒手人寰,追隨關、張而去。

劉備死後,諸葛亮經過五年的勵精圖治,修生養息,國力日盛。

於是在建興六年,諸葛亮開啟了他悲壯如史詩般的數出祁山,五伐曹魏的北伐征程。

此時的蜀漢,雖國力有所恢復,但和曹魏相比,仍無法與之抗衡。

人口不及曹魏的四分之一,軍隊不及十分之一(除去留守各地的兵力,實際上諸葛亮的北伐兵力只有區區8萬);曹魏佔據關中平原,沃野千里,物產豐富;蜀漢獨處益州,偏安一隅,資源匱乏;在劉備死後,蜀漢人才凋零,“三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五虎上將只剩已垂暮之年的趙雲;而曹魏人才濟濟,戰將如雲。三軍統帥司馬懿能力卓越,才智超群。大將如曹休、曹真、曹洪等身經百戰,赫赫有名。

(白帝城託孤塑像)

那麼,在蜀漢各方面明顯不如曹魏的情況下,諸葛亮為什麼還要傾力北伐呢?

一,諸葛亮忠於劉備遺願。

這種忠誠表現在白帝城託孤之際。

當年,劉備白帝城託孤時,諸葛亮曾淚流滿面的許下承諾:“臣當盡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諸葛亮之所以能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正是因為他有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有精忠報國的忠貞氣節。他感恩劉備的賞識,決不會辜負劉備所託。為了實現劉備“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理想,他願意肝腦塗地,捨生忘死。

這種忠誠還表現在流傳千古的《出師表》中。

諸葛亮北伐之前,曾給劉禪上書《出師表》,為了興盛蜀國,也是為了“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寥寥數語,諸葛孔明的忠貞躍然紙上。

《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對蜀漢忠誠的最好註釋,“至今出師表,讀之淚沾襟”。

二,諸葛亮忠於自己的理想。

當年諸葛亮“躬耕於南陽”之時,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如管仲輔佐齊桓公一樣,“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就一代霸業。幸得劉備賞識,“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給了他名揚天下,實現抱負的機會,他豈能輕易放棄。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獻上《隆中對》,既為劉備規劃了蜀漢政權的戰略路線,也是給自己設定了理想目標,那就是治國安邦,匡濟天下。

而要實現這一理想和抱負,北伐曹魏是唯一的出路。“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三,諸葛亮忠於自己的職責。

諸葛亮既有託孤重臣之責,也有蜀漢宰相之任。他為了保證蜀漢政權的穩定和發展,必須內治國家,外討魏吳,盡人臣本分,履宰相之責。

蜀國在諸葛亮的治下,民風淳樸,一派繁榮。《三國志》載: “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後方穩定,民富國強,於是諸葛亮就“獎賞三軍,北定中原”,這是諸葛亮的份內職責。

四,諸葛亮天生具有悲情英雄的基因。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悲情英雄,精衛填海、夸父追日、刑天舞干鏚等。他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胸懷捨我其誰的霸氣。他們勇於挑戰,知難而進;他們生命不息,戰鬥不止。

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物,他何嘗不知道“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艱難;又何嘗不明瞭蜀漢孱弱,魏吳強大之現實。但他仍然義無反顧,至死不悔。

這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精神寫照。

(諸葛亮墓)

五,北伐是形勢所迫。

一是關羽大意失荊州,極大地壓縮了蜀漢的生存空間。

荊州對於蜀漢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北拒漢、沔,東聯吳會,西通巴蜀”。荊州進可攻魏,退可取吳。失去荊州,蜀漢兩路出兵的計劃就無法實現。而且荊州地處江漢平原,富饒肥沃,魚米之鄉,可為蜀漢提供源源不斷的戰略物資。

二是“益州疲弊”。

劉備自創業以來,多年征戰,人口凋零,物資匱乏,獨處一隅。如果不向外擴張,安於益州的彈丸之地,早晚會被魏吳吞併。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雖然最終還是敗了,但他踐行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也成就了自己光輝的一生。


張生全精彩歷史


諸葛亮自劉備白帝託孤之後,獨掌蜀漢軍政大權,從公元228年春起,親率大軍出祁山,開始了他一生中波瀾壯闊的北上七伐曹魏,至五丈原積勞成疾飲恨仙逝之後,繼任者姜維更是九伐中原,直至最後蜀漢政權灰飛煙滅,劉蟬降魏,後世者的確很疑惑,蜀漢是三國中最弱的,為什麼還主動挑起戰爭,窮兵黷武,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

首先,安漢興劉,統一中國,是三國哪個時代知識份子和天下士人的最高,最正確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情懷。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而江東孫吳集團在公元222年雖自立年號,但不稱帝而稱王,名義上還承認是大漢臣民。蜀漢集團劉備以大漢皇叔,漢室後裔身份繼承漢統稱帝。

所以,諸葛亮北伐是奉大漢皇帝之昭命,討伐漢賊,名正言順。古人很講究師出有名,以收天下人之心。


二、三國之中,魏國最強,魏國的驕兵悍將具有吞吳滅蜀的能力,若是攻吳,一旦戰事焦著,或兩敗俱傷,沒準吳沒攻下,還有可能被魏國抄了後路,兩國被人一鍋端了。反過來說,若是攻魏,則吳沒有抄後路,攻滅任何一國的能力,頂多也就在背後打個悶棍,搞點摩擦,但斷無滅國之實力。當然能聯吳滅魏更好。這就是諸葛亮主政蜀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派鄧芝出使吳國,重修聯盟。而孫權也對天下形式有相當清醒的判斷,於是欣然接受。

三、蜀漢集團自視為漢室的合法繼承人,北伐中原,統一中國就成了向天下人證明政權合法性的軍事行動,一旦偏安一隅,如何自圓其說。

北伐就是框扶漢室,興劉安漢的正義事業,百姓會“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能得到天下人以及自已內部人的支持。反之則是失民心,逆大勢之舉。

這就是後來劉備伐吳,雖然以報關羽之仇出兵,但還是遭到了蜀漢集團以諸葛亮為首的文武百官一至反對,形成了巨大阻力的原因。包括劉備的死忠粉趙雲,只有張飛積極響應。

劉備不顧勸阻,強行出兵。打發最傑出的戰將、反對者趙雲去了江州,最傑出的戰爭參謀官諸葛亮留守後方兼做劉禪的家庭教師。帶著一幫新兵蛋子,憤青出發了。悲劇就此上演了。


四、劉備死後,蜀漢集團內部各利益版塊,矛盾開始顯現出來,北伐中原,統一中國重新成為集團的政治目標和綱領,能最大限度地屏蔽內部衝突,凝聚共識,爭取團結。而團結就是力量。

諸葛亮是一代賢相,善於治理國家,在北伐戰爭和國家休養生息之間能拿捏有度。而繼承人姜維顯然缺乏這樣的能力,所以諸葛亮之後,蜀漢政權就越來越弱,至致後來鄧艾以小股部隊偷渡陰平,從懸崖峭壁翻滾而下,大膽丟掉後方,直撲江油,虛弱的蜀漢政權就這麼輕鬆地被滅掉了。其實質就是離死亡就差這麼最後一擊了。


靈通玉石




第一,現代戰爭打的是綜合國力,冷兵器時代靠的是主帥的智謀和將士的勇武精神。蜀國綜合國力不如魏國,不等於蜀國就沒有一點取勝的把握和機會。在古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不是沒有,尤其是三國時期,官渡之戰曹操勝袁紹,赤壁之戰孫劉勝曹操,夷陵之戰孫權勝劉備,無不是弱者勝強者的範例,這是其一。

第二,北伐是先帝劉備對諸葛亮的遺願。古人對受人委託之事比自己的事情看得還要重,這是古人做人的標準和誠信。劉備和諸葛亮之間不僅是古人相托,更是君臣之命,正所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子在完成帝王交付的任務上,沒有條件可講,只有想法設法去完成,才算盡了臣下的義務,這是其二。



第三,

北伐也是諸葛亮一生的志向。諸葛亮在沒有出山之前,就已經給自已定下了北伐中原興復漢室的遠大理想,這一點在《隆中對》中就講的很清楚,對自已、對劉備集團就確立了奮鬥目標,做出了戰略規劃。如果諸葛亮只有志向,而不去努力,那孔明就不是諸葛亮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站在局外,當然知道諸葛亮北伐的結果,因為我們大家都是事後的諸葛亮。也許諸葛亮比我們更知道北伐的結果,但為了個人志向和人臣之忠,他不能不對北伐做出更加努力的嘗試,那怕只有一點點希望,畢竟他做出了百倍的努力。我們講凡事莫以成敗論英雄,那就請我們大家是否站在諸葛亮的立場和觀點上來理解諸葛亮北伐的真正意義。


知未是也


權力嘛。

蜀漢政權自丟失荊州,實力弱小。

可內部鬥爭非常激烈。

劉備集團分為四大部分,一是原從系,也就是關張趙糜孫簡,自關羽張飛死後,原從系列基本凋零。二,荊州士,以諸葛亮為首。三,東州士。以吳懿李嚴為首。四,張秦等本地世家。最小的是法正為首的關隴系,因法正死亡也逐步消失。

荊州本地世家一直在反抗外來戶,不管是劉焉劉璋,還是劉備。

所以,劉備延續了劉焉的政策,外來戶大團結以壓制本土世家。

我們知道,和平發展下來,本地世家絕對會將外來戶殺光。因此,諸葛亮拉攏東州士形成荊州士為核心,東州士為聯盟的局面。

這還不算。諸葛亮隨時掌握軍隊,佔據最大的財政開支,不斷利用北伐來控制話語權,才能確保荊州士的領導地位。

這也是劉禪姜維(請注意,姜維也是蜀漢政權的外來戶)堅持的政策。

這個,有兵有錢有糧,諸葛亮及其繼承者的姜維才能安全啊。


四川達州


打個比方:

蜀漢有一座礦,魏國有五座礦。

每年每座礦可以掙一萬,那麼一年後,蜀漢有一萬,而魏國有五萬,比蜀漢多四萬。

到第二年,蜀漢有兩萬,而魏國有十萬,比蜀漢多八萬。

而笫三年兩國差十二萬,第四年差十六萬。

時間越長,差距越大,魏國越有優勢,到最後蜀漢只能坐以待斃。

諸葛亮是想在差距尚未大到無法控制時,把魏國一半的礦搶過來,讓兩國平衡發展,為蜀漢謀一條生路。



Wahaxa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涉及到如下三個方面:

1、理想問題。窮諸葛一生,有一個很明確的理想就是恢復漢室,或者說確保漢室中至少有一脈能夠穩定的傳承下去。在他的心目中,無疑劉皇叔這一脈就代表漢室。同時,這也是先皇劉備一直以來的期望。

因此,諸葛亮六出祁山,興兵伐魏,就是這個理想的奮鬥過程。

2、現實威脅。這個就要分內外兩方面。

內在的,是政權不穩。說實在的,蜀漢自劉備去世,人心就有點散了。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軍政集團,和蜀漢本土的權貴階層,明顯是存在著利益不一致的矛盾的。當時軍政權力基本在軍政集團手中,這就讓原來的蜀漢歸降人員和本土的鄉老十分的不滿。作為蜀漢的高層,諸葛亮當時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以北伐來統一全國資源,凝聚人心。並將經濟和政治資源從本土派手裡抽調出來,交給軍政派掌握。二是與民生息,發展經濟,建設國力。但這樣一來,很明顯的,權力資源就必須轉移到本土派的手中,從而會引起自己軍政派部下的不滿,甚至導致軍政權力隨經濟的發展而慢慢掌握到本土派手中。

兩害相權,明顯的。只要不糊塗,都會選擇將權力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否則,什麼都沒有了。

外在的,則是吳、魏的軍事威脅。我們可以明確的相信,吳和魏都不會任由蜀漢輕鬆下陣來發展經濟,增強國力。而“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明顯的是現在的座右銘,當然也是古代的軍事家們會了解的。防禦,所需要的資源,只會比出兵多,絲毫不會比進攻來的少。因此,當時的情況,就不可能允許蜀國來發展經濟;

3、發展趨勢。我們非常明確的知道,蜀國的人才,是一代不如一代。皇帝更是那個鳥樣子,除了信任諸葛亮這一點可取外,其餘幾乎一無是處。諸葛亮是肯定知道這個現實的。那麼,只能是趁自己在世,努力的削弱魏國,以求蜀漢的後輩們能多一點點生機。


誠意影視


小國打大國,你不趁自己尚有一戰之力時與之一戰賭一把,難道等別人來滅你嗎?魏國那邊佔據經濟、人口、文化、教育等等優勢,人才輩出,蜀國這邊無論武將還是謀士都出現人才斷層,你不北伐連個姜維都沒有,而且蜀國交通不便,地理易守難攻,適合前期發育,後期不宜久守,等你發育一礦人家魏國已經發育三礦甚至五礦了,不趁蜀國現在尚有一戰之力賭一把,拖後期只有挨滅的份,而且蜀國打的旗號是尊劉崇漢,但是越拖後期,老臣死去新人上位,人們對前朝就會越發淡忘,你在以這個為名出戰首先士氣這塊就越打折扣


Saygoodbyeto34


諸葛亮不懂治國不懂領兵,但他懂政治,必須用北伐轉移蜀國的政治矛盾才能穩定住劉備的統治政權,另外一個就是出師表說的,一共就10w兵,現在不打等他們老了更沒得打,只能背水一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