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的崔克TREK自行車店幾乎全部倒閉,捷安特Giant自行車專賣店也全國大規模倒閉,是因爲共享單車導致的嗎?

手機用戶101244428005


近兩年來,許多城市的中高端實體自行車店的數量確實在呈下降態勢,捷安特、美利達、崔克、閃電等知名品牌,以及許多私人經營的綜合類車店均有涉及。個人認為,共享單車的大規模湧現以及電商平臺的蓬勃發展,是導致實體自行車店難以經營,數量持續減少的主要原因。


共享單車確實會影響到實體自行車店的經營:

交上一兩百元押金,甚至無需押金,就能以每次極低甚至免費的價格,幾乎隨時隨地使用共享單車——雖然在性能上,共享單車和運動自行車相比相差甚遠,但是,用它來進行中短距離的日常通勤,已經足夠使用了——有很大一部分購買品牌自行車的人群,主要騎行目的是為了上下班、上下學等日常通勤。

共享單車的低成本、高便利以及對個人私有空間的節省(買品牌自行車大都不敢放在外面,許多人都會放在家裡,對於家裡面積較小的人來說,實際上還是很佔用空間的。),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原本想購買品牌自行車的人群,向經濟實用的方向靠攏。


我本人也頻繁使用共享單車,不可否認,許多距離不長的通勤,曾經會搬出自己相對昂貴的運動自行車來完成,現在基本都會用共享單車來解決,運動自行車只會在鍛鍊、郊遊時使用。

電商平臺限制了實體店的發展:

市場上的知名運動自行車品牌,幾乎都會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開設有直營店,售價和實體店保持一致,且提供線下的定點安裝、售後,甚至上門安裝服務。這讓互聯網時代,已經習慣了購物足不出戶的人們再一次投向了電商的懷抱。


許多實體店因此將服務重心從出售品牌整車轉為組裝、升級、維修服務,但在電商平臺和共享單車的雙重影響下,加上高額的房租和人工成本,經營狀況大不如前,最終導致關店,或將實體店經營轉為線上經營。

就我本人來講,在購買零件時,也更願意去選擇更方便、價格更具優勢的電商平臺。

所以,捷安特、崔克等自行車實體店數量減少,一方面是受到共享單車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店商品臺的衝擊所致。


十餘年騎行、比賽經驗,專業自行車運動媒體人。歡迎關注搖滾騎士,關於單車的問題我來答!如果回答讓你滿意,請為我點個贊!


搖滾騎士


本人是經營多年的單車店店主,同時在各大車行擔任過單車技師。

我的店在2014年就結束了經營,因為在那一年我就看到了未來幾年將會有一次大的衰退,不光是自行車行業。

在當時,共享單車還沒有出現。

而且也不是所謂網店衝擊,看問題要看本質。

本質就是經濟衰退,大家手裡沒錢了,引發的消費降級和衰退,尤其對中高消費影響較大。

大家都知道,騎車是個健康的運動,但是,一輛單車價格不菲,動輒幾千上萬,當時最興盛時期,買走5萬塊錢的車也是常有的事,而現在,夏季的環湖都遇到寥寥可數的人。

再有一個,騎車是需要花時間的,時間才是最大的成本,沒有錢了,誰又能有這心情花時間再去遊玩呢?只有一些退休的老年人了,而且也不像以前多了。

之前與同行們交流,都說我退的最及時,現在他們想處理庫存都很難,幾乎都是送的送,扔的扔,像賣破爛一樣,庫存很少有人接盤的。

網店上處理的速度也比以前慢了許多,能賣的也只有便宜的配件之類,捷安特的官方店銷量也能看出並不多,還沒以前我在店裡一個月賣的多,生意有多差,可想而知。

口袋沒錢,消費降級,這只是開始,單車行業,各大行業,未來的路還很長。



閒拍


和共享單車影響不大,但是說一點影響沒有也是太絕對了。

相比民用車,崔克和捷安特都是高端運動自行車品牌,也兼顧一些平時代步的功能,所以選擇崔克和捷安特的人也有可能去騎共享單車,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幾點主要原因:



  1. 國內自行車運動進入一個平緩期,高速爆發的階段已經過去,大量的車店開張,其實是供大於求,新人增速緩慢,導致車店倒閉。
  2. 服務不到位,騎行文化處於初級階段。很多的車店只顧賣車,但是對騎行活動組織很少。
  3. 崔克的價格過高,購買人群屬於小眾群體,如果沒有挖掘所在地區這部分高收入人群的需求,很難突破瓶頸。
  4. 電商平臺收割部分市場份額。崔克和捷安特在天貓也有旗艦店,蠶食了部分線下客戶,導致實體店經營蕭條。
  5. 二手車的買賣越來越頻繁,為了追求性價比,很多人開始選擇二手車這也必然導致新車銷售下降。
  6. 國產品牌崛起,消費者日趨理性,越來越多的車友不再追求大品牌,務實追求性價比,守住錢袋子💰才是王道。

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兩輪俠


本人02年開始玩車,至今週末騎行!在上海能堅持下來,一是收入三千多,所以沒老婆孩子照顧,時間多,曾經沉迷於網遊(充了三萬多),後來有外掛(就是不充錢的把充錢的土豪打的滿地找牙),憤而離開!又回到健康的騎行世界!二是有個一室一廳的房子,可以放心的安置愛車!多年來花了十多萬添置七、八輛自行車,從低檔的速聯X-7,禧瑪諾105,高檔的XTR,Dura-ace,品種硬尾、軟尾山地車,公路車,鋁合金、碳纖維材料!三是健康的問題,因為遺傳基因的問題,家族高血壓史,雖然體重沒減下來,92公斤,可是三高得到很好的抑制!。 再談正題,在上海目堵許多捷安特甚至閃電,崔克倒閉現象!與共享單車有一點影響!畢竟玩車的人,三千的低檔車(有變速)比單速的共享單車好騎多了,實心胎優點是扎不破,缺點太多,阻力大太重了!環法自行車賽還是選用充氣輪胎!關鍵是玩車年輕人都成家,才知道養家餬口的難,才感覺買一條維多利亞頂級胎,八百元太奢侈浪費了!還一個重要原因,稍微有點錢都買轎車了,騎高檔自行車對他來說是荒塘的事,這麼貴,還要花力氣騎,不划算!


大熊傑克


上高中玩山地,大學玩攀爬,工作以後玩公路。不算資深玩家,起碼也是技術流,付出了大把的時間和一定的金錢。

但是我一點也不看好自行車五年內的發展。

一,環境差。自行車是健康運動,如果騎車不能帶來健康,死路一條。過去的這些年大家不知道什麼是PM2.5,現在出門都要戴口罩,怎麼騎?

二,生活方式變化。退休延遲,中老年也要上班,這些人其實是騎車的中堅力量,好不容易有個雙休,哪兒有時間騎車?除了上班的,還有看孩子的,沒有多餘精力。青壯年正值事業起步,休息少,需要快餐式的休閒,對騎車興趣不大。

回想起十年前,不知道什麼是霧霾,也沒有駕照,約三五好友騎車旅遊。回想十年前,果凍不好買,hs33配可樂瀝青也可以剎的很開心。


藍瓶的422


活該吧,我們本地的捷安特,美立達都是價格愣貴,比馬雲路那貴百分之三十,管賣不管修,第一輛捷安特1200買的撞的前叉彎了,他說沒配件,修不了,你非得修得原廠得花五六百,等兩三月,第二輛美立達牙盤瘦了跳齒,說換一套五六百,年前不行等年後,車也是一千二買的,關鍵這些車路邊攤淨亂整,不會修也修不太好,專賣店黑到你心疼,他們見錢眼開,專門服務人傻錢多的,喜歡買車不看價格的,修車隨便要錢的,瞧不起這些買個千八百車的用戶,所以他們倒閉應該的,我的車最後送人一輛,自己淘寶買零件工具修上一輛,以後又買了一輛摺疊自行車捷安特的就直接馬雲家,希望以後再也不與這些黑店打交道


花開花落花飛花花


因賣得“死貴”而死,賺了這麼多年暴利可以瞑目了。每個店給騎友洗腦神吹某某品牌、某某套件、破風破秒、輕鬆拉爆某某等等……出來吹總是要還的。


蹉跎行僧


最瘋狂的時候,一年環青海湖太湖千島湖陽澄湖四個湖,後來就很少騎了。空氣不好,花時間,特別是感覺危險。一溜車前輪追後輪,全速前進,有點小閃失就是大事故,想想一把年紀不去冒這個險了😂😂



原來江南


跟共享沒很大關係、第一國人已經不太需要自行車了 有錢點的買車差一點的電動 都比自行車好用第二這些品牌主要是運動車、而國內對自行車類基本沒什麼大型正式比賽帶動不起來自行車的熱潮、只有個人和小團體愛好第三就是價格對國人的平均收入來說、能騎得出去的運動車型少則三千四千還是最初幾最初級的入門有些不好承受實體店更過分


略顯尷尬


十年前的捷安特,作為學生我騎的起便宜點的車子,而且服務很好,大部分故障都能免費修理,三年前我再去買車子,發現捷安特美利達這些專賣店,最便宜的也是一兩千,當時其實只想買輛三五百的車子,試問不是騎行愛好者的,誰會花幾千塊買輛自行車?當然最後還是入坑了,買了輛2200多的,而且確實覺得物有所值,現在週末偶爾花白天時間出來騎一圈。不過捷安特的服務跟不上了,其他都好說,他們不補胎,叫我自己去外邊找修車攤,現在修車攤路邊很少見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