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曹公學文化 宜昌壓白菜

作為一個宜昌人,壓白菜那種天然的淡淡的酸味,與很多食材竅門的結合,形很多富有峽江風味的名菜。

小時候,我的外婆朱祥英特別會做這種醇香的壓白菜,不僅僅淡淡的酸味,還有一種食材發酵後的甜味,夾雜著垃圾的酸甜,吃在嘴裡,柔軟而餘味無窮。小時候,媽用臘肉炒壓白菜,油滋潤過後更是說不出的一種幸福。不僅僅是我,記得當年宜昌縣書記高書記到下堡坪偶然吃過後,尋訪到我外婆,一直在她那兒買這種並不值錢東西,只是太好吃又下飯,呵呵,最大特點:開胃!

其實,有同樣感受是哥宋代的朱敦儒,他跟哥一樣是個十足的大吃貨,不過他有文化,下了一首詩《朝中措》:

先生饞病老難醫。赤米饜晨炊。自種畦中白菜,醃成甕裡黃薤。肥蔥細點,香油慢煼,湯餅如絲。早晚一杯無害,神仙九轉休痴。

他不僅饞,還肚子有貨。把這種酸白菜給胃的記憶寫出來了,已經進入美食家行列了。 記得還有陸游亦有這種饞出來詩情:

雪夜

病臥湖邊五畝園,雪風一夜坼蘆藩。 燎爐薪炭衣篝暖,圍坐兒孫笑語溫。 菜乞鄰家作菹美,酒賒近市帶醅渾。 平居自是無來客,明日衝泥誰叩門!

但是,這種壓白菜,其實是宜昌人一種特殊稱呼而已,其實就是酸白菜。大家熟悉一句:“桂花,上酸菜!”就是指它,不過已經距離宜昌千里之外了。其實,發跡於東北的滿人,原來並不沒有吃酸菜習慣,據說是清入關以後向漢人學習後帶回去的,而漢人中四川做酸菜,但是做法還是區別很大,而宜昌跟東北酸菜做法完全相同,當第一次吃東北的“殺豬菜”時,感覺跟宜昌的掛鍋菜如出一轍,就很神奇,難度有某種聯繫?

這也只是哥一種猜想而已,一直尋找史料,估計做學問的人,一種輕視我們這種吃貨,所以毫無頭緒,沒有史料,哥不能亂說,但是民族交融帶來味蕾豐富,亦是一件開心的事。

酸菜,古稱菹,《周禮》中就有其大名。《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描述,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菜者,酸菜也”北魏的《齊民要術》,更是詳細介紹了我們的祖先用白菜(古稱菘)等原料醃漬酸菜的多種方法。《菽園雜記》載,明朝初期已“盛生於燕。由此可見,中國酸菜的歷史頗為悠久。 對於酸菜,《食味雜詠·北味酸菜》記載了酸菜的製法:“寒月初取鹽菜入缸,去汁,入沸湯瀹之,勿太熟。即以所瀹湯浸之,浹旬而酸。與南方作黃韭法略同。而北方黃芽白菜肥美,醃成酸菜,韻味絕勝,入之羊羹尤妙。”這裡所說酸菜的製法與今基本相同,“入之羊羹”即今“酸菜氽羊肉”。

這種做酸菜方法基本上跟東北做酸菜差不多,小時候我外婆也是這樣做的。就是要燙一下,不過在我母親那兒已經不是那樣做了。這種酸菜做法有五部: 選料:每到立冬季節白菜收穫之後,選擇棵大、心滿、成實、無病害、無腐爛的大白菜,用切菜刀去掉大白菜的菜根、菜葉,再去掉大白菜表皮的老菜幫子。熱水煮燙:白菜選好後,準備一口大口的大缸。把大缸裡外洗掃乾淨。把選好的大白菜放在50左右似開未開的熱水中煮燙,見白菜煮燙的表皮發蔫為好,將白菜拿出來擠幹。白菜頭衝裡、葉衝外,一棵一棵地壓起來,要壓實、壓緊,直到整個大缸裝滿為止。壓實:選擇一塊大約長20釐米、高10釐米、寬15釐米的石頭洗淨後壓在大缸的正中間白菜頂上,防止白菜醃酸後隨著水漂浮起來。加水加藥:經過煮燙裝入大缸內壓實的白菜,過2—3天之後自然變蔫下沉,這時缸內裝上乾淨的涼水,將缸裝滿為止。6天之後,將酸菜鮮5克裝一袋投入到缸內,防止酸菜腐爛。醃製:將裝滿白菜、水的大白菜缸,放在室內空閒處,室內溫度要保持在10左右。大約15天之後,白菜自然變成了酸菜,就可以食用。食用時要從上往下一層一層地拿,拿酸菜時,絕不能將壓在酸菜上的石頭拿出來,以防酸菜沒有壓力自然往上漂浮變爛。食用酸菜時吃多少拿多少,不要一次拿得過多,以防變味,保持酸菜鮮美、甜脆。

到了我父母手裡,做壓白菜就沒有燙那一步了。製作壓白菜的過程。他們把成熟的白菜砍回來洗淨,稍許晾乾,抹上鹽揉揉,裝在水缸裡一層層碼好,再在上面壓一塊大石頭,待缸中溢出水來,泛起一種淡淡的酸味時,將其撈起晾曬。到秧巴幹(擠不出水時),紮成一小把,再將其一把把地放入罈子裡,用乾淨稻草把壇口塞緊,然後用幾根筷子或竹棍子把壇口撐著,不讓其掉出來,再把罈子倒扣到一個盛滿水的小盆子裡(比壇口稍大一點),形成一個密封狀態。小盆裡的水要經常更換、添滿,這樣,罈子裡的壓白菜就會保存數月甚至幾年都不會壞,想吃時,從罈子取出一把,切碎,放點大蒜、紅辣椒皮,用清油炒制即可食用。

一直在想,為啥要壓著呢?淹鹹菜時在上面壓石頭是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好經驗,從物理學角度,因為鹽水的浮力大於菜的重量,使菜不能完全浸在鹽水中,因此鹽的分子不能均勻地進入菜內,不僅口感不好,而且易壞。易壞的原因是由於菜在鹽水上面的那部分與空氣接觸,易於氧化的結果。 切記,無論何時吃醃製的酸菜一定要禁忌,忌食沒有醃製到一個月的酸菜,以及其它醃製食品;忌醃的酸菜成品到春天還放在室溫中沒食用完;(可以將剩的成品酸菜裝袋,放入冰箱存放,可以延長其保質期,大約一個月)醃製過程忌油煙、麵粉以及細菌;忌食沒煮熟的酸菜菜餚;忌擺層時,每一層的食用鹽面撒入不均勻,影響到醃製成品的味道。

酸菜的營養價值、吃酸菜的好處:

1、酸菜中有豐富的活性乳酸菌,它可抑制腸道中腐敗菌的生長,減弱腐敗菌在腸道的產毒作用,並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細胞老化、降低膽固醇、抗腫瘤等作用;

2、酸菜中的辣椒,蒜,姜,蔥等刺激性作料可起到殺菌,促進消化酶分泌的作用;

3、酸菜還可以開胃提神,醒酒去膩,能增進食慾。

4、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髮、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

關於壓白菜,宜昌至少有百種以上菜品。都是別有一番風味。

酸菜魚有詩云,酸菜本家常,魚兒水底藏,妙手來烹飪,酸鮮麻辣香。做法:魚肉切成約0.5釐米的魚片。撒上白胡椒粉和料酒,抓勻備用。木耳提前泡發,土豆削皮切片,黃瓜切段,白菜切段,這幾樣菜焯熟備用。熱鍋熱油,下入蒜瓣、幹辣椒爆香,再下入酸菜炒香。加入開水,水量稍寬點,大火燒開後,鋪入魚片,魚片易碎,所以將魚片放入湯中時要小心一些,用筷子輕輕撥散,不要用力翻炒,魚片煮變色即可,不可煮久了,不然口感不好。把步驟3加進去,出鍋,撒上香菜,白芝麻。另起一鍋,下油、幹辣椒爆香,再辣椒油淋到酸菜魚上,即可上桌。

燴酸菜是一道傳統名菜。此菜製作簡便,口感微酸,健康暖胃。五花肉涼水下鍋,開鍋煮十五分鐘(水留著),撈出切薄片同酸菜一起下鍋再煮二十分鐘,加粉絲出鍋省事兒,暖身。

酸菜牛肉鍋:先牛肉切簿片。在鍋里加入1000ml的水,放入牛肉,蔥和薑片紅辣椒以及黃酒,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這一步,一點要撇乾淨,這個湯用來的原湯的。撇淨浮沫後,轉小火煮大約30-45分鐘左右即可,放在文火鍋裡面燉的,這個時間煮出來的牛肉,酥爛介還帶有點口感。壓白菜(一定白色那種,顏色好看一些),事先用清水浸泡一下,清洗乾淨,切斷。鍋中放油,加入蒜片和薑片炒香後放入酸菜翻炒出香味後,加入燉好的牛肉湯,加適量的鹽調味,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十分鐘左右即可。出鍋前灑上香蔥。

酸菜土豆絲:土豆去皮切絲,用涼水沖洗,最好用水泡出裡面澱粉。把土豆絲拌入酸菜中醃製,讓土豆絲充分吸引酸菜的味道;幹辣椒切小斷,蔥切蔥花,蒜切片,姜切絲。鍋中放油,油熱後放入幹辣椒斷、蔥花、蒜片和薑絲爆香;放入醃製好的土豆絲和酸菜翻炒。調入鹽、白糖和生抽後繼續炒至土豆絲變軟(約1分半鐘),關火淋入少許香油和小蔥段攪拌均勻即可。

(2018年8月9日於宜昌市尚書巷弄石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