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状告乐拼,中国制造的哀与痛

乐高状告乐拼,中国制造的哀与痛

日前,乐高积木控告中国“乐拼”侵权案终审判定,乐拼败诉,其需要移除侵权的标志、未注册的标志及不适当的广告文宣,并且向乐高赔偿1500万人民币。

来自丹麦的乐高(LEGO)热销全球,拥有上亿的儿童和成人玩家。2015年2月,乐高取代法拉利,成为“品牌金融”评选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品牌”。然而在中国等地,乐高屡被山寨,“乐拼”(Lepin)便是“克隆”者之一,它在商标、模型、塑料、产品乃至包装上都与乐高极为相近,但是售价仅为原版的六分之一,所以销售量节节上升。

五千年的文明长河里,闪耀杰作无数:宏伟壮观的宫殿,光滑柔美的丝绸,优雅莹润的瓷器,从建筑到服饰,从艺术品到日常物件,中国制造集合了高雅、优质、细腻、美丽,令人心仪、心动、仰慕、称叹,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可是,那非凡的气韵、古朴的风采、上乘的水准,却随风逝去、再也难得一见。取而代之的,是粗糙、低劣、浅薄、公然剽窃,甚至黑心毒害。这一番残酷的逆转,摧毁了往昔的美名,累积著负评、诟病和不屑。

乐高的创始人奥尔·科克·克里斯提安森原本是一名木匠。丹麦工匠的成功本应激发创业的热忱,而非抄捷径的不端之举。我们不必费力去扒某国走过的“模仿”历史,我们需要正视和反思——当今的劣质抄袭和曾经的辉煌制造之间,落差为何如此巨大。

《吕氏春秋·孟冬纪》记载,“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春秋时期,出现了“物勒工名”的制度,即器物制造者需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产品上,以方便管理者检验质量。如果制作得不好,诚意不够,制作者将受到处罚。

今天,“乐拼”积木被判罚千万元,不正是失去了“诚”的结果吗?诚实、诚信、虔诚,是匠人与匠国的根基、命脉。

中国制造的窘境,已是老生常谈。网友们说:“急功近利,是我们正在患的一场大病——带来的的确是长远的伤害。”

“不尊重知识产权,当你辛辛苦苦几十年研发出来的产品上市不到一个月就被大量抄袭且售价比你便宜,你却投诉无门,中国制造就已经死了,小米,腾讯,这些所谓中国巨头公司,真正拿得出手的产品里又有多少没有抄袭的影子呢,中国缺的不是创新,缺的是保护创新的环境。”

所有的问题,都落在了道德的缺失。个体道德的堕落,社会道德的下滑,导致了浮躁的功利心和种种不轨行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短视谋利之风盛行,制造业怎能有实质性突破和提升,如何创得出过硬的品牌?

在中国古籍里,“鬼斧神工”的故事发人深省。战国时代,鲁国的工匠梓庆削木制鐻(一种乐器),见者无不赞叹其技艺精妙,仿佛只有鬼神才能制出。鲁侯问他用何技而成。梓庆回答说,他在制作鐻之前,一定要斋戒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至此境界,“以天合天”——用纯真的木匠本性融合自然的木质,遂达神工之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