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74岁老教授被外卖员撞死,律师“同命同价”激怒家属

沪74岁老教授被外卖员撞死,律师“同命同价”激怒家属

关注微博@网易腔调姐,和阿姐聊聊你的看法!

天气炎热,像阿姐一样的懒人们习惯于躲在办公室里,打开外卖软件,等着外卖小哥把饭菜送上门。每次接到外卖小哥的电话简直比中奖还要开心。

沪74岁老教授被外卖员撞死,律师“同命同价”激怒家属

然而,外卖让生活变得轻松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近些年来,涉及外卖员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一位微博网友声泪俱下的控诉让我们重新审视外卖平台、外卖员和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8月15日,网友在微博上诉说了一场因外卖员导致的悲剧。

2018年2月24日,网友的父亲、一名曾在华山医院工作数十年的74岁老教授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当时,老教授骑着燃气助动车,外卖员在同向行驶过程中与其发生碰撞,老教授摔倒时头部撞在石头上,造成脑部大面积挫伤、颅内出血、颅骨骨折、肺部感染。

沪74岁老教授被外卖员撞死,律师“同命同价”激怒家属

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网友的父亲还是没能撑过去,于今年3月26日不幸离世。

沪74岁老教授被外卖员撞死,律师“同命同价”激怒家属

网友写道:“警察最后给我看了当时出事时的监控录像,那条路很宽,没有其他车,老爸正常在非机动车道上缓慢行驶,是那个肇事方就自以为距离没问题,硬要靠左边超车所以挤到我爸导致他摔倒的。”

斯人已逝,网友接下来的能做的,只有为天上的父亲、为自己的家庭争取应得的赔偿。

今年8月8日,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车祸。肇事外卖员、第三方承包商的代理人以及外卖平台的律师均到场。在法庭上,外卖员和第三方代理人均表示愿意承担责任、作出赔偿。但是外卖平台却否认了第三方承包商和外卖员与其公司的劳务关系,还表示该外卖员头盔上的商标存在侵权行为。

沪74岁老教授被外卖员撞死,律师“同命同价”激怒家属

沪74岁老教授被外卖员撞死,律师“同命同价”激怒家属

网友称:“我提出的死亡赔偿并不过分,爸爸还有很多医学上的文章没有发表,那么多的遗憾……但是被饿了么代表律师的一句话给概括了:‘同命同价’。

阿姐试图在微博上联系该网友,但是暂未得到回复。案件目前还未最终判决。

此类案件早有先例。

外卖员送餐途中造成事故的追偿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保险公司;二是肇事者;三是用人单位。

第一种途径,非机动车多数没有保险,即使有公司为外卖员购买的商业保险,几乎只能承担10万元以内的轻微碰撞;第二种途径,外卖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该案中,网友称外卖员在法庭上自称不识字),每月工资七八千元都是辛苦钱,一旦停工就不会有什么收入;而第三种途径同样难走。

用人单位的认定是关键。一般来说,若外卖员受雇于配送公司,发生事故由配送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若外卖员受雇于网络订餐平台,发生事故后由订餐平台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公司为降低运营成本并未与送餐员签订任何合同,这就给用人关系的认定上带来了麻烦。

这起事故,阿姐只有一声叹息,它不仅导致网友家庭的破碎,对于肇事的外卖员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重担。希望案件能尽快得到公正、公平的判决,让老教授的在天之灵能得到安息;也希望那些奔驰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快递员们能从中谨记:遵守交通,安全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