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從16號開始,我們已經正式進入了末伏,轉眼持續40日的三伏天已經到了尾聲,很多人體內應該已經積累了不少的溼氣。

溼氣在三伏天中最容易大量侵入人體,高溫加上多雨,溼氣最容易襲擊人體,造成疾病。

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體內溼氣過重,那麼,是時候清醒一點了,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往往決定了你能否遠離溼氣。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想要不沾染太多溼氣,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

一、睡前喝酒

伏天裡,人們夜間睡眠原本就比較差,若想借用酒精的作用助睡眠,可能會讓你失望。

因為睡前喝酒會促進血液循環,身體新陳代謝加快,反而會降低睡眠質量,同時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二、睡前對著低溫空調

伏天裡開空調能緩解酷熱,但睡前不要對著低溫空調,否則容易使全身毛孔閉合,體內熱量難以散發,容易“熱傷風”。

而且,對著空調吹,溼氣也容易乘機而入,損傷陽氣。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三、睡前溼著頭髮

悶熱的天氣很容易頭髮出油,夏天,愛美的女生都會兩天一洗頭或者一天一洗頭。

這樣高頻率的洗頭,會導致很多人洗完頭就擦擦,然後就睡了或者頂著溼漉漉的頭髮在空調房吹或者對著風扇直吹。

這樣溼氣就會直接進入體內,還容易頭痛,第二天起床還很疲倦。

所以,最好洗完頭吹到七八成幹,想要休息一定要頭髮全乾再去休息。

四、睡前劇烈運動

雖然晚上有些涼爽,但是自從入伏後,更多的還是熱。

不要在睡前做劇烈的運動,否則在體內外溫度差比較高的情況下,會增加心臟負擔,反而不利於睡眠。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堅持用五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方法一:清淡均衡的飲食

如果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太過油膩,或者是吃太多鹹、甜等肥甘厚味食物,是非常不容易消化的,長期以往容易造成腸胃悶脹以及發炎等症狀。

腸胃功能的好壞其實很容易影響到營養的吸收,以及水分的代謝,如果想要去溼,最好保證飲食上做到清淡、均衡、營養。

多吃新鮮綠色的水果蔬菜,少吃肉食,最好能夠補充充足的飲水量。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方法二:日常茶療

一些食物如薏米、紅豆、冬瓜等具有祛溼效果,但是很少有人能堅持去做,為了方便,可以將這些有祛溼效果的植物按一定配比,製成茶水飲用。

自己可以動手做杯祛溼茶:有祛溼、健脾作用!

1、生薑茶:我們都只知道生薑具有很好的驅寒效果,但即使是在夏季也需要飲用生薑茶,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溼氣,更加舒適。

2、大麥茶:將大麥炒制後再經過沸煮而得大麥茶,泡茶飲用具有開胃、助消化的作用,一天一杯大麥茶還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更加健康。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3、玉米鬚茶:玉米鬚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小的不起眼,但是泡水喝作用非常大,睡前喝一杯不僅幫助睡眠,還能夠祛除溼氣。

4、烏草根砂仁茶:薏苡仁、紅豆、梔子、茯苓以及火麻仁、砂仁、甘草、陳皮、藿香、冬瓜、人參、白扁豆等20種成分合理配製而成,堅持每天早晚喝一杯,有利尿消腫、健脾祛溼的功效。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方法三:調高空調

空調溫度不要太低,26℃最適宜,室內外溫差不超過8度。

空調風往上,避免直吹。最好面對空調坐,預備小絲巾,圍住頸部以及膝蓋。

剛進屋,10分鐘後再開空調。出汗、醉酒、洗頭後也不宜立即吹空調。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方法四:中藥泡腳

到了夏天,正是需要出汗的時候,只有把汗排出去,身體裡的溼邪才有機會離開。

夏天出出汗,很有必要,可以挑選陰涼的晚上,適當的運動。

大夏天叫大家運動似乎有點強人所難,所以我們給大家提供一個能出汗又輕鬆的辦法——泡腳。

中藥打成粉用水沖泡或熬煮後,用來泡腳,藥物會經過皮膚吸收進入經絡,建議晚上睡前20分鐘左右開始泡腳,泡到全身微微出汗,能夠有效的緩解疲勞,幫助提升睡眠質量。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方法五:按摩穴位

如果是在體內溼氣比較重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通過按摩的方式來進行調理祛溼。

可以選擇在夜晚,睡覺之前按摩人體的湧泉穴和足三里穴位,經常選擇這樣的按摩方式就能致使人體的血氣變得更加通暢。

養生專家:睡前做四件事是大忌,堅持用5個方法,溼氣越來越少!

長期堅持下來,不僅有利於睡眠質量的提高,還能有效幫助祛除體內的溼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