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藥價暴漲99倍,背後有啥貓膩?最終將由老百姓來買單?

原料藥突然暴漲99倍?如此大的起伏漲跌究竟為何?原料藥價暴漲,藥企為了保證貨源敢怒不敢言,背後有啥貓膩?面對原料藥價暴漲,最終將由誰來買單,老闆姓又將成為原料藥價暴漲的背鍋王?

原料藥價暴漲99倍,背後有啥貓膩?最終將由老百姓來買單?

原料藥價暴漲99倍的來源

前幾天,遼寧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網發佈一則預警通知,涉及81種不能正常供應配送的藥品,其中:12個藥品由於原料、企業生產線改造等原因而造成產能不足;13個藥品由於採購不到原料而停產;17個藥品以原料藥價格上漲、中標價格低為由不能正常供應。

13家因採購不到原料導致部分藥品停產的藥企中,包括一家浙江藥企。

而實際上,受到原料藥緊缺影響的浙江藥企不止名單上的這一家。

原料藥價暴漲的原因

在製藥行業幹了30多年的某藥企負責人表示,針對目前原料藥的報價單來說,5種原料藥被經銷商壟斷,其中馬來酸氯苯那敏(又名撲爾敏,主要用於鼻炎、皮膚黏膜過敏及緩解流淚、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症狀)一個月漲到58倍,從400元/kg漲到23300元/kg。

僅以目前已漲價的幾種原料藥來核算,該負責人廠裡一年的原料成本至少增加180萬元。聽上去不算多,但情況正變得糟糕。“今年的原料藥展會,很多原料藥廠不肯籤合同了。”在他看來,這是個信號,“原料藥價還得漲!”

原料藥價暴漲99倍,背後有啥貓膩?最終將由老百姓來買單?

據報道,突然冒出來的“全國總經銷”實際上就是壟斷,比如治療肝硬化等病的肌苷,全國生產這一原料的企業不過兩三家,所有供應都攥在手裡,三年漲價五倍。

他還爆料,通常這些總經銷商都是通過電話或微信與製藥廠聯繫,甚至籤合同都由第三方出面,“這樣就算出了問題,追究不到他們頭上。”

這名負責人表示,“原料藥市場一直供需波動不大,價格穩定,基本上兩三家大藥廠佔據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壟斷市場、操縱價格變得比較容易。”

原料價暴漲,藥企要麼停產,要麼漲價,結局還是老闆姓買單

58倍的原料藥成本漲幅,很多藥企的生產都將受到影響。面對小品種的原料藥,背後卻涉及近千億元的市場需求量。面對原料藥價暴漲,如果成本上升那麼多,藥企也表示只能暫時停產。

總經銷商們挑選目標時的兩大準則,一是小品種,意味著這種原料藥的生產企業不多,容易商談;二是大用量,說明獲利空間大。

而原料價格暴漲的馬來酸氯苯那敏則恰好符合這兩大準則,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直接命名的藥品批文有421個,含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成分的藥品批文則超過2100個。

原料藥價暴漲99倍,背後有啥貓膩?最終將由老百姓來買單?

目前這種情況還在逐漸惡化。在最新被壟斷的原料藥品種中,“葡萄糖”赫然在列。葡萄糖是一種涉及藥品批文近5000個的大品種原料藥,單葡萄糖注射液一項每天的用量就不計其數,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若價格繼續上漲帶來的變化可想而知。面對原料價暴漲的壟斷局面,最終買單的還是老百姓。

今年兩會期間,康恩貝董事長鬍季強就曾公開表示,不少原料藥的價格已經較前幾年提高了二三十倍,尿酸原料藥價格幾年前為30~40元/kg,近兩年一度上漲到900元/kg,最終由政府部門介入才得以繼續生產。面對如今的原料藥價格暴增,只能寄望於相關部門進行干預調控,避免出現買不起藥,看不起病的慘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