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縣全力打贏脫貧攻 農業產業扶貧成效初顯

018年以來,按照縣委、縣政府及脫貧攻堅指揮部總體部署和要求,突出優化產業佈局,精準實施產業項目,嚴格落實產業獎補政策,進一步夯實產業扶貧基礎,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推廣辣椒蘆筍特色產業種植,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按照“南筍北椒中瓜果”的農業產業發展佈局,積極引導農民圍繞精準脫貧的目標,以辣椒蘆筍產業為抓手,以“貧困農戶+基地+合作社+公司”的形式,大力發展辣椒蘆筍產業,力求在產業培育、精準扶貧方面實現新突破。五道保險確保貧困戶脫貧路上“零風險“:一是種植投資風險,縣政府出臺的辣椒種植補貼政策,貧困戶種植一畝辣椒補貼1000元﹙種植蘆筍可以申報到戶增收產業項目,每戶6000元﹚;二是種植技術風險, 20多名專家服務團為貧困戶田間現場指導,排憂解難;三是種植自然風險,縣政府拿出每畝50元的保費為每家種植戶投保;四是種植價格保險,中順公司為防止‘穀賤傷農’的現象發生與每家每戶簽訂辣椒收購合同,最低每市斤1.2元 保護價收購,並上交縣政府100萬元保證金,同時新建了剁椒生產線和保鮮庫,加上烘乾生產線保證農戶的辣椒確保全部收購;五是對保護價再保險,從貧困戶每畝補貼的1000元中拿出140元投保到中元保險公司,對貧困戶種植辣椒再保險,保證貧困戶每畝年均收益不低於2000元。據悉,今年中順辣椒種植面積19387畝,蘆筍種植面積15039畝,僅貧困戶就有5021戶種植中順辣椒,2041戶種植蘆筍。

二、成立特色產業專家服務團,為特色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為保證貧困戶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創新精準扶貧方式,確保村村有致富產業、戶戶有增收門路。產業項目管理組聘請20多名來自農技、植保、種子、土肥、蔬菜、水果、糧油、畜牧、農機等領域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知名專家組成特色產業專家服務團,長年活躍在田野上,走村傳授技術,入戶調查摸底,統一指導與帶動全縣脫貧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取得明顯成效,很多貧困戶在專家服務團的指導下順利脫了貧。特色產業專家服務團實施“冬培訓、春育苗、夏指導、秋促銷”的“全天候”指導服務計劃,春夏秋冬四季樹立“做給農民看、教會農民幹、幫著農民賺”的新服務理念,盡職盡責地為貧困人口提供技術指導,集中培訓和田間地頭指導相結合,其服務指導群眾10000多人次。

三、發展農村電商扶貧,加強農業技術培訓與推廣。

全縣電商產業園已經建成,同時建成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300餘家、443個村級益農信息社,覆蓋了全縣443行政村。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商服務、培訓體驗“四大服務”和“買、賣、推、繳、代、取”六大業務已進到村、入到戶。截止目前,益農信息社電商平臺及商丘市本土電商企業等已經成為貧困縣農產品銷售、農民增收的新引擎,通過電商精準扶貧推動了全縣2000貧困人口脫貧增收。繼續實施“百名科技人員包百村”科技服務行動,截至目前、縣鄉入戶指導14320戶數、直接培訓農民12萬人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350人次、發放技術資料1萬份,為農業產業扶貧提供技術支撐。

五、全力迎戰颱風“溫比亞”, 全員投入農業戰線抗災減災。

受到颱風“溫比亞”影響,我縣 17-19日出現暴雨天氣過程,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活影響較大:玉米倒伏8.5萬畝,辣椒倒伏1.4萬畝,大豆倒伏0.4萬畝,田間積水面積23萬畝,低窪地塊嚴重積水面積3.5萬畝。災情就是命令,縣農業局立刻組織科技人員全部深入生產一線,指導農民排除田間積水,及時正確扶起倒伏的玉米、辣椒、搭架蔬菜等,盡最大努力減少災害損失。主要做法:一是農業局全員出動進村入戶,深入田間調查災情,分類指導,科學救災,努力把災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加大技術宣傳,充分利用電視臺、廣播、網絡、宣傳車等媒體和不同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積極指導群眾開展好生產自救;三是開展好對貧困戶的幫扶工作,特別是一定要搞好對有災情的貧困戶的幫扶工作,確保已脫貧的貧困戶不能因此次災害返貧;四是開展好秋作物後期管理的指導工作,特別是要指導好群眾對秋作物後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工作,確保秋作物有一個較好收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