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爲何不挖明十三陵?

thfghfg


孫殿英自稱孫承宗的後代,哪能自己打自己嘴呢。這裡面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如果孫殿英不是孫承宗的後代。那他這麼說的原因是想把盜墓和家仇捆綁在一起,那就是個相對比較完美的藉口,國仇(外虜)、家恨(孫殿英的父親因旗人被打死,孫承宗的殉國壯舉)、職責&信仰所在——響應孫中山先生恢復中華,驅除韃虜的革命志向號召,從盜墓這種不止基層,甚至可以說是地下工作幹起。(好感動~>_

不論真假,即便是個藉口,孫殿英也不會再去挖十三陵了,還有一點,當時的滿遺式微,只有抗議的份,蔣介石、閻錫山、宋子文、戴笠、宋美齡等等都拿了好處後,這些雜音自然就被壓制下去了。但是,如果挖十三陵那就是和孫中山唱反調了,而且清廷遺老遺少畢竟是少數派,滿族的人口占比也少的可憐,所以威勢有限。

挖十三陵基本上就會引起全國暴怒,第一是因為明朝是最後一個漢政權,第二,自民國初期,民族主義愈演愈烈,包括孫中山早期也是以反滿和推翻以滿清貴族為首的專制政權為口號,即所謂「驅逐韃虜、復興中華」。這是借勢,要借勢自然要有勢力可借才行,可見當時的國內民族主義勢頭。

第二種可能,孫殿英是孫承宗的後代。但是估計他又拿不出家譜來,當初孫承宗在家鄉守城拒敵的時候,估計也不可能還想著家譜的留存,全家命都不要了,哪裡還會在意這個,所以家譜已經消失的概率大,但只能說是概率,畢竟沒有實據,比如某人在什麼什麼地點,什麼什麼時間親眼看到清兵一把火把孫承宗房子燒了,而且某一個房子此人還進去看過,確實有家譜!

孫承宗的五個兒子,六個孫子,還有兩個侄子,八個侄孫全部都戰死了。在這次戰役中孫家還有一百多個人遇難,可以說舉家殉國了。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孫承宗肯定是有後人存在的,據說孫承宗的墓碑就是他的十二代孫子所立的。我們根據歷史事件可以推測一下。孫承宗一共有七個兒子,但是死了只有五個,除去早夭或者兒子無後,孫承宗是不可能沒有後代的。另外孫承宗有十三個孫子,但是戰死的只有六個,說明孫承宗還是有後人活下來的。所以我們在這裡也只能根據歷史事件和相關的記載,對孫承宗的後代做一個判斷。

所以孫殿英是孫承宗的後代,我們只能說有可能,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沒說一樣......)說他是,他沒證據,說不是,咱們沒證據.......o(∩_∩)o


古今通史


清東陵盜寶案發之後,孫殿英一推六二五將責任都推給了手下第一師師長譚溫江,隨後又大肆行賄,逃脫了審判,由於和滿人有殺父之仇,孫殿英將盜墓的行為解釋稱為父報仇,後來更是美化成革命行為。

孫殿英這些牽強的理由勉強可以做一下文章,畢竟滿漢之間曾經有著很嚴重的階級對立,但是如果盜掘了明十三陵恐怕天下人的吐沫星子就能將他淹死。


明皇陵在歷史上有過四個危險時期

一、李自成進京

歷史上農民起義軍搗毀皇陵可以說是屢見不鮮,赤眉,黃巢,都曾靠盜墓發家,李自成進京後明十三陵確實岌岌可危。可是李自成在北京一共就住了四十幾天,期間要穩定北京局勢,還要面對山海關的吳三桂以及關外的滿清,實在沒有精力打盜墓的注意便匆匆敗退。

二、滿清入關

滿清入關後,明十三陵面臨了第二個危機,但是清朝統治者不但沒有破壞十三陵反而加以保護。比如崇禎原本被李自成匆匆埋葬在田貴妃墓,滿清入關後重新修葺了地面建築,並命名為思陵。

這一點就很好解釋了,以少數統治多數,滿清必須籠絡人心,明十三陵是一種象徵意義,保護明皇陵主要是為了緩和滿漢關係。

三、民國時期軍閥混戰

在軍閥混戰環境下,想要立足,實力才是最重要的,招兵買馬有了槍桿子,腰板才能硬起來,這些都需要靠金錢來堆砌,很多軍閥都沒有閒著,孫殿英盜清東陵,孫連仲在西北也對武則天和李治的乾陵動手。

但是明十三陵由於處於政治核心的北京,在加上地宮極深,墓道極難發現,想要盜掘明十三陵風險太大,所以又逃過一劫。

四、日本侵華時期

無惡不作的日本人在侵華戰爭期間搶掠中國文物無數,但是並沒有對明十三陵動手,主要還是側重點不同,日本人以長期佔領中國為目標,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強盜,而是將自己當成中國未來的主人。

而且盜墓這種事名聲太壞,他們都是以考古的名義偷偷幹,明十三陵這麼大的目標實在影響太大。

在歷朝歷代皇陵中,明十三陵包括在南京的明孝陵都沒有被盜記錄,可以說是歷代王朝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不僅因為地宮深,墓道難發掘,更重要的是明十三陵的象徵意義很強,而且又處在政治核心北京,不僅是孫殿英,恐怕當時沒人敢打明皇陵的主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