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十三陵為什麼在天壽山?

我是景大王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陵,自明成祖開始,除明代宗外,歷代明朝皇帝都葬在於此。那麼為什麼明朝皇陵要選在天壽山,這就和中國傳統的風水文化有關。



風水是中國的一種特定的文化,因為會涉及到自身死後能否給家族後人帶來繁榮,所以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非常看重風水。

天壽山究竟有什麼樣的優勢被永樂皇帝看重,並將這裡定位皇陵,我認為是以下幾點原因。


一、天壽山自身的成型和氣勢。

天壽山位於昌平北部,距昌平城區約十二公里。它南邊是盆地,東西兩邊守扼山口,上陡下緩,地勢險要。

天壽山主峰三峰並峙,中峰海拔七百五十餘米,山前河水環繞,視野開闊;它的主峰和支脈,就像人的兩支手臂,靜靜環抱盆地,猶如巨人般的靜靜守護;山後群山巍峨,層層疊嶂,和太行山遙遙相連。

這樣的山勢和地理位置,對古人是最具有吸引力的。



二、風水大師的堪與指引。

“陵寢以風水為重,萌護以樹木為先”,陰陽五行觀念和風水堪輿意識是中國古人樸素的行動指南。民間尚且如此,就更別說皇家了。

所以,在古人看來,皇陵之地就需要四面環山,要有四相守衛,即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而天壽山的山川佈局猶如天設地造,完全符合風水五行之說。

所以經過多次堪輿,明初著名風水術士廖均卿進獻了《山圖表章》,天壽山自然就成了永樂皇帝的欽定皇陵。


三、永樂皇帝的心理因素。

天壽山因為山麓一帶黃土深厚,在成為皇陵之前叫黃土山。

據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的《昌平山水記》中記載“陵故為康家莊,長陵之東百餘步有土一邱,康老葬焉。康老者,國出以前人也。文皇帝卜斯地而作山陵也,曰:安死者,人之同情也!勿命去。”這是顧炎武在清初考察十三陵時的記載,可信度較高。

這位先朱棣一步安葬在天壽山的康姓老者,便是今天天壽山前十三陵鎮皇泉寺村人,也就是當時的康家莊。

朱棣的這種強大包容的自信,在封建帝王中確實少見。而讓康姓老者為朱姓皇帝守陵,不也意味著明朝萬世永昌嗎?

所以這種心理暗示,也許也是促使永樂大帝將皇陵定在天壽山的一個因素吧!
當然十三陵定在天壽山,最重要的原因是這裡的山水符合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民間如此,皇族更不例外!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江東汪郎


廖均卿是明代著名的風水大師,祖傳的勘探墓穴技藝。在永樂五年受朱棣委派選擇皇帝去世後安葬的萬年吉壤。

廖均卿等人在北京效外周邊玉泉山、譚拓寺、香山、石門驛、湯泉、禪封寺等處勘查。

據說最先找到的是南口外的屠家營,但因皇帝姓朱,朱和豬諧音,豬進了屠戶家挨宰,大不吉利。另一處選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豬和羊本可相安無事,但山後偏偏有個村子叫“狼兒峪”,豬和狼做鄰居更不安全,當然得放棄。

歷時兩年多最後選定了昌平黃土山現在十三陵位置,被朱棣改名為天壽山,居說風水極佳。“群山自南來,勢若蛟龍翔,東趾踞盧龍,西脊馳太行,後尻坐黃花,前面臨神京,中有萬年宅,名曰康家莊,可容百萬人,豁然開明堂”。

蒯祥給朱棣建陽宅,廖均卿為朱棣找陰宅。


西賊聞之心膽搖


天壽山,原名黃土山。明成祖朱棣皇后徐皇后去世後,朱棣派風水先生四處勘察才選定的萬年吉壤。

天壽山山勢連綿,龍脈旺盛,陵墓面南而立,前有明堂,背靠山峰,上抖下緩,山川河流都符合風水師心中所向往的那種龍,砂,水,穴相配合的場景。根據風水術,天壽山是完美的風水寶地。


朱棣經常實地考察後決定天壽山為皇家陵墓,所以十三陵再天壽山是天時地利人和形成的。


和牧小青年


做皇帝的都比常人聰明,天壽山前視野寬廣,後有三臺,有始祖宗山,祖宗山右左後有護山,後面祖山多山龍頭相朝。好幾條來龍相習護。此處老趙看果然是風水寶地,如有說的不對,請給小編指點,137738755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