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中為何12個皇帝的墓碑都是無字碑?

血魔-Ticks

明十三陵,是明代遷都北京後的皇家陵苑,埋葬了除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鈺,明朝的十三位皇帝。

作為皇帝的陵寢,都是按照但是最高規格建造的,但是明十三陵中,卻有12塊無字碑,甚至有多個皇帝的在下葬後,甚至沒有樹立墓碑,後來才補立的。說到無字碑,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武則天為自己立的無字碑(儘管現在這塊石碑,已經被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刻滿了文字),這是武則天有意而為之,希望後人評述她的一生。
明十三陵中有十二塊無字碑,主要是因為前任皇帝無公德,繼任皇帝真的懶。

能出現十二塊無字碑,不得不提明太祖朱元璋,這位草根出生的皇帝,好保留著很多以前的喜好,比如不喜歡文人的酸腐。他覺得那些“窮酸文人”給帝王寫的碑文都是一些粉飾之詞,不僅沒有警示教育意義,也不能真實的描述皇帝的功德。所以就下令,前任皇帝的碑文只能有繼任皇帝來撰寫,不得由官員代筆。

朱元璋的這條規定,難為了很多後世子孫,除了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親明成祖朱棣撰寫了碑文之外,其餘歷任皇帝都沒有為前任留下隻言片語。明十三陵中第二陵到第六陵,在建造時甚至連墓碑都沒有樹立,還是嘉靖皇帝給補立的。按理說,嘉靖皇帝應該為他們撰寫碑文的,但是這個工作量太大了,嘉靖皇帝不主動提,臣子們也不去觸皇帝的眉頭。在嘉靖皇帝的帶領下,隨後的皇帝們,也都草草的立一塊石碑,也就了事了。這才出現了,明十三陵的十二塊無字碑。


愛玩的想公子

如今在遊覽明十三陵時,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十三陵中只有明成祖朱棣的長陵的石碑刻有“大明長陵神功神德碑”字樣,以及下面刻有朱棣兒子為其題寫的3000餘字的碑文,其餘的十二陵的石碑上都沒有碑文,屬於無字碑。

關於明十三陵的無字碑文,歷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皇帝功德太大,根本無法用言辭來表達,所以就乾脆不寫了;還有一種說法,明太祖朱元璋曾親下聖諭,說所謂的皇陵碑記,都是一些虛華的言辭,根本沒有必要在石碑上書寫。所以,明朝的史官都不再為皇帝撰寫碑文,而這個責任卻落到了皇帝的身上。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明十三陵從第二座陵墓到第六座陵墓,起初連石碑都沒有樹立,直到嘉靖年間,明世宗朱厚熜重補這些石碑,但按照慣例明世宗應該在這些石碑上撰寫碑文,但因世宗沉迷於酒色之中,根本沒有時間理會這些事,所以直到他駕崩那天他所立的石碑上也沒有一篇碑文被寫成,之後的皇帝看到先祖的石碑上都沒有書寫碑文,在立碑的時候也就都不再刻寫碑文了。

這樣就形成了明十三陵出了朱棣的石碑上刻有碑文,其他十二座陵的石碑上都沒有碑文的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