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爲什麼很少被盜?

我是景大王

喪葬文化,是一個國家地區或者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死者為大,這一直是我們國家的傳統認知,不論貧富,都要讓死者入土為安。尤其統治階級或貴族,會為逝去的親人準備豐厚的隨葬品,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能夠繼續享樂。

毫不考張的說,我們國家的墓葬發展史,也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盜墓史,特別是一些帝王陵墓,基本上都逃脫不了被盜的命運。這樣看,明十三陵確是一個例外,除了1958年在郭沫若、吳晗等人強烈要求下發掘的定陵外,其他的明代皇帝的陵墓至今未被盜擾。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強有力的保護措施。

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後,將大明帝國的首都由南京遷往北京,此後明朝歷代帝王(除了代宗朱祁鈺)都葬在了北京昌平的天壽山麓。明代時,由於是帝王陵墓,自然會有非常高的保護措施。根據《明史》記載,昌平的天麓山的帝王陵墓,有專門的軍隊守護,自然不會被盜擾。

清代取代明代之後,為了籠絡漢人,清朝政府對明代歷代帝王的陵寢同樣實行了強有力的保護措施,指派專門的官員保護明十三陵的安全。百密還是有一疏,清初是十三陵中的一些后妃墓出現了被盜的情況,但是十三座帝王陵幾乎未被盜掘。到了民國時期,民國政府將十三陵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派專門的警察保護十三陵。所以,強有力的保護措施,是明十三陵一直未被盜的重要原因。

其次,十三陵的地理位置

與清東陵和清西陵相比,明十三陵的地理位置更加靠近市區,自然也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由於死者為大的觀念在中國人心目中烙下了深深地印記,對於偷墳掘墓者有著深深的厭惡,所以一般人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帝王陵進行盜擾,怕引發社會輿論。這就是為什麼孫殿英這樣的“盜墓賊”,沒有盜掘明帝王陵的原因。

第三,明代帝王陵複雜的結構

明十三陵的帝王陵墓,機構非常的複雜。到底有多麼複雜,我們舉一個歷史。1958年的時候,郭沫若等人之意要發掘明十三陵時,其實最先看上的是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奈何長嶺規模太過宏偉,而且在考古人員當時去長陵時正好下大雪,在長陵轉了兩三天,也沒有找到可供發掘的線索。最後專家們幾經商討,決定先試掘朱棣的大兒子朱高熾的獻陵,等積累經驗再發掘長陵。後來有幾經變化,才發覺的定陵。這也可以看出,明代定王陵墓的複雜,不容易盜掘,也正是這樣的原因,保護了這些帝王陵。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明十三陵逃脫了歷史上其他朝代帝王陵被盜掘的悲劇,一直保留之間,也讓我們見識了明代帝王陵的宏偉。只是希望,1958年定陵的悲劇不會再次上演。


愛玩的想公子

明十三陵之中的萬曆皇帝的定陵,筆者是親自去探訪過的,故而可以用親身經歷講一講明十三陵很少被盜掘的原因。

原因一,先說一下政治環境,自從位於北京昌平的明十三陵自明太祖朱棣開始營建以來,在大明朝二百多年的統治中,一直是禁地,而且有很多的護陵軍隊加以保護,爾後大明於崇禎朝亡了後過渡到清朝中間的時間段很短,沒有給民間的盜墓賊留下太多的時間大範圍的盜墓。而且在大清朝建立後,清政府為籠絡漢人也加以多明代的皇陵進行保護。而且部分還得到了專款修繕。

原因二,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明代皇陵自身的結構和防盜措施極為到位,這些感受只有你去過清代的皇陵和明代的皇陵後,加以對比,高下立現。比如清代的皇陵,筆者我親自去過清西陵光緒的地宮,和清東陵乾隆的地宮及慈禧的地宮,他們的地宮構造相對簡單,而且地宮的入口全都統一設置在寶城琉璃影壁之下,只要順著往下挖就肯定能找到入口(金剛牆),而且清陵的埋入深度較淺,容易進入。但明代的皇陵地宮就完全不一樣了,從目前唯一發掘的定陵看,在官方背景發掘的大前提下,大張旗鼓的挖了將近一年,竟然連地宮的入口都沒找到,要不是撞了大運,發現了一塊指路石,估計定陵到現在也打不開,而且明代的皇陵的入口都不是固定的,不像清陵那麼好找。然後就是明代皇陵明顯比清代皇陵深很多,比如定陵的地下宮殿距地面竟然有27米,你想想,27米足足有9層樓那麼深!故而極大的加深了挖掘的難度。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明樓很少被盜的主要原因了。為了給關注老豬的各位粉絲一個小福利,特發幾張老豬親自拍攝於十三陵定陵地宮的照片給大家共賞:)


老豬的碎碎念

十三陵沒有被大規模盜掘,主要有四點原因。



第一,保護得力。

明十三陵在明朝時有官府保護,李自成雖然短暫進過北京,但沒來得及盜墓就敗走離開北京了。滿族入關後,清廷為籠絡漢人,對十三陵和明孝陵加以保護。官方的記載,明末清初燒過定陵和德陵的地面建築,乾隆時期為了自己修陵,對十三陵拆大改小。但是地宮並沒有盜掘過。


第二,離北京近。

當然了,郭沫若除外。

第三,十三陵比較堅固。

明十三陵寶城大、地宮深、墓道彎曲。當年“鐵骨錚錚”的郭沫若在主持發掘定陵時,在已知墓道口已知的情況下,考古隊還是用了一年的時間才找到地宮入口。明定陵地宮埋深近30米,相當於現在八九層樓的高度。工程量太大,盜掘很麻煩。

第四,資料缺失。

從明朝到民國,中間經歷了二百多年,修築十三陵陵寢的工匠和資料早已不在,對於盜墓者來說,盜掘十三陵要難很多。

============分割線=============

關於十三陵被盜(考古),除了定陵發掘的悲劇外。 根據資料查到的,十三陵內的妃子墓幾乎全被盜。這些后妃皇子墓在小宮門內,也屬於十三陵。

如明神宗鄭貴妃墓,清初即被盜。

明憲宗萬貴妃墓,民國被盜。

明熹宗的德陵曾於民國時期被土匪盜掘,但沒成功。

明成祖東井1996年被盜。

明仁宗獻陵祾恩殿石基礎,2013年被盜。

北京近郊的海淀區、石景山區一帶的明皇室墓,基本全部被盜。

景泰皇帝陵,香山紅山口董四墓一帶的嬪妃墓,北辛安一帶諸王墓申府村申王墓,秀府村秀王墓等等。

所以,並不存在明皇陵沒有被盜的說法。十三陵中的皇帝陵逃過一劫,還是上面總結的四點。離北京近、墓室複雜,一般的小賊盜不了,入主北京的統治者又不敢盜。



當然,郭沫若除外。


Mer86

中國的皇家陵墓大多數都被盜過,從漢朝陵墓到清朝的東、西陵都無一倖免,但唯獨明十三陵很少被盜。

明十三陵很少出現被盜的情況主要得益於明朝及以後歷代統治者對其特殊的保護。明朝時每修建一座陵墓,都會設一隊士兵看守陵墓。在明朝中期,又在陵墓的所在地昌平設昌平鎮,在昌平鎮駐守著上萬的兵將,這樣一來既起到了保護京師的作用,又加強了守衛陵墓的力量。當時鎮守昌平的總兵,還在各個陵墓外設置了神宮監等官職專門用來保護陵墓。

明朝滅亡時,李自成因為急於攻擊北京城,推翻明王朝,在攻打昌平鎮時,僅僅燒燬了定陵中的一些建築,並沒有對十三陵進行大規模的破壞。

清朝時期,清廷對明代的陵墓也採取了保護措施,清朝在明十三陵各陵都設有陵戶,起到保護明十三陵的作用。從清順治帝到乾隆帝,還設有司香內史這個官位,專門用來看守明十三陵。

民國時期,政府將明十三陵列為了歷史文物保護對象,專設陵警察對其進行保護。

經過明、清、民國三個時期的保護,明十三陵處思陵外,其他十二座陵墓均沒有被盜過。


北京晨報

明十三陵坐落於北京昌平,佔地面積約一百二十餘平方公里。十三陵分別是明長陵、定陵、昭陵、永陵、獻陵、慶陵、茂陵、康陵、景陵、泰陵、德陵、裕陵和思陵。明十三陵是歷代帝皇墓中保存較好的,究其原因主要:

保護較好

明朝自朱棣靖難登基後,遷都北京,從此明朝之後的所有帝王,除代宗朱祁鈺外都安葬在北京昌平的天壽山麓一帶。從建設之初,就受到當時明朝政府的重點保護。明亡之後,滿清入主,為了籠絡漢人,清朝政府對明十三陵也是加以保護,除了定陵和德陵的地面建築被毀之外,皇陵沒有受到任何盜掘。

結構複雜

相對於清朝的帝陵,明十三陵地宮大多修築較深,並且墓道相對彎曲,地宮入口不易尋找。複雜的結構,加大了盜墓的成本,使得明十三陵免於盜墓之禍。

年代久遠

雖然年代久遠,並不能作為防盜的一個重要因素。可是,反觀同在北京附近修建的清陵,由於修築年代較近,大部分的資料還能找到,修築的工匠,守陵人也依然健在,因此盜掘清陵自然要比盜掘明十三陵來的要容易,這使得近代大批的盜墓者將目光鎖定在清陵,而客觀上減輕了對於明十三陵的盜掘。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不同的觀點!


不信青史盡成灰

樓上有點自己猜測了,明十三陵為什麼沒有被盜很簡單。因為明朝滅亡並沒有讓人額手稱讚,而且讓太多人惋惜。不管清朝還是李自成以及民國都是以明朝繼承人自居。

首先,說李自成,李自成打進北京後。發自肺腑說句話皇帝並沒有錯,錯的只是這些大臣。所以,李自成扔是宣佈繼承明朝。但在北京時間較短也可能沒時間。要不李自成為軍餉很有可能盜皇陵



清朝入住北京,是打著為崇禎報仇的大旗。而且,為了安撫大量漢人,更是不會冒險動皇陵。身為清朝皇帝的康熙,甚至親自到明孝陵行跪拜大禮,已彰顯自己的法統來自於明朝。



推翻清朝建立民國中,國民政府綱領便是來自:明太祖討元檄文 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袁世凱建立他的王朝,更是找來清朝,明朝,孔子後人三禮讓。年號:洪憲:便是來自洪武。一系列說明,當時在廣大國民眼中,明朝屬於全體漢人的祖先。盜挖滿清皇陵則沒有什麼顧及,甚至還有很多官員國民視為報仇雪恨的行為。



新中國,建立後也許郭沫若想為他主子報仇,竟強行要挖掘明朝祖陵長陵。幸好萬曆皇帝陵墓在這期間出現坍塌,才暫時放棄長陵。明定陵也成為明朝帝陵唯一被盜倔的陵墓。


夢偏冷痛纏綿

首先,明朝皇陵不是沒被盜過,主要因為都是民間盜墓者,盜墓技術和規模有限,而且是偷偷摸摸,所以盜掘也有限。

其次,官方因何不加入盜墓行列呢?其實是都想來著,只是道義不允許錯過了機會。李自成還沒穩坐江山就盜皇陵怕被人笑話,清政府少數民族入關收編了很多明朝降將和地主,怕激起漢族地主暫時沒盜皇陵。

再後來就步入近代了,可以說是明皇陵僥倖留存下來了。不過定陵也是唯一被髮掘的皇陵,這也給世人打了一記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