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低情商”的工程男

一个“低情商”的工程男

这是新沪族的第46个故事

01

周末下午,我带女儿去朋友的新家做客。

朋友是我以前的同事,他做工程,我做策划,都难免有些职业病。比如外出看到一个项目,他会蹲在地上盯着几块地砖看上一刻钟,而我则关注项目的卖点及推广方式。

朋友带我参观了一下新房子,让我说一下房子的优缺点。自然,我看到的都是房子的优点。

这是套四房二厅,三房朝南,客厅南北通透。双阳台,尤其是北阳台非常大,收纳和晾晒功能超强。客卫干湿分离,非常实用和人性化。而且,从我进小区,感觉小区的绿化和景观做得不错,物业和安保也很到位。

房子的装修风格简约清爽,功能布局合理妥帖,家里收拾得明窗净几,可见主人在这房子上花了很多功夫。

朋友总说自己情商低,可我觉得他的情商挺高的。聊天中,他一直在夸奖自己的老婆,说买房子,装修房子都是老婆的功劳,家里也都是靠老婆在打理。

确实,做土木工程的,一年到头跟着项目到处奔波,下了班还要画图纸查资料,在业内号称“有钱花不着,有衣服穿不着,有孩子教不着……”

还好他在开发商处上班,地点比较固定,但在赶工期的时候,依然无力顾及家庭,家里的重担自然就落到了女主人肩上。

女主人在家附近的一家外企工作,工作之余还得带孩子做饭料理家务。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她一直在厨房里忙着帮我们泡茶切水果,弄完这些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做晚饭。

可是她始终是一脸幸福的微笑,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怨气的踪影。

傍晚时分,女主人把饭菜端上桌,让我们边吃边聊。她的厨艺很不错,几个清清爽爽的家常菜,吃起来味道很好。

朋友说,十年前他和老婆从江苏到上海来打拼,两人齐心协力,从租房子到买了一套小房子,到置换到这套大房子。现在工作和生活基本稳定了,孩子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就等着上海户口下来了。

我见过太多生活优渥的本地人家庭,夫妻之间大多是礼貌大过温情,有些甚至冷漠到足以丁克。我也见过不少来生活艰辛的新上海人家庭,为了房子和户口焦虑不堪,生活幸福指数直线下降。

见到他们,感觉这大概就是家庭生活该有的模样吧。

02

朋友一直说自己情商低,说来还有个典故。

他刚进公司的时候,业务能力出色,也没收着自己的锋芒,结果引来了顶头上司的敌视,想在试用期把他炒掉。

亏得招他进来的人事暗中撑了他一把,他才得以化险为夷。得知情况后,他对人事心存感激。

那会儿我和人事私交挺好,经常下班会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正值人事生日快到了,他就问我是否要请人事吃个饭,顺便送她个小礼物什么的。

那会儿我也傻,觉得既然双方都跟自己关系不错,那就撮合一顿吧。谁知人事一听,政治觉悟立马上来了,不肯承认自己私下撑过他,叫我转告他别乱说话。自然也不肯一起吃饭,还说这位朋友“情商堪忧”。

可是,就是这位“情商堪忧”的朋友,后来改进了处事方式,在上司的虎视眈眈之下,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硬是把日子过得云淡风轻。

几年后,公司开始裁员,裁了一批又一批,就是没有他。后来,上司被迫走了,他依然安安稳稳地留在公司,该涨的薪水一点也没少。

在房价高企的上海,他没有父母的支撑,靠着夫妻俩自己,几次踩对点,置下了一套大房子,还在老家买了一套小房子。

03

再后来,我和人事闹掰了,离开了公司,私下老死不相往来。

他依然留在公司,和我保持着良好的联系,成了老朋友一般的存在,有个什么新动态,都会互通有无。

最关键的是,我明知道他和人事关系不错,却也并不反感,也没有影响到我和他之间的交往。我想,这大概就是他聪明的体现之一。

最近他跳槽了,去了一家国有企业。他说,技术层面的知识积累的差不多了,一通百通,只要保持更新就行了,反倒是提高自己的情商,是件紧迫而长期的事情。

毕竟国有企业,某种程度而言,搞人比搞事重要。

他到了新单位后,也想请人事吃顿饭。晚餐自然不合适,毕竟自己新来乍到,还不熟悉各方面的路数。于是就约了顿比较保险的工作餐,约了几次人事才来,还抢在他前头掏钱买单,说下次有机会再让他请。

这种工作场合的吃饭,吃的不是饭,而是双方的气场较量。吃饭的过程,就是双方探底的过程。

很明显,朋友毕竟还在试用期,虽然这种国企不出什么大的纰漏是不会轻易辞人的,但人事的政治觉悟时刻在线。下次什么时候呢,自然是朋友在公司站稳脚跟的时候。

认识这么久,对于在新公司能否站稳脚跟这件事,我从不替他操心。因为一路走来,他“情商堪忧”,却走得最稳。

·END·

以上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壹默了然,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文字里诗意,烟火中成长。微信公众号:都市旅人(dslvren),讲述都市情感,职场世相,在故事中感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