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之炔草酯

炔草酯也称炔草酸。按最新的农药管理规定,炔草酯是法定的农药通用名,炔草酸不是农药通用名。目前市场上有些炔草酯产品的包装上仍标注其有效成分为炔草酸。

作用机理及用途 :

属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通过杂草的根、茎、叶吸收,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传导,积累于分生组织中,通过抑制植物乙酰乳酸合成酶阻止支链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破坏蛋白质的合成,干扰DNA合成及细胞的分裂与生长,最终造成植株死亡。茎叶处理后数小时敏感杂草立即停止生长,24天后杂草死亡。药效不受温度影响。

主要用于防除野燕麦、看麦娘、燕麦、普通早熟禾、狗尾草、罔草、棒头草等,对硬草防效略差,对雀麦、早熟禾、节节麦无效。

小麦禾本科杂草除草剂之炔草酯

作用特点:

1、耐低温,可以说温度对炔草酯的最终效果几乎没有影响,只是温度过低,死草的速度会大打折扣而已,其次,炔草酯的耐雨水冲刷,一般喷药后2小时遇雨影响不大。

2、安全性:炔草酯对小麦的安全性较好,施药对小麦苗龄的要求不高,一般要求在小麦2叶1心期至拔节之前施用。个别区域尝试在拔节期前后使用,都没有产生任何问题。

3、可以混用。提示:苯磺隆与炔草酯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混用时适当增加炔草酯的用量,以保证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春季化除时,田间杂草一般较大,通常需要增加炔草酯、唑草酮等药的用量。加量用药后,应注意严格按唑草酮及其混配剂的配药及剂型要求加足水量,否则唑草酮施用浓度过大容易对麦苗造成触杀药害。

使用技术

该药是茎叶处理剂,药物主要由杂草茎叶吸收,一般要求在田间禾本科杂草基本出齐,处于2~4叶期时及早喷施炔草酯化除。尽量在小麦越冬前(黄淮地区一般在12月中旬日平均温度下降至3℃以下,小麦进入越冬期)和春季气温回升小麦返青后施药。冬前田间禾本科杂草较小,以看麦娘等敏感杂草为主的田块,一般每亩用3~4.5克即可;如果田间禾本科杂草抗耐性较强,宜每亩可以达到6~7.5克。用药量增大后用水量不宜同步增加,加水量以能均匀喷透杂草为度,尽量用较高浓度的药液细喷雾,有利于提高除草效果。春季化除时,如果田间禾本科杂草较大,特别是抗耐性较强的杂草较多时,应因地制宜地适当增加用药量,在麦苗生长健壮、温湿度等适宜时,可以考虑将纯药亩用量增加到9克左右(注意均匀喷药,对局部地段多喷药可能发生药害),以提高对杂草的防效。

注意事项

1、炔草酯用量过大的情况下,会对麦苗生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较明显的药害症状是小麦叶片黄化、生长受抑制。据有关方面研究,麦苗受干旱、水渍、生长弱对炔草酯的耐性会下降,炔草酯纯药亩用量超过8-9克,麦苗会受到严重药害,出现严重蹲苗现象,麦叶严重发黄,根系生长受阻。

2、 不同的禾本科杂草对炔草酯的敏感性不同,硬草、菵草等杂草对炔草酯的敏感性相对较弱;草龄增大时对炔草酯的耐受能力也会相应增强;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杂草种群数量较大,这些杂草对炔草酯的耐受力通常也较强。

3、低温多发期施药时,应注意天气预报,在“冷尾暖头”施药,一般要求在施药后1周内不出现强降温低温天气。施药后短期内遇强降温低温霜冻天气,并且使用高剂量时,容易发生药害,严重时引起死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