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崛起風雲人物——白起(十三)

長平之戰·白起出山

秦軍和趙軍就這樣在長平這裡激戰了一年,雙方都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改變相持的局面。我們都知道,戰爭這種事情,絕對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兵將廝殺那麼簡單,更是在考驗一個國家綜合實力。一旦國家陷入到消耗戰當中,大量的人力物力都要淵源不斷地輸送到戰場。按照《孫子兵法》雲:“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可見戰爭是一件十分消耗國力的事情,一旦陷入戰爭的泥潭,整個國家的物力財力都有可能因此枯竭。因此,長平相持得這一年,實際上也是考驗秦國和趙國綜合國力的一年。焦灼的戰爭狀態,使趙國和秦國陷入了深深的焦慮當中。

於秦國來講,一是軍力、國力消耗太大,再這樣打下去,秦國的實力將會大打折扣。而且從戰爭形式來看,王齕與廉頗能力相當,想在廉頗這裡討便宜希望不大。眼看著秦國兵士越來越疲憊,軍心越來越不穩,如果沒有一個作戰能力更強,軍中威望更高的將領上陣,秦軍的崩潰也只是時間問題。二是時間太長了,長則生變。一旦趙國請來救兵,尤其是楚國出兵,秦國將會面臨多線作戰的局面,那時秦國敗局將不可挽回。

秦國崛起風雲人物——白起(十三)

於趙國來講。一是這場的拉鋸戰,趙國國力也已力竭,與秦國一樣,也在死撐。實際上這種困難程度之於趙國來說更甚。秦國經過商君變法,從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國家實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商君雖死,但商君之法在秦國一直被執行 ,這是秦國日益強大的原因。而且當時秦國經過多年征戰,國土面積已經佔到了七國的一半。在那時有土地就有人口,就有糧食,並且商君變法提出了很多移民優惠政策,周邊國家百姓大量遷入秦國,使秦國日益強盛。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進行了胡服騎射的改革,實際上也僅僅是軍事和時裝界的一次革新,並未在政治上、經濟上以及生產上對趙國進行根本性的改善。 趙國此時國土面積及國家規模也就是秦國的三分之一左右,這種國家規模和人口規模以及生產力規模上的差距,讓趙國陷於更加困難的境地。這是一種不對等的競賽,再這樣熬下去,趙國一定會先於秦國崩潰。二是趙王對廉頗由失去耐心到失去信心。以廉頗的作戰方針,堅壁不出,雖說沒有閃失,但也不會進取,實際上就是在消耗趙國的國力,沒無法指望廉頗建立奇功。這樣打下去,如果秦國堅持不撤兵,那趙國只能等著失敗。三是趙國外交屢屢失敗,別國的幫助指望不上了,要想扭轉局面,只能靠自己。廉頗沒指望了,但廉頗已經是趙國最好的將領了,在這個危急關頭,還有誰可用?這個問題困擾著趙國。

如何才能打破這個僵局呢?秦國和趙國似乎都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換將。通過更換將領,重新給軍隊注入新的活力和戰鬥精神,從而改變殘酷而艱苦的膠著局勢。可以說,這個選擇是必要的,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擁有相同想法的秦國和趙國,接下來的又會分別走上什麼樣的道路呢?

我們先來看秦國。大家到了現在肯定要問一個問題了,那就是秦國最牛的將領並不是王齕,而是白起,那麼這麼重要的一場戰爭,怎麼秦國就沒有讓白起上呢?這就要從白起起家背景說起。白起是由秦國相國魏冉提拔重用的。在伊闕之戰,白起以少勝多,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憑這一傲人戰績確立軍中的地位。當時秦國宣太后、魏冉、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可以說是在同一個勢力範圍之內,他們圍繞著宣太后,形成能夠左右甚至主導秦國政壇的政治政治集團。白起既然能夠迅速被委以重任,擔負幾場重大戰役的將領,與這一集團的扶持和信任重大的關係。可以說,雖然白起以戰功奠定在軍隊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能在秦國有著向壽、司馬錯、王齕、蒙毅這些名將中脫穎而出,政治背景是很重要的。可以說,白起肯定選擇了戰隊,並選擇站在宣太后這一集團。在秦昭襄王前期,這一集團的政治勢力很強大,白起作為這一集團的軍事骨幹成為翹楚也不稀奇。

隨著秦昭襄王在在政治上的不斷成熟和對權利的逐漸掌控,他需要形成以自己為核心的統治勢力的願望逐漸增強,並且在施政前期對魏冉的屢用屢罷這一點也可見一斑。但由於在那個時期確實沒有比魏冉能力更強的政治人物,秦昭襄王還是需要魏冉搭夥共謀天下。除了政治團隊不一致,在治國方略和對外攻守策略上,秦昭襄王和魏冉兩個人是不謀而合的。這也是魏冉能長期執政的重要前提。待范雎出現後,秦昭襄王終於看到一個政治夥伴,一個完全可以代替魏冉的人物出現了。經過幾年經營,秦昭襄王廢宣後、罷魏冉、驅逐其餘黨。這時白起並沒有被清算,一個主要原因是秦國已經確立了爭霸天下,統一六國的目標,這時一個能打併且在國家軍隊中具有無上威望的人的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關鍵時刻,這個人的作戰經驗以及對戰場的駕馭能力,完全可以左右戰局。同時,秦昭襄王不怕白起此時會有異變,因為此時秦國新一代的將領,比如王齕、蒙毅等已經成長起來人,雖然不是超一流選手,但也算是頂尖人才。實際上,秦昭襄王也是在等一個人,一個可以替代白起的人。所以,長平之戰白起並未一開始未被列為主將。秦昭襄王希望王齕在長平之戰中建立奇功,成為秦國新一代的軍事代表,這樣,白起將成為棄子。這應該是白起未能在一開始,就成為長平之戰主將的原因吧。

但是隨著長平戰爭的不斷推進,秦國遇到了這些年來最為艱難的局面。秦王眼看著自己的幾十萬大軍被擋在長平,難以向前踏足一步,而國內的資源有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前線,但是收效卻是很小。長平就像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大嘴,不斷吸食者秦國的戰士的生命,大量的糧草和國家財產。長此下去,秦國國力將會大傷。退兵麼?秦王咽不下這口氣。如果退兵,那爭雄中原的大門的大門將會再次關閉,再來上多少個年頭,秦王才能獲得這樣的機會,誰也不知道。而此時的秦王已經66歲左右,上天留給他的時間也不多了。有生之年,秦王的作為還能有多達,秦王在秦國所有王當中能夠排在一個什麼位置,使秦昭襄王陷入了沉思。秦王不願意做一個平庸的王,他要建立不世的功業,讓子孫以自己為楷模,打造統一天下的宏偉目標。所以,秦王不會退,這一仗要打下去。

但是前線不容樂觀的局勢讓秦王陷入困頓。但是秦國還是有一個可以擔此重任,並且無論是戰鬥能力還是作戰經驗都能讓秦王放心的人在,這個人就是威震諸侯國的武安君白起。但是恰恰又是這個人,秦王不願提起。因為秦王現在已經摧毀了魏冉集團的勢力,但是于都尚未肅清,而白起就是這餘毒當中的最強的勢力和代表。白起會不會在這個時候幫秦王一把,白起會不會全力以赴地征討趙國,在秦王腦海中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但是,如果白起能夠出徵,對秦軍來說意義的確非常重大。白起是誰,白起是秦國第一名將,也是戰國中唯一建立了不敗神話業績的統帥。根據以往的經驗,誰跟著白起幹,誰就能打勝仗,就能建功立業,所以,白起是勝利的象徵,也是秦軍擺脫困境的最有力的支撐。白起帶給秦軍的是勝利的曙光,是建功立業的機會。但是之於趙國,白起是噩夢,是死神,更是死亡的陰影。所有人都知道,白起率領的秦軍不是來打醬油的,也不是來作秀的,以他一貫的表現來看,是來砍人頭的。敗在他手下的將領不計其數,更有幾十萬大軍首級成為了他的戰利品。如果白起這時出現在戰場上,趙軍會陷入絕望的。所有的這一切,讓秦王不得不下定決心請白起出山,統領秦軍打好長平這場戰爭。秦王是個識大體的君王,他沒有因政治權力的鬥爭,而置國家戰略不顧,他在對的時間選擇了對的人,而白起重新登上舞臺,才使長平之戰出現了轉機。白起對戰場的形式以及秦國的當前狀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捋出了一條清晰的主線,也是順著這條主線,秦國開始行動起來。

秦國崛起風雲人物——白起(十三)

接到命令的白起此時也已經60多歲,對於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老說,其實輝煌的軍旅生涯即將結束。這一次長平戰爭,似乎是白起能夠親自領導和主導的最後一戰了。所以白起一定要打,而且還要打勝這場戰爭。但是,白起是個聰明人,它不同於傳統的名將,他還有著較強的戰略和戰術的修養。從後面的戰爭進程來看,估計白起在出兵之前還是和秦王進行了討價還價,以爭取在戰場上讓自己的能力發揮的更加充分。而他的這些要求,形成了秦國軍事行動的中心,一條主線就這樣被白起展開了。

首先,秦國要做好外交工作,避免其他諸侯國趁白起參與長平之戰,領兵攻打秦國或者是增援趙國,一旦陷入以單大多的局面,對秦國來說時很被動的,所以白起要求一旦這種情況出現,秦國就要退兵。這是決定勝負的重要的外部因素。而秦國用計離間廉頗與趙王的關係,更換趙國主將,並且斷絕諸國救援趙國基本上圍繞著這一主線展開。二是秦王要結合前線的戰爭情況,對白起給予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否則這場仗沒法打。這是內部因素,也是支持白起能夠取勝得關鍵因素。第三是不能暴露白起的行蹤,白起要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出現在趙軍面前,令趙國將領左手不及。這是一條重要的戰術要求。第四是秦王要授予白起前線的最高指揮權,以使白起能夠根據戰爭時局靈活運用戰術,充分發揮秦軍的戰鬥力。這是確保秦軍獲得戰場主動權的最基本保障。

在獲得親王的允諾之後,白起起身了,趕赴長平戰場。白起可以說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將領,他知道,一場戰爭決定勝負的因素可不僅僅侷限於戰場,更多的場外因素,往往會制約戰場上的形勢。所以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穩住大後方,為自己的未來大展手腳做好了準備。大家都會說,這些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呀,你憑什麼把功勞都記在了白起身上?其實大家細讀一下這段歷史就能明白了。白起沒有參與謀劃之前,秦國基本上陷入了無能為力的局面,只能等呀等。可是一旦白起出山,秦國的戰略水平已下載提高了,無論是陰謀陽謀還是軍事部署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此後白起一旦撂挑子不幹了的時候,秦國就又陷入了能力的枯竭。從後期邯鄲對抗戰中,由於白起沒有參與,可以說打得是一塌糊塗。白起是個知輕重的人,雖然多年來自己一直被打壓和排擠,但是一旦涉及到國家危亡的時刻,白起那種以天下為己任和勇挑重擔的堅韌性格便表現出來。

而趙國那一邊換將工作進展到什麼程度了呢?趙國有換將的需求,但是似乎沒有換將的人選。因為此時戰場上的廉頗已經就是趙國的底牌了。究竟誰能擔此重任?這個問題是困擾著趙王。實際上在趙國,此時還有一個人選,就是平原君。平原君門客過千,並且在後期解邯鄲之圍時,平原君起到了絕對的作用,其能量、謀略和號召力絕對在廉頗之上。所以,此時平原君應當是不二人選。但是,由於趙國內部權力鬥爭的緣故,趙孝成王就是不用趙勝。那除趙勝之外又無良將,這也是趙國遲遲未能換將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就在趙王猶豫不決的時候,秦國給趙王出了一個看似不錯的主意,幫助趙王做了選擇。秦國通過離間之計,在趙國造謠中傷廉頗,同時又說秦國最怕馬服君之子。秦國這一計,可謂寓意深遠,至少包括兩個意圖。一是告訴趙王,你們國家還有可以轉守為攻的戰將,二是告訴趙王,你們趙國除了平原君還有趙括。

秦國的用意究竟是什麼呢?秦國知道,如果趙國堅壁不出,就算白起來了,想贏也要大費周折,所以必須要趙國轉守為攻。只有趙國主動出擊,戰隊運動起來,才會出現破綻,才能讓擅長奇襲的白起的優勢發揮的更好。同時,秦國知道趙國還有一個狠角色就是平原君,之所以造謠秦國人最怕的人是趙括,就是穩住趙王不要讓平原君出戰。秦國估計已經算計到此時,趙王肯定很懷念那個屢建奇功的馬服君趙奢,當自己的臣屬大將龜縮的時候,那個善於用兵,屢出奇謀,挫敗秦軍的趙奢的影子不斷出現在趙王腦海當中。而趙王在接見趙括的過程中,趙括表現出與其父一樣的豪氣,這讓趙王更加堅定了換將的決心。

不要小看這個謀略,表面上看趙國中計以趙括代替廉頗,以新待老,實際上秦國的目的是要促成趙國從戰略防守轉變為戰略進攻,而換將正是這一轉變的標誌性事件。而換來的將是誰,其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但是換來的不是那個最難纏的趙勝就好,無論是趙括、李括還是王括。

趙國換將了,這給了秦國一個大大的信號,那就是趙國不會再龜縮在壁壘之後了。白起笑了,他知道機會來了,他可以放心的去建功立業了。

秦國崛起風雲人物——白起(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