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 總第1019期

性暗示營銷,是五星創意還是視覺垃圾?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數字化營銷被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好玩又有趣的廣告營銷幫助企業從同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有力地擴大了企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然而,在競爭壓力和對利潤最大化的過分追求下,部分商家只求利潤而不問其他。“敗德成本”太低、無須為其行為導致的社會後果承擔責任,都導致了性暗示廣告的泛濫。

營銷廣告,可以是一門藝術

好的廣告也是一種藝術形式,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性暗示廣告,要達到商業意圖與文字錘鍊的結合,合乎情理而又出人意料的意境,才會打動人。

反之,如果廣告一味地向"性"靠攏,樂此不疲地打色情擦邊球,不僅讓人反感,在部分行業也會吸引社會上的不法分子,滋生犯罪的溫床。

大家看過“杜蕾斯”的廣告嗎,作為全球知名的兩性健康品牌,杜蕾斯在數字媒體時代的營銷策略非常成功,可謂用心把文案做到了極致。

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在節日和社會熱點面前,杜蕾斯總能找到合適的角度巧妙地蹭一波熱度,不論文案還是圖畫都非常地點題,蹭出了精髓,更蹭出了情懷和高度。

一個經典的營銷案例就是在感恩節,杜蕾斯就挨個調戲了綠箭、德芙等在內的多個品牌,而各大名牌的回應也是笑點滿滿,完全是一場高手過招,讓人看了大呼過癮。

把“感恩節”和“杜蕾斯”兩個因素完美銜接各大品牌,創意難度五顆星!

滴滴順風車:大肆性暗示,忽略產品使命

然而在如今的數字營銷圈,太多企業把“性暗示”堂而皇之地作為了一種營銷模式,並美其名曰“利用人性的弱點”,完全忽略自己的產品使命——滴滴順風車,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在滴滴順風車之前,傳統的出租車行業也出過類似的惡性案件。但一開始就明目張膽地把“豔遇”“邂逅”等性暗示詞語當宣傳語來吸引司機擴張業務的,滴滴的做法是實體出租車行業從未出現過的。

滴滴順風車進行性暗示營銷的歷史,其實由來已有。2015年的七夕,滴滴順風車發佈節日營銷海報,並開啟了一場名為“移動相親盛會”的Social Campaign。8月20號當天,乘客與車主暱稱裡如果都帶有“820”即可開始一場約會。

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2016年2月14日,滴滴順風車鼓勵大家分享“那些開始於順風車的愛情故事”,並po 出一張非常直白的活動海報:

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在滴滴順風車的數字文案營銷中,一直很刻意地以“女乘客”和“男司機”為宣傳點,但是在出事前一直未能在社會上引起太多的反面質疑。

企業的官方宣傳文案如何低俗,其錯誤的價值觀念也是變相地對部分心懷鬼胎的男性司機的鼓勵和縱容。相比於發生一場意外,更可怕的是這家企業的價值觀念。滴滴順風車業務一直都在有意地以性為話題來進行業務宣傳,如今被社會譴責,業務下架,也是自食惡果。

同樣的性暗示營銷,美團還能火多久

惡性案件讓公眾把目光聚焦在滴滴順風車上,但是同樣錯誤地進行性營銷宣傳的並非只有滴滴打車一家。倘若不能未雨綢繆,將錯誤的價值觀扼殺,很難保證未來悲劇不會重演。

另一家知名企業美團也是在外賣廣告中頻頻使用性暗示營銷,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錯誤的價值觀和營銷文案的危害。

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外賣與滴滴的業務類似,外賣騎手和司機等服務人員和客戶直接接觸。相比滴滴順風車業務,美團外賣的騎手很多直接將外賣送去客戶的家中,對於客戶的信息瞭解得更多,在這個基礎上大打性暗示進行營銷,危害不小。

美團在外賣三週年的時候,邀請了國民美少女組合SNH48中的10位人氣成員出演廣告:美女食物制服廣告秀 ---- 老司機請把我吃掉。

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在該廣告中,官方宣傳將女演員稱為“美食”,更有撩人的廣告語:美食邂逅小哥,撩味好戲上演。美團意圖將自己的品牌形象打造成陽光帥氣的男友,還具備了分分鐘收服女演員的撩妹技能。

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在廣告中主打“男騎手”和“美女”的邂逅,其套路和滴滴順風車“男司機”和“美女”的約會幾乎如出一轍。滴滴順風車業務已經受到了譴責和制裁,同樣大肆進行性暗示營銷的美團又會走向何方?

近年來不時有美團騎手恐嚇、騷擾女顧客的新聞爆出,如果美團不能從滴滴順風車的事件中吸取教訓,杜絕不健康的性暗示營銷方式,無疑會在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傳播不健康的價值導向,對於美團未來的發展也有害無益。

滴滴涼了,讓人面紅耳赤的性暗示營銷套路還能火多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