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杨家畈村:让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小康路上“齐刷刷”

湖北宜都杨家畈村:让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小康路上“齐刷刷”

组图1:湖北宜都杨家畈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宽敞洁净

湖北宜都杨家畈村:让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小康路上“齐刷刷”

组图2:湖北宜都杨家畈村换流站小区树绕堤环

湖北宜都杨家畈村:让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小康路上“齐刷刷”

组图3:湖北宜都杨家畈村申家溪山洪沟水清河畅

湖北宜都杨家畈村:让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小康路上“齐刷刷”

组图5:湖北宜都杨家畈村移民帮扶解困项目打通梗阻

湖北宜都杨家畈村:让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小康路上“齐刷刷”

组图4:湖北宜都杨家畈村华洋小区整齐有序

湖北宜都杨家畈村:让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小康路上“齐刷刷”

组图6:湖北宜都杨家畈村移民帮扶解困项目疏通沟渠


瞄准“省级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出实招

湖北宜都杨家畈村:让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小康路上“齐刷刷”

【头条号/万亩橘香】杨家畈村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集镇中心,东临长江,与宜昌猇亭区隔江相望。全村版图面积20.24平方公里,耕地2199亩,设8个村民小组,有1629户、4269人。让全村先后接受和安置大溪水库、白洪溪水库、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三峡库区等移民137户、449人,移民中,原迁移民371人,新增人口78人。

近几年,杨家畈村以实施乡村振兴为统领,围绕建设移民美丽家园目标,把改善移民人居生活环境作为重要抓手,努力满足全村移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确保水库移民与本村居民同步迈向小康。

彰显特色,“三个小区”建在居民家门口

——建设换流站小区。宜都换流站是三峡右岸电站电力外送上海的直流送端换流站,2010年,该站周边村庄声环境质量标准由2类调整至1类,周边37个移民户深受噪音干扰之苦。2011年,统一设计出3间、两层、农户搬迁建筑式样,2013年竣工。小区内人行砖、路肩石、绿化草坪一应俱全,栽有大小桂花树300多棵,四季常青,环境优雅。随着2014年宜昌地区驾校搬迁到临近该小区运行,村民新增餐馆、宾馆40多家,餐饮住宿生意火爆。

——建设华洋小区。2012年,充分发挥“宜华一级路”交通位置独特优势,该村筹资70万元,集中征地24亩,以每户150平米标准、分批次解决了48个农户、12个移民户“拆旧建新”宅基地问题,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样式、统一标准、统一公共设施“四统一要求”,建好集中居民点。经过6年发展,该小区逐渐成为全村汽修、商铺、门面及房屋出租聚集之地,每年为村民增加三产业收入200万元以上。

——建设荆门山小区。该村地处集镇中心,是宜都市清江绿色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主要承载地。为妥善解决好20多个移民征地户、70多个失地农民的搬迁住宿难题,2014年,市镇两级合力,在“宜华一级公路”旁、建设了以小高层为主的荆门山小区。目前,该小区吸引2个幼儿园、2个小超市、一个诊所、一个酒店、一个大型商铺入住营业,为村民生活带来便利和商机。

循序渐进,“五件事实”办在移民心坎上

——解决移民产业运输困难。2013年,为解决本村2组、308个村民、86个移民、1200多亩柑桔生产“运输难”问题,争取三峡移民困难帮扶项目资金15万元,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硬化了长1650米、宽3.5米的村级水泥主干道,打通了困扰群众多年的“断头路”,每年帮助节约柑桔生产成本10万多元。

——增加移民生产经济收入。老蔡家村片的胡家堰子、杨家堰子排水不畅、导致柑桔含糖量低,76个移民户、200多移民种柑收入不高。2014至2015年,争取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与新增人口项目资金35万元,分步整治长2000多米、宽1.3米的两条排水渠,在渍水桔园中心地带、开挖排水沟并按“三面光”标准施工,柑桔质量提高了,移民每亩增加收入超过1500元。

——改善移民生产基础设施。针对原蔡家村12户移民、42个移民柑桔园内道路狭窄、运输困难问题,2016年,争取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14万元,整合交通部门农村公路硬化资金17万元,硬化出3条、长656米、宽3.5米、厚0.2米的桔园路,大大改善了桔园生产基础设施条件。

——减轻移民生产劳动强度。2组周家湾丘陵片,有65个农户、15户移民,1200多亩桔园,以前生产运输全靠肩挑背驮。2017年,宜都移民局长胡守矿亲自带队实地勘察,通过清江流域移民帮扶解困项目解决资金60万,高标准硬化长2700多米、宽2.5米的道路,新修承重桥1座、接通各条断头路27处、疏通山洪沟200多米、整治桔园施肥打药用蓄水堰塘1口。

——提升移民生活幸福指数。2018年,争取到90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在蔡家冲移民集中搬迁安置点启动亮化工程。通过对980米路基、加宽到6米,铺设碎石垫层1470立方、设置热熔标漆线、铺设路沿石、安装20盏路灯,栽种1.1公里草坪,添设移民政策和传统文化大型宣传牌等,2018年12月全部工程完工后,移民从事农家乐、电商微商、销售土特产等增收条件将大幅提升,预计每年直接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整合资金,“三大项目”聚在村民幸福路

——整合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014年,宜都争取到1400万元、中央财政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宜都水利局负责施工,在该村申家溪、3公里多溪段,通过岸坡整治、清淤疏浚、加固堤防、拆除阻水建筑物、实施自嵌式植生挡墙,联锁式护坡等新技术,实现了“洪水来了防得住,洪水退后生态美”的好收效。

——整合高效农田综合灌溉项目。2017年,宜都争取到省水利厅投资150万元的高效农田综合灌溉项目,宜都水利局在该村周家湾新建了一口300立方容量的蓄水池,配备了功率35千瓦的提水设施,整治了1口库容1万多方的堰塘,铺设了1200多亩桔园的喷水管道设施。今年7至8月红花套镇持续干旱,周家湾1200多亩柑桔树较好地解决了抽水抗旱“老大难”,农户柑桔丰收得到保障。

——整合高效农田综合整治项目。2018年,宜都国土局牵头,争取投资600万元,分两期、在该村山尖坡、丁家垴两个小片区,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操作道路等农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辐射本村2200多亩桔园,逐渐提高项目区内的土地利用价值、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