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陆城移风易俗扬新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但对于基层而言,如何破题?今年5月初,宜都市召开全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文明操办红白事现场会,从狠刹人民群众不堪重负的人情风入手,推动文明乡风建设。随后,陆城街道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推动移风易俗狠刹人情风的通知》,率先将这一工作推向纵深。破除陈规陋习,陆城有了怎样的探索?对其他地方有着什么样的启示?6月13日,笔者走进陆城的大街小巷,了解这里移风易俗的新实践。

创新形式全面宣传

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各种宴请照样办,金榜题名大流汗,六六大顺客不断,新居落成大召唤,七十八十不怠慢,九十到来不一般,一百周岁大满贯”……6月15日,老党员刘金传在八字桥社区开始了一场“抵制人情风 倡导文明新风”的宣讲,地道的顺口溜、有趣的人情小故事,吸引了不少居民驻足细听。刘金传在陆城19个村、社区的巡回宣讲,就此拉开序幕,陆城街道移风易俗狠刹人情风的宣传也随之推向高潮。

而就在10天前,清江社区以抵制人情风为主题的现场书法比赛,引来不少书法爱好者的参与。他们将人情风的危害写在纸上的同时,也写进了心里。“哪些事可以操办,哪些事不能操办?“操办要注意什么事项?”在随后举行的互动答题中,居民通过游戏式抢答,加深了对社区红白事办理规定的了解。

在廉洁宜都官网上,一部名为《人情》的微电影,点击量破5000人次。这个由名都社区居民本色出演,宣传抵制人情风的微电影一经播出,就在社区引起广泛关注。“电影拍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很有带入感”,不少居民表示,人情风是攀比之风、奢靡之风,既消费人情又增加负担,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在陆城的大街小巷,宣传栏、电子屏均张贴或播放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狠刹人情风的宣传资料。树正面榜样,曝光反面案例,文明新风正家喻户晓。

细化规矩明确职责

人情治理有据可循

“移风易俗表面上改变的是行为习惯,实质上改变的是价值观念,其难度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尾笔村党总支书记黄攀虹说,过去很多地方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也都有村规民约,但最终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究竟如何动真碰硬?陆城各社区、村均出台了精细化的《红白事办理暂行规定》。“办理桌数累计不得超过20桌;非直系血亲和姻亲,随礼不得超过100元;不准搭彩虹门;允许吃鸡蛋,但不许收取‘茶钱’……”《尾笔村红白事办理暂行规定》的每一条都是对陈规陋习的“挑战”。不同社区、村根据其实际情况分别从“允许办理的事宜”“办理办法”“奖惩办法”三大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倡导很重要,一定的奖惩措施也必不可少。记者了解到,在陆城不按规定操办红白事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如取消社区分红资格,提请民政部门取消低保资格,记入诚信档案(与直系亲属的政审挂钩),列入人情风“黑榜”,与社区、村级的评优表彰挂钩等。与此同时,陆城街道党工委也将文明操办红白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考评,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目前,尾笔村、清江社区、名都社区、八字桥社区等相继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明确了理事会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尾笔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士喜介绍,该社区6月1日率先实行《规定》,截至目前有4户提交申请,其中两户已经办完,无一违反规定。

“《暂行规定》和理事会的工作制度还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完善。”黄攀虹坚信,只要村里一步一个脚印,久久为功就定能培育出文明新风。

疏通情感堵住歪风

孝老敬亲新风拂面

“谢谢你们村干部,给我过了个有意义的生日。”尾笔村李婆婆见着村主任孙翠林,忍不住拥抱她。原来,在今年5月,为了狠刹人情风,留住人情味,村里为78位老人集中庆生,为他们拍摄全家福,并现场通过“六礼祝寿”的礼仪设计,教育人、感化人,让居民更加注重孝道、注重家庭文明建设,参加集体孝老敬亲的老人,将不再举办寿宴。

孝老敬亲活动现场,子女为老人洗脚,老人向子女讲述家风家训,不少老人留下感动的眼泪。“参加了集体生日的,感谢我们,没参加的,盼望明年能参加”,孙翠林说,孝老敬亲才是为老人做寿的根本目的,摒弃了大操大办的人情风,却唤回了孝道,拉近了村干部与居民的关系。

二组的裴芝会家,连续10年不过客,送出去的人情钱有15余万。今年6月,她满60岁,两个女儿准备为她操办寿宴。却恰好遇到村里抵制人情风的活动,村干部劝她参加集体孝老敬亲活动。她一口答应了“我举双手赞成!虽然我送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了,但是以后我也没人情压力了。”她说,这个生日,过得热闹、轻松,又感动。

孙翠林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村里将为几对新人举办集体婚礼。集体孝老敬亲活动、集体婚礼等将成为村里每年的常规活动。

以活动带动群众参与,以活动彻底扭转群众的思想观念。陆城提倡治理人情风要疏堵结合,创新办事形式,既堵住“人情歪风”,又疏通“情感渠道”。

党员带头聚焦重点

违规操办及时遏制

清江社区老党员孙烈今年70岁,他率先签了《党员带头移风易俗承诺书》,摁下了鲜红的手印。孙烈有40余年党龄,社区推行移风易俗,他坚决支持。在婉言谢绝了子女为他摆寿宴的好意后,他建立起党员微信群,把社区的党员聚集起来,向他们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狠刹人情风,并引导子女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及时劝阻、制止违规操办红白事。

“推行移风易俗,狠刹人情风,党员带头是关键。”宜都市陆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杨超说,只有农村社区广大党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带头狠刹人情风,才能说服和感染周围的群众。

除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陆城还将管好重点人群、管好重要时段,作为突出工作重点。清江社区代理委员白荔的儿子是今年的高考生,在高考前一天,社区红白理事会便提醒她提交《移风易俗承诺书》,承诺不办升学宴。“党员,非党员公职人员,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和社区干部,以钱养事人员、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企业经营者这六类人群,是当前我们监督的重点”,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刘志雄告诉记者,传统节假日、升学、春节等人情集中时段,理事会成员都会提前摸排掌握情况,通过电话短信、发布公开信、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加强预警提醒,将大操大办和违规操办遏制在萌芽状态。

本报通讯员 周桦 郑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