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巍巍的雙鳳山,時常雲霧繚繞山間,莊嚴而威武地守護著山腳下那座靜靜的小村莊——鳳凰古圍,它就像一隻沉睡千年的鳳凰,等待甦醒的那天涅槃重生。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到從化旅遊有一種說法,“北有溪頭、中有鳳凰、南有錢崗”,北部良口鎮的溪頭村以古樸原生態鄉村風貌為特色,遊人如織;南部太平鎮錢崗村以宋明朝代遺落的歷史價值為特色,聲名遠揚;而夾在中間的“鳳凰”,不吃人間煙火,宛如世外之地。

近日,記者靜靜地走進了這座“鳳凰古圍”,感受著古圍的寧靜……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鳳凰古圍,又名金錢山古村,位於從化江埔鳳一村,就在雙鳳山腳下,一片灰褐而泛著白色的陳舊屋頂遍佈,呈整齊而規劃地排列,這個山腳下的小村落,很像武俠小說裡世外高人們居住的地方。

與其它從化的古村略有不同的是,鳳凰古圍裡的建築更接近客家古圍,這大概也是它“鳳凰古圍”名字的由來。如果從高處俯瞰,可以看到村子裡的房屋排列十分規整,橫縱成行成列,井井有條,四周被圍樓或圍牆包圍起來,平面呈方形,呈現完整的客家圍村的風格。圍內的住房多為單元房,有鬥廊式或“大齊頭”(一廳一房)。而由於村裡有三種姓氏,因此有祖堂,大門口有禾坪和池塘,這都是和廣式圍村不一樣的地方。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村子裡有三個姓氏,因此有三個祖祠並排而立。雖然我們看到的祖祠,有明顯的大小之分,但據說三個姓氏的村民們相處卻極為融洽,這在其它村落裡十分少見。

這裡有獨特的原始居住地貌,泥磚青瓦居屋、原生態的客家風情、原始的田園風光,被美譽為廣東“婺源”的美麗客家古圍鄉村。品客家美食、摘田間瓜果,讓您有一種遠離世俗喧囂,迴歸大自然的清新之感。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交通指南

景區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市江浦鎮鳳一村

乘車線路:廣州市內乘大巴至從化市,再轉乘從化1路公交直達。

自駕線路:從廣州出發,走華南快速幹線—京珠高速—街北高速—G105國道—S253省道,可看到路邊“鳳凰古圍”的路牌。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古村美食

村裡沒有餐廳,但進入村子的沿路上有不少農莊。從化有五道菜最出名:呂田炆大肉、流溪大魚頭、泥焗走地雞、香葉烏鬃鵝、桂峰釀豆腐。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圍屋:土地平曠 屋舍儼然


鳳凰古圍,又名金錢山古村,位於從化江埔街鳳一村。從S256轉進去數百米,記者就看見掛著黑底金字“鳳凰古圍”牌匾的門樓。年過八旬的村民張大爺說:“金錢山古村至少有200多年曆史了,十幾代祖輩都居住在這裡。”

在鳳凰古圍裡,有一條蜿蜒而清澈的小溪像絲帶般點綴著。小溪在歲月的長河裡波瀾不驚,任日月的光華流逝,虔誠地守著這裡的一抹藍天、一片浮雲。小溪上有座小石橋連接著外界與古圍,隱隱約約還可以看到橋柱上刻著“金錢山橋,公元1982年迠” (注:‘迠’即‘建’,源於我國1977年公佈並曾短暫使用的第二批簡化字表)。進入古圍,村子裡的房屋排列十分規整,橫縱成行成列,井井有條,四周被圍樓或圍牆包圍起來,平面呈方形,呈現完整的客家圍村的風格,正如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寫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兩排房屋之間的地上,被歲月打磨光滑的一塊塊大石鑲嵌其中,將古村點綴得韻味十足。踏著長滿青苔的小路,看著散發著歷史氣息的牆體,還有屋子上那古老的掛鉤,記者深深地感受到這裡歷史的蒼老和歲月的幽深。

穿梭在一條條彎曲的小巷裡,記者發現,偌大的一片村落,現在只剩下少數的幾戶人家,在縱橫間穿行,很少遇上村民,只見緊閉的門,以及門上已被歲月揉碎的對聯。張大爺介紹道:“這裡本來居住的主要是鳳一村錢一、錢二社的村民,現在多數村民生活越來越好,都搬到了鳳凰古圍300米外的地方,重新建起了兩三層的樓房。”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村民:融洽和睦 怡然自得

走至鳳凰古圍的中心,一排整齊的房屋外,建有兩個用於曬穀的禾塘,還有一個池塘。走進一間由門神張飛、關公守護的房屋裡,門把是兩個圈鑲在門上,早已鏽跡斑斑。推門而進,房屋分為前後兩進,中廳兩邊為廂房,前後兩進之間有天井隔開。張大爺說:“這樣的房屋冬暖夏涼,很適宜居住。”

村子裡有三個姓氏,分別姓吳、張、陳。古圍中心還有一座很顯眼的祠堂,祠堂大門上還掛著“金錢山”的牌匾。張大爺告訴記者:“這是全村張、吳、陳三個姓氏一起供奉的祠堂,現在很多村民都會在祠堂前的空地擺喜酒、辦喜事。”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另外,張、吳、陳三個姓氏還有各自的宗祠,三個宗祠並排而建。張大爺說:“張氏到了我這一代已經是第十二代,張氏比吳氏早來一點。”隨後,記者採訪了一位68歲的吳大叔,他告訴記者:“我是吳氏的第九代,我家1歲多的孫女是吳氏的第十一代。”採訪中,記者感受到村民張、吳、陳三個姓氏的村民相處得十分融洽,這在其它村落並不多見。

對於鳳凰古圍,鳳一村村委會張主任向記者坦言:“前幾年,有人在金錢山古村開發旅遊,但並沒有很受歡迎,所以兩年前就停下來沒搞了。作為村委會主任,其實很希望這片尚算完整的客家風情的古圍被保護起來,但是村委會能力很有限。”

故事:貧窮張氏意外得一甕白銀

對於鳳凰古圍,村裡並沒有流傳太多的故事。採訪許久,張大爺才想起一個故事,他說:“這個故事相傳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

據張大爺口述,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從前,村裡有一位張氏很窮,臨近過年家裡也沒米下鍋。張氏正苦惱,此時他正好看著門口的那張石凳放的有點不平,於是想搬起石頭放平,準備坐下。這個時候,張氏突然發現石凳下有個圓圓的東西,然後他就挖了出來,原來是個很破舊的甕。張氏好奇打開一瞧,裡面全是白銀,心中竊喜。隨後,張氏找來了一個風水大師幫他算命,風水大師告訴張氏:“此地不旺你,你還是另覓他地開枝散葉為好。”

從化也有“婺源”客家風情古村,你知道在哪裡嗎?


張大爺說:“爺爺和我說,當時的張氏拿著那甕白銀去了鰲頭附近的舊黃茅村一帶,那裡姓張的人家就是從我們這邊過去的。”

記者在離開時,看到“金錢橋”另一邊的橋頭原來還刻有“自力更生 奮發圖強”的字樣,雖然不知此字何時刻上去的,但是這很好地表達了題字人的期望。鳳凰古圍雖然經過了200多年時光的磨礪和淘洗,但它那歷史的輝光仍在閃爍著。

鳳凰古圍,何時涅槃重生?它等待著有緣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