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博士朱學淵寫的歷史著作《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引發熱議。這種跨界研究的成果靠譜嗎?

煙比你好-傷肺不傷心


有網友問:理工科博士朱學淵寫的歷史著作《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這種跨界研究的成果靠譜嗎?這種問題講故事,生搬硬套歷史是沒有用處的。所謂東北民族是顓頊氏也就是大鯀後人,其實沒有任何根據。

史記還說匈奴是夏朝人的後裔呢,結果從山西一直到河南的二里溝,所有人類骸骨提取的基因,都與在外蒙古額金河匈奴墓地提取的基因不同。我國古代這些說法,其實更多的是宣傳天下大同一類的說法,不屬於真正的民族學。

其實我們知道,陝西人的祖先都是來自於仰韶文化當中的半坡文化。他們的歷史是從7000年-5000年,發展了2000多年,並且發展出比較成熟的農業,人口擴張很快。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西部地區的漢族最高的基因類型是O3e-M134高發頻率。而且從東漢時期青海的陶家寨遺址發現的12具人類骸骨進行檢測,也都屬於O3基因。

而滿族最多的是北支C2,C3和北支M117基因,這是絕對不同的。而且在東北發現的東胡墓地,也都是與現代滿族一樣的基因。如果從歷史上來說,女真的祖先是肅慎、挹婁、勿吉、黑水靺鞨,蒙古的祖先在哪個時代,還在興安嶺,呼倫貝爾放牧打獵,屬於東胡的一支,後來一直到成吉思汗時代,蒙古才在吞併了眾多突厥部落和契丹部落以後崛起。

那麼秦始皇在蒙古真正形成的1000年前,是怎麼學會蒙古語的?秦始皇一個西北人,他的東北肅慎血統是從哪裡來的?《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整部書,都沒有一點有效證據,翻來覆去,就是東北民族是顓頊氏也就是大鯀後人,而秦始皇也是顓頊氏後人,來源就是古書上說的。

其實現代人類基因學已經打破了很多,我們曾經約定俗成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了納西族是蒙古人後裔,哈扎拉人蒙古人後裔,日本和韓國人是中國人後裔這些說法。因為,這些民族之間的基因,絕大部分都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個父系系統出來的。

不過,從秦始皇墓地周圍的挖掘來看,古代秦國人確實身材比較高大,按秦始皇陵旁邊刑徒墓地發掘情況來看,刑徒們的身高在156.4-178.7之間,平均身高為167.4CM,超過170CM實在很平常。這在2000多年前,還是一個身材比較高大的存在。


深度軍事


過去我們笑韓國人對歷史胡吹亂編,譁眾取寵。現在,沒想到我們自己國家也出了這樣的人,這真的是尷尬了。

過去韓棒瞎編了很多搞笑歷史。什麼強大的百濟,什麼大敗大唐,或者就是把高句麗硬說成是他們自己的,然後將高句麗吹上天,還杜撰了個檀君。



對於中華的文化,一般都是搬過去就說是他們。要麼乾脆把一些中國名人吹成是他們韓國的。反正就是雷死人的理論……

但是,人家韓棒是因為沒啥光輝歷史可寫,實在太可悲了,才為了沾點光,瞎編了一系列輝煌的虛假歷史。



然而,我們這位朱學淵叫獸就厲害了,放著五千年燦爛文化不去研究,偏要自己跑去抹黑自己國家的偉大人物。居然搬出一堆雷人理論,硬是把千古一帝秦始皇說成是一個外族人,這不是可笑,是可悲!人家韓棒那些傻缺是自嗨,他倒好,居然還自黑起來了……



有這樣的“學者”,是我們國家的悲哀和恥辱!改個書名都標新立異,還瞎編一套雷人理論來搏眼球。我覺這書可以改為《朱學淵是說大傻話的理工科博士》。


這些歷史要讀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怎麼說呢。

這個朱先生的水平,顯然是不高的,甚至可以說有些胡說八道。

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

首先,蒙古語誕生在公元10世紀,而秦始皇是什麼時代的人?他是公元前的人!

秦始皇和蒙古語有什麼關係?

其次,女真民族形成在什麼年代?

女真形成是在遼代,也就是公元11世紀。

在之前,壓根就沒有女真的概念,只有肅慎、挹婁、勿吉、黑水靺鞨。

秦始皇和女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這就一句話,都有2個常識性問題,其他還能看嗎。

其實,薩沙為了研究中國各民族歷史,前後看過幾十本書。

我敢說,中國各民族歷史早在20年前就被研究透徹了,高手大師極多,薩沙都是徒孫級別的。

那麼,別人都研究爛了,還用得著你一個學理工科的去研究嗎?

我看也就是自娛自樂吧,那也就是不要深究了,開心就好。


薩沙


一、語法上的完全不同

首先來看一張圖表:

這是已故古音韻學大師鄭張尚芳用了半個多世紀畢生精力得出的結論。我們可以由此看出,首先在語法上,阿爾泰語系就和漢語是不搭調的。

漢語和藏語也可以並稱為“漢藏語系”,有時候也可以和緬泰老等東南亞語種並稱為“漢藏緬語系”,但是它最準確的學術名稱,應該是叫“侗臺語系”。

從目前最早的出土文獻——甲骨文的體例格式,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就我們從古至今一直在使用的格式:語法結構與語言表述方式,是一致的。

這個幾千年來的語法一致性,可以讓我們完全肯定:
漢語一定是一門高度自立發展起來的語言。
這不是分裂出無數種語種的阿爾泰遊牧人群文字可以比擬的。


二、文字上的完全不同

世上有【獨一無二的漢字】,而沒有【獨一無二的阿爾泰文字】。

問:最早的阿爾泰語系文字在哪?
答:別國的不知道,我國及周邊,最早有文字的,都得到蒙古人時候。
鮮卑人用漢文:
復刻的清晰版:
匈奴人到底用什麼文字?目前沒有任何證據,但是在出土的帶文字的匈奴文物裡,卻是漢字:

匈奴王都用漢字,這說明司馬遷的記載““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是正確的。

連最早強大起來的匈奴人都沒有文字,請問這位教授又是怎麼樣得出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創造了一個有文字的民族之語言來的??

腦洞開得太大,真不怕腦死亡乎?

三、純粹偷換概念

這位教授的書我看過一些,其實他是打著統計學的名義在偷換概念,下舉一例子:

《逸周書·克殷》 :“武王答拜。先入,適王所,乃施射之,三發而後下車,而擊之以輕呂,斬之以典鉞。”

輕呂,其實就是一種短劍,來自古吐火羅語。在這裡,漢字使用了上古時代與阿爾泰語有密切關係的吐火羅語系的詞彙。

請問:這就能等於漢語/漢字就是吐火羅語/吐火羅文字嗎??

顯然,得出這種結論的人都是不求甚解的。所謂“輕呂”,顯然是漢字的音譯,同樣的例子,鄭張尚芳也指出,在上古時期,漢語確實有不少來自阿爾泰語系的文字,如很有代表性的“霸/伯/白”,但是,這些都只是音譯或是訛傳導致的異寫。

在上古漢語的系統裡,其實靠近北方的一邊,多少會有一些來自遊牧文明阿爾泰語系的影響,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正如靠近南邊,會有來自東南一邊的俗稱“南蠻”的古百越族、苗瑤族的影響,如:

《越人歌》:“州焉乎秦胥胥,縵予乎昭澶秦踰滲惿隨河湖”。
《史記·楚世家》:“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乃立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

而這首《越人歌》的主角,就是楚王熊渠的兒子鄂王。

歌謠中那個讓他流連忘返的地方,古時代叫“姑蘇”,現代,叫蘇杭

蘇,為古吳越語“滿意”之意;
杭,為古吳越“擱淺”之意。
故,“蘇杭”的意思就是指擱淺在一個好玩、快心的地方。

而且,根據各古音韻大家的分析與統計,都一致認為古吳越語,即南方族群使用的侗臺語系,其底層就是漢語的底層,也就是說,南方方言對上古漢語的影響更加巨大。

這位教授不過抓住了一些相似的詞彙運用統計學的手段來矇蔽人、欺騙人而已。

最後再舉個例子,以證明他是何等無知:

俄羅斯的國家名字,按我們漢字音譯,明明應該是“露西亞”。怎麼會多了一個“俄”字,而少了一個“亞”字?

日本就是這樣的叫的,所以他們叫“日俄戰爭”為“日露戰爭”。
清末的名人志士也不少人是這樣叫的,如梁啟超、康有為等。

那麼,為何我們今天看到的會變成了“俄羅斯”??

就是因為與俄羅斯更靠近的西伯利亞阿爾泰語系族群叫俄羅斯叫Oros,然後傳到中國來,久而久之,也就成為了漢語的叫法。

但是,這就能叫漢字被阿爾泰語改造了?或僅僅因為這一個字就說漢字/漢語是阿爾泰語創造的嗎?

簡直一派胡言。


無風即風


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這個說法駭人聽聞,秦始皇的身世在史記中有明確記載,這種跨界研究不靠譜。我有時間了真要去拜讀下這本書,好好反駁下朱學淵博士。

根據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這裡明確的記載了秦始皇的父親是秦莊襄王嬴異人,母親是趙姬,出在在趙國的邯鄲,名字叫政。因此嬴政是華夏族人無異!

而秦人本是華夏族的一支,他們西遷到了關中地區。根據司馬遷的《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女脩織,玄鳥隕卵,女脩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從這裡可以看出來,秦人的祖先是帝顓頊之後,與大禹共同治水有功,舜帝賜給的姓為嬴氏。整個秦人就是華夏族的一支,如何成了女真人?

女真人是宋朝才出現的族群名稱,先秦時叫肅慎,現在稱為滿族。根據《金史·世紀》記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隋稱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也就是說在秦始皇時期的女真人是肅慎部落,秦國沒有統一全國之前肅慎歸燕國管轄。如此明顯的邏輯關係,可以看出嬴政跟女真人一點邊也不沾。

蒙古也是宋朝才出現族群名稱,與先秦的匈奴有血源關係。“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中國《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或“永不熄滅的火”。根據現在的考證,蒙古在先秦時期是東胡,大體歸燕國統領。唐朝時稱為“室韋”,到了南宋時才統稱蒙古。蒙古的族源也是明確無誤的,秦始皇與蒙古是一點邊際不沾。


大秦鐵鷹劍士




巧了,上午剛和近代史老師聊到這本書,這本書我是直接否定了的,因為蒙古語是十世紀左右出現,形成文字語言則是成吉思汗時期。女真人則是唐代才有的說法,壓根就不是一個時期的東西。

本書從語言學來講的北方民族史,但我們一看就會發現兩個問題。一個就是少數民族的名字是音譯的,按他的說法,美國南北戰爭名將羅伯特·李,這個李字和我還是本家呢,看來美國人和我們有關。第二個問題是他講反了,始皇贏政,雍正胤禛,所以秦皇是女真人??為啥不講雍政是秦人呢??這個是說不通的。

最後我說一下對跨界的觀點,我認為其它學科跨界是好的,現在很流行從其它角度看歷史,這也為史界提供了新思路,但是我反對空口無憑,譁眾取寵的小說式歷史,這不利於大眾對歷史的瞭解,更有可能誤導大眾。

舉個和這本書差不多的著作。《1421中國發現世界》,當小說讀很有意思😄


李子木沆


史學的研究與闡釋,並不是個小圈子,也沒有過多的出身限制。我一直認為,歷史是源於生活的,一個對現實有感知能力的人,在接受一定的專業訓練後,完全可以圍繞某些問題進行討論和書寫。從這一角度來說,其實理科博士並不一定就做不好歷史研究。但也不一定意味著誰都能把跨界研究做得很優秀。朱學淵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看到這個題目,我還特意去查了查書的目錄,並掃了一眼裡面的內容。如果簡單地總結下自己的感受,那麼可以用大跌眼鏡來形容。如果對此書進行評價,還真不太好說,畢竟老爺子一把年紀了,說得太露骨也不好。若是採取折中一點的論述,可以用天馬行空來概闊吧!

說實話,朱老爺子是下了功夫的。書裡涉及的內容很繁雜,也運用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研究方法,並且在闡釋上也顯示出作者真的是在用心思考。可惜的是,這些優點並不足以令他脫離“民科”的陣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朱博士對很多歷史常識缺乏瞭解,而且思維活躍的他頗有一種“開創精神”,一直認為中國傳統學術的研究手段過於頑劣,覺得中國學者普遍存在“盲目迷信”的情況。於是標新立異的作品不斷衍生,這本《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便是在這樣的理念下製造出來的。至於裡面的內容,我想凡是具備一些基本歷史常識的讀者,自然能夠恰當評判,我也就不再多論了。

其實,近年來一些被冠以“奇葩”的“學術觀點”不斷出現,而且反響不小。例如,前段時間爆料出來的某“民科”堅持認為兵馬俑是羋月的陪葬品,這種觀點還曾被搬上熒幕,一時間“為禍”不小,使一些不明真相的觀眾信以為真。事實上,思考是一件好事,誰都有表達的權利,但是,知識與研究是嚴肅的,偏離了軌跡很容易譁眾取寵,而且勢必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在出版行業日漸商業化的時代,自費出版已並不新鮮,也給大家提供了表達自我的途徑。但是,對於常識性錯誤的作品,真的適合出版麼?我想,當大家批判作者的同時,也該多想想,出版社在此類事件中,又擔負著多大的責任呢?換言之,出版社放鬆了對作品內容的審核,而大開方便之門,也就可以更名為印刷廠了。


碣石樵子


沒讀過。這書看書名就是博眼球騙錢的,都不用具體考證。秦始皇出生在趙國長在趙國,趙國是三晉之一,晉國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封國,哪裡來的蒙古語?何況那時候連蒙古都沒有。有沒有可能秦國說的都是原始的蒙古語?秦始皇統一中國,書同文車同軌,不會語同音?商鞅衛國人(河南)、張儀魏國人(山西)、李斯楚國人(河南上蔡),這些人到了秦國都得配翻譯吧?


陶陶樂遊


漢人的類型就是O型,O1,O2,O3(最大單倍群),而滿族是是C2北支,但東北的女真皇帝確是漢人類型的我們漢人O-002611類型這是經過考古人類分子學DNA測定的,也就是說女真人就是漢人,戰國時期的燕趙國的漢人(或者叫華夏民族),今天滿族也是C類型,女真是和現在的滿族人根本沒有任何聯繫。還有關於蒙古更勁爆的是,蒙古成吉思汗皇族是漢人O3-M117,這是內蒙古黃金家族成吉思汗測得,多個成吉思汗子孫測得全基因測序就是純漢人,想想也是 蒙古人這麼蠢的腦袋,至今都過著放牧原始人生活,是不能有那麼大的軍事才能的,只有漢族人的高智商帶領一群肌肉發達頭腦簡單的獸族才能取得這麼大的軍事勝利!


山洞君


我估計有很多研究歷史的會跳腳!然而我很欣賞這本書,因為我不是專業的歷史研究者,而且這本書它也不是學術成果!它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從書的名字,作者就告訴我們這只是他站在跨界領域看待歷史問題和歷史聯繫得一個視角!這雖然不是一個很好的歷史研究成果,但是卻是一個很好的商業模式!可以廣泛引起議論,從而產生更好的商業效應!因為作者本身就是商人!

另外跨界研究可以起到一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可以打破本專業內的思維定勢,提供新的突破性的視角!但由於專業知識的匱乏,無法形成有效的專業水準級的證據鏈!所以想徹底轉化成學術成果還是走很遠的路要走!譬如文中的因為嬴政與胤慎,音很類似,聯想出之間可能會存在某種聯繫!但實際上要證明秦始皇和女真族存在某種關係,時間和空間的跨度有點大,是非常難以形成有效證據鏈的!

但是歷史專業領域內的人卻會因為太荒唐,而直接封閉了這個方向的視角!所以對於史前沒有文字的文明,我們的突破就顯得非常地難!

總結一下,應該說《秦始皇是說蒙古話的女真人》它本來就不是歷史學術成果,所以他不存在是否靠譜如果他成功引起熱議,並大賣了,那他的商業模式留很靠譜!另外,我們應該鼓勵跨界研究,我們也希望跨界研究的人給到專業領域裡的人不一樣的視角,並在專業領域裡專家得協助下取得“靠譜”的學術研究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