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汽車爲何在中國市場以一元收場?

禾顏閱車


【導語:長安汽車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股權及10%股權。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持有長安鈴木100%股權。鈴木全線退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不是輕易可以做出的決定。我們不禁要問,全球銷量超300萬,鈴木汽車為何獨在中國市場丟盔卸甲?】

9月4日,長安汽車發佈公告稱,公司與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達成協議,以1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日本鈴木及鈴木中國分別持有的長安鈴木40%股權及10%股權。收購完成後,長安汽車持有長安鈴木100%股權。這意味著,鈴木汽車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相比於全球322萬輛,日本66.8萬輛,印度165.4萬輛的銷量,鈴木汽車在中國2017年僅11萬輛的銷量顯得無足輕重。但是,退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不是輕易可以做出的決定。我們不禁要問,全球銷量超300萬,鈴木汽車為何獨在中國市場丟盔卸甲?

6月15日,北汽昌河官網宣佈鈴木將正式從江西昌河鈴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昌河鈴木)中完全撤資,鈴木和昌河長達23年的合作宣告中止。之後不久,日本媒體NHK就報道稱鈴木汽車和重慶長安汽車就解除合資協議達成一致。不難看出,這一時刻,鈴木決心已定。

鈴木踏入中國市場的時間很早,也曾經輝煌一時。鈴木的小型越野車在中國也吸引了不少的粉絲,鈴木也是較早在中國國產的汽車企業,1984年開始與中國展開技術合作,1993年與長安汽車合資成立長安鈴木,1995年與昌河汽車合資成立昌河鈴木,2005年在國內累計銷售的合資汽車就達到了一百萬輛。雖然起了個大早,但鈴木從2013年至今都沒有在國內推出新車, 2015年在銷量開始下滑的情況下也無動於衷。看樣子,鈴木早就做好了離開中國市場的準備。業界也心知肚明,並不太令人驚訝。

值得思考的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上,在大家都為了瓜分一塊蛋糕而拼得頭破血流時,鈴木卻選擇退出,其中原因究竟是為何呢?

主要原因在於鈴木在中國市場表現不佳。

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鈴木的銷量就開始持續性下跌,雖然在2014年有過短暫的迴光返照,卻仍抵擋不住下滑的頹勢。在經歷了連續兩年的下滑之後,2017年,長安鈴木表現繼續走低,低至銷量僅為慘淡的83,896輛,同比下降27.3%之多。而鈴木總體銷量更是同比下滑了30%以上。

鈴森在2012-2014年在華銷量都是年銷22萬以上的品牌,2015年也有20萬銷量,但2018年前7個月累銷26132輛,相當於2014年銷量的十分之一。對比國內一派蓬勃的汽車市場,鈴木顯得尤其慘淡,那麼退出中國市場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

客觀方面,中國的汽車市場雖然龐大,但競爭也是異常的激烈。除了一直以來的競爭對手合資製造商步步緊逼,近年來中國本土的汽車製造商也強勢崛起。在經濟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帶來的消費升級需求面前,發展穩定的老牌合資品牌們不斷優化配置和創新,而在下線市場又有蓬勃向上的自主品牌通過性價比優勢搶佔市場,鈴木的可以說是遭遇了兩面夾擊的境遇。

另外隨著中國汽車業的飛速發展,汽車市場也日益成熟,白熱化的競爭已經滲入到了細分市場當中。製造商們不僅侷限於拼技術、拼質量、拼價格,更在高顏值,自動化等方面發起攻勢。 消費者選擇越來越豐富的同時,鈴木的生存空間則被壓縮。此時如不積極發起攻勢加固自身地位,必將面臨被用腳投票的消費者逐出市場的風險。

主觀方面,面對競爭和挑戰的應接不暇也是鈴木存在的一大問題。現代消費者的喜好瞬息萬變,在不少廠商已經開始提前研究消費者的喜好變化趨勢以應對未來挑戰的時候,鈴木卻動作寥寥,面對競爭反應遲緩。雖然曾經以“精品小型車”打下過一片天,也曾藉著超高的性價比席捲過全國,然而近年來卻面臨車型老舊,產品線十分單一的問題。除了維特拉,啟悅,驍途是較新上市或剛改款,銷量較好的奧拓和雨燕卻幾乎不換代,而且不肯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優化車型。美其名曰專攻細分市場,實則有過於執著於小型車的嫌疑。雖然這種固守品牌定位的執著值得尊敬,但從另一種角度看,也可以說是缺乏變通思維的固步自封的體現。

有意思的是,鈴木在印度也幾乎從不對產品升級,但鈴木在印度的市場卻是節節攀升。或許這可以解釋鈴木不更新車型的原因,一款車型的研發成本可以平攤到每一輛車上,當然時間越久成本就越低,越大的市場保有量也意味著用車成本的降低,遺憾的是,這招兒在中國市場不太靈。

不過,中國並非鈴木放棄的第一個大市場,同樣鍾情於大車的美國人也遭到了鈴木的拋棄。早在2013年2月,鈴木美國汽車公司就在美國獲准破產,離開了經營28年的美國汽車市場。

禾顏閱車點評:

鈴木是一家做紡織機起家的企業,造平民車一直是鈴木的追求。便宜、實用、耐用的家用車是日本很多百姓的選擇。鈴木是日本“k-car”裡的老大。將小型車做到極致的鈴木,其實有一種自己的堅持。比如,10萬元的小型車,大部分的成本都耗在了看不見的動力和安全系統,這與那些外觀華麗,內飾豪華的國內品牌理念並不一樣。在求變和堅持的平衡中,企業當下的選擇也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尋找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也是一種發展和生存之道。

對於那些仍在中國市場拼殺的汽車企業來說,嘗試不一定成功,但不嘗試則一定會失敗。鈴木在中國市場上的消極態度其實早已註定了它離去的命運。這不僅敲響了中國市場上外資品牌的警鐘,更需要引起品牌商們的思考:固然許多品牌都有屬於自己的堅持,但情懷可不能當飯吃,在面臨激烈的競爭和無法遏制的變化浪潮之時,品牌商們不僅需要反思堅守原則與不思進取的紅線到底在哪裡,更要清晰地認識到市場競爭也正如達爾文的進化論如出一轍: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THE END


禾顏閱車


大家好,我是樂見花,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汽車。

鈴木汽車是一家以製造小型車為主的日系品牌車企!進入國內的時間也非常早,早期是以微車打拼天下,當時大部分的國產微車企業所生產的車型都是以鈴木的車型開發而來,或者根本就原封不動的生產!後來鈴木的小型轎車奧拓也掀起了一股銷售的熱潮!很多中國人的第一臺家用轎車就是鈴木奧拓!當然,除了鈴木奧拓之外,鈴木所生產的車型也大多是小型車,只是體型相比奧拓要大一些罷了!像雨燕,天語SX-4也都是如此!



但隨著國內消費者的錢包越來越鼓!人們對於汽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像鈴木這種小型汽車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慢慢的,鈴木的銷量開始逐漸下滑,直至出現虧損!但這時的鈴木仍在苦苦支撐!但市場已經有了唱衰的聲音,一時間市場傳聞四起!萬在幾年前,很多媒體就披露鈴木即將退出中國汽車市場!但彼時的鈴木卻是以推出全新的小型SUV車型維特拉來應對!這款鈴木全新的小型SUV幾乎是全球同步上市!並且上市時,長安鈴木還非常高調!那時很多長安鈴木的高層都對維特拉寄於了厚望!希望它能取得與本田繽智那樣的銷量!以9.98萬元的起售價入市的維特拉,也確實具有這樣的實力!


但造化弄人,頗具實力的維特拉並沒有挽回鈴木的頹勢!結果這又成了目前市場上一款叫好而不叫座的小眾車型!原因何在?追根究底,還是鈴木之前那些車型所面臨的問題!雖然維特拉品質上乘,質量可靠,動力強勁,燃油經濟性超高,性價比也極高!但沒有實用的空間,在中國汽車市場其他一切都是枉然!就好像是0前面的1,後面擁有再多的0,沒前面的1!最終也還是0!但鈴木這個以生產小型車為主的品牌,自然有著自己的堅持!只是這種堅持在中國汽車市場並沒有換來好的結果!一如之前鈴木在同樣注重空間實用性的美國汽車市場裡所遇到的問題一樣!這一次,鈴木仍然無力迴天!


最終,就在前幾天,鈴木要退出中國市場的另一隻靴子終於落地!幾年來的所有傳聞都變成了現實!只是作為那些對鈴木品牌充滿摯愛的用戶,未免有些心酸!雖然更多的中國人喜愛大車,但畢竟也有些人更注重品質!油耗!最後,希望鈴木的退出只是暫時行為,也期待鈴木的華麗歸來!


樂見花


瞭解更多選車養車資訊,關注60秒懂車!

鈴木在中國混了這麼多年的鈴木銷量卻越來越差,甚至要比一些二流車企還要差勁,連續4年銷量上的下滑,連續斷崖式的下跌讓鈴木心灰意冷。所以選擇退出中國市場。

有人認為長安鈴木的衰敗完全是它自找的,與其對中國市場的不重視、產品更新換代慢,產品定位低端有著直接的關係,

另一方面對市場的盲目自信,產品線的混亂有很大關係,豐田本田都那麼努力得去顛覆自己,鈴木憑什麼這麼久基本原地踏步,而且中國自主品牌的崛起,國內消費升級使得鈴木在中國更無立足之地。


更重要的一點是鈴木的銷售策略不符合現階段中國人對車的理解,鈴木的主要問題在於它的造車理念的是對成熟發達國家,人們對車的概念比較成熟,覺得車也是代步工具,只要能滿足基本代步需求,車越便宜越省油,就應該賣得更好而鈴木往往秉承著這種理念。

中國人現階段的消費理念是,車越大玩越漂亮,越能彰顯身份。這次退市是鈴木的一種悲哀,也是國人的一種悲哀,因為我們又少了一款性價比比較好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