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以前只知道喝茶好,卻原來還有如此道理

茶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平常物件。今天要說的,可能是一般人較少知道的了,不賣關子,學學郭德綱引用元稹的《一七令·茶》當一下定場詩,咱們開講。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夏天來了,以前只知道喝茶好,卻原來還有如此道理

茶即古代時的“荼”字,《爾雅》中說“茶苦檟”應該是“荼”字。《詩經》用這個字也很多,但並非指的是茶類。古書上記載的“荼”,主要有兩種意思,一種意思是指苦菜:荼毒(“荼”是苦菜,“毒”指毒蟲毒蛇之類,喻毒害,如“荼荼生靈”)。古書上記載的“茅草的白花”則用“如火如荼”來表達。

至於“荼”何時演變成“茶”的字音,隋唐名家顏師古,在所作的《匡謬正俗》(主要內容是糾正諸經、諸書部分音讀、註釋的錯誤,分析出錯的原因,並探討造成解釋謬誤與讀音的關係)認為漢代時就有這樣的字音,後人因茶有兩音,缺一筆為茶,多一筆為荼,其實是一個字。可以簡單理解為“古音讀荼、今音讀茶”。

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郭璞給茶分類說:早上採的為茶,傍晚採的為茗;《荼經》裡也有一茶、二檟、三蔎、四茗、五荈的說法,現在我們統爾稱之茶,與古不同。

夏天來了,以前只知道喝茶好,卻原來還有如此道理

喜歡喝茶的人有的也喜歡栽茶樹,殊不知茶樹不好移種,當然現在種植技術成活率是很高的,古時候“縱移千株,從無一活”,因此古代人們結婚也有“下茶”的說法,以取不好移植的意思。

茶是一種大眾飲品,普通的茶除了入口清香沁脾,明目止渴之外,無有太大益處。《本草綱目》記載:常食去人脂,令人瘦。倘嗜茶太過,莫不百病叢生。古人更有勸人少飲的文章:“多飲不如少飲,少飲不如不飲。……若貪飲無度,早晚不離,到了後來,未有不元氣暗損,精血漸消;或成痰飲,或成痞脹,或成瘻痺;或成疝瘕;餘如成洞瀉,成嘔逆,以及腹痛、黃瘦種種內傷,皆茶之為害,而人不知。”

夏天來了,以前只知道喝茶好,卻原來還有如此道理

並告誡人們:“除滯消壅,一時之快雖佳;傷精敗血,終身之害斯大。獲益則功歸茶力,貽患則不為茶災。總之:除煩去膩,世固不可無茶;若嗜好無忌,暗中損人不少。”並且把茶比作“毒橄欖”,因為乍吃橄欖時覺得未到有些苦澀,過一會回味起來聞到就是甘甘甜甜的;飲茶也是,開始不覺得對身體有什麼危害,時間長了以後就顯現出來了,可謂隱患不小。

脾胃虛弱的人飲茶,常出現嘔吐、作酸、脹滿、腹痛等症狀。夏天來了要多喝水,可選擇菊花、桑葉、柏葉、槐角、金銀花、沙苑、蒺藜等衝調,時常變換,敢情更好。按《本草綱目》記載:柏葉苦平無毒,作湯常服,輕身益氣,殺蟲補陰,鬚髮不白,令人耐寒暑。蓋柏性後凋而耐久,實堅凝之質,乃多壽之木,故可常服。。

夏天來了,以前只知道喝茶好,卻原來還有如此道理

《本草綱目》所記槐角,乃苦寒無毒之品,煮湯代茗,久服頭不白,明目益氣,補腦延年。蓋槐為虛星之精,角稟純陰之質,故扁鵲有明目烏髮之方,葛洪有益氣延年之劑。當日瘐肩吾常服槐角,年近八旬,鬚髮皆黑,夜觀細宇,即其明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