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技術介入傳媒業務

近日,總部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維也納的美國在線服務公司(AOL)收購了全景視頻媒體公司萊歐特(Ryot)。作為美國最大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之一,美國在線服務公司投資虛擬現實新聞報道業務是其產業佈局的重要一步,萊歐特公司將與美國在線服務公司旗下的《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聯合制作虛擬現實新聞視頻。此前,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也相繼開展虛擬現實新聞報道業務。

虛擬現實技術如何改變新聞報道影響力?虛擬現實技術對受眾心理有何影響?攜手新技術是否會讓傳統媒體產業煥發新活力?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學者。

讓新聞受眾“感同身受”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交叉合作領域應運而生,萊歐特公司以及其他虛擬現實影視製作機構紛紛選擇與傳統新聞機構合作。2015年,萊歐特公司曾與美國聯合通訊社(AP)簽訂合作協議,聯合發佈了多個虛擬現實報道,其中,第一個報道講述了法國加萊(Calais)港口難民營的故事。萊歐特公司之前也曾與《赫芬頓郵報》合作拍攝了一個名為《橫渡》(The Crossing)的虛擬現實報道片,該報道也反映了難民這一主題。

《赫芬頓郵報》創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表示,《橫渡》是將技術與新聞報道進行融合的一次嘗試,同時也是傳統媒體與虛擬現實技術在新聞報道、開啟全球文化對話、激發人類改變傳統意識等領域合作的一個起點。

愛爾蘭沃特福德理工學院(Waterfor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客座教授賈森·傑拉爾德(Jason Jerald)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虛擬現實技術增加了新聞報道中的感官維度;視覺、聽覺、觸覺感受是虛擬現實的重要組成部分,多重感官刺激可以給受眾帶來更為直觀震撼的體驗。將虛擬現實技術運用到新聞報道中,可以引領受眾進入新聞發生現場,使受眾“感同身受”,大大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全球變化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梅根·桑德斯(Megan Saunders)在對話網撰文表示,虛擬現實技術可以使受眾“體驗”到通常難以接近的地域,比如澳大利亞大堡礁白化較為嚴重的區域,這種體驗有助於人們瞭解到事件的全貌,從而促使人們做出正確的決策和改變。

以用戶體驗為中心

傑拉爾德在新出版的《以人為本的虛擬現實技術》(The VR Book: Human-Centered Design for Virtual Reality)一書中,探討了虛擬現實技術應用過程的人文因素。傑拉爾德表示,“虛擬現實技術似乎給了我們進入數字媒體世界的通行證,但是缺乏對人類感官、心理機制的理解,虛擬現實技術也可能帶來不適的體驗。”傑拉爾德認為,虛擬現實技術無論是在新聞報道領域還是其他領域的運用,都應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在設計之初,就應將受眾心理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倫理因素考慮在內。“科技創新會對人類心理造成衝擊,在更為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指導下,虛擬現實技術進步可以助力傳媒業講好故事,並且更加深入讀者內心。”

英國伯明翰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交互式多媒體教授羅伯特·斯通(Robert Stone)在對話網撰文表示,虛擬現實技術不斷更新變化,但受眾的用戶體驗是行業發展的持續影響因素,無論虛擬現實技術如何完善,真正發展到滿足大多數受眾需求的程度,還需要一段時間。

加強優秀內容生產

傑拉爾德表示,虛擬現實視頻在短時間內能夠帶來引人入勝的感官體驗,但因為內容的缺陷,長時間虛擬現實體驗並不完美。學界也持續關注虛擬現實產品的內容製作問題,應該承認現階段雖然內容不少,但真正優秀的內容並不多,未來更多的研究應該放在如何提高虛擬現實內容品質上。

斯通表示,20世紀80年代後期,學界首次提出虛擬現實以及浸入式體驗概念,時至今日,這些概念還如同當年提出時那般極具影響力,同時虛擬現實領域的技術開發以及教學培訓均得益於當下的技術發展,但在開發具有現實意義的優秀內容方面還需加大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