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學奧數 建蘭一女生4項全國第一

2018-09-06 07:16 | 錢江晚報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学奥数 建兰一女生4项全国第一

暑假過完,各個學校開學,暑假裡大家都做了些什麼呢?去海邊旅遊,去國外遊學,上培訓班……

杭州建蘭中學802班女生徐靜涵,整個暑假差不多都“泡”在北京。回杭州的時候,她捧回了四個金獎,成績全部名列全國第一。

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全國小小新聞發言人口才大賽總決賽、全國中小學生語言藝術素質與口才能力測評、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中國好故事》華語風采全國總決賽、參加當紅益智節目《少年國學派》錄製……比賽期間,她還考出了語言藝術考級最高級別的十級。

“平常課業壓力大,我要趁著暑假多參加比賽,鍛鍊我的演講能力。”徐靜涵說。

還在讀初二的徐靜涵,5歲就開始學習語言藝術,小學學講故事,到初中後接觸演講和主持,現在各種各樣的金獎已經拿了40多個。

“我們沒有想過要把靜涵培養成多麼優秀的人才,最初讓她學語言,只是想讓孩子學會與人溝通。”徐靜涵媽媽說。當然,小姑娘在口才方面表現得如此優異,可謂是家學淵源——爸爸是一名專業主持人,媽媽是節目策劃。她很多演講主持的技能,都是跟著爸爸學的。

可是,有一段時間,徐靜涵卻說自己“很討厭”爸爸。

“他對我太嚴厲了,也不太關注我的成長,可能是他太忙,我經常有一種被爸爸忽略的感覺。”小徐說,特別是遇到表演方面的困難,想要向爸爸求助,“卻得不到一點安慰。”在徐靜涵的印象中,爸爸不是慈父更像嚴師。

她記得四年級時參加一次比賽,她要朗誦《最後一隻藏羚羊》這篇文章。比賽已經迫在眉睫了,可爸爸對徐靜涵的表演一點也不滿意,一次次地讓她重來。

“在故事的最後,世界上只剩下主人公這一隻藏羚羊,那段話爸爸一定要我哭著念出來,可是我就是流不出眼淚。”徐靜涵說。

雖然“討厭”爸爸,但徐靜涵其實知道,正是父親的這種嚴格要求,讓她在語言藝術方面有了飛快的進步。

我們在採訪的時候,徐爸爸第一次聽說女兒的抱怨,卻是笑了起來。他承認有些時候自己的確是在故意刺激孩子,希望她突破自己,讓表演更富有感情。

《最後一隻藏羚羊》的朗誦,是徐靜涵語言學習生涯的轉折點。

那天,父親一遍遍地給她示範。當爸爸表演到最後,用微微發顫的聲音淚流滿面地念出文章的最後一部分,徐靜涵被徹底征服了,自己也跟著哭了起來。

經歷過那次比賽後,才十來歲的徐靜涵忽然覺得自己長大了,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良苦用心。

“每次比賽,無論爸媽多忙都會到現場,在比賽前給我一個擁抱,鼓勵我,讓我不要緊張。以前老覺得爸爸不在意我,現在我才明白他是想讓我學會獨立成長。”她說。

在建蘭中學讀書,身邊都是學霸,學習壓力相當大,徐靜涵一度想放棄堅持了11年的語言藝術。“我想抓緊時間學習,不想參加任何演講比賽了。”

後來,還是在班主任俞老師鼓勵下,她才堅持了下來。

“俞老師為了讓我堅持下去,來過我家很多次,每次都會和我爸媽聊很長時間。她還告訴我,只要合理安排時間,學習和興趣是可以兼顧的。”徐靜涵說。

“有一項特長對任何一個學生來說,都很難得,都堅持了那麼久,實在不忍心看到她中途放棄。我希望我的每個學生都能學會合理安排時間,能夠堅持自己的愛好。”俞老師說,這也是建蘭中學一貫秉持的“輕負高質”、“適性發展”所要體現的教育主旨。

(原標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學奧數,杭州建蘭中學一女生暑假拿了四項全國第一,原作者:記者 梁建偉、陳宏程。編輯李月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