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吸金:20萬一篇天價稿費 自媒體大V聯手項目方割韭菜

幣圈知名自媒體大V號集體被封。

8月21日晚間,包括金色財經網、火幣資訊、幣世界快訊服務、深鏈財經、幣種研究室、吳解區塊鏈、每日幣讀、火幣研究院、huobicom、TokenClub等十幾家區塊鏈自媒體的微信公眾號突然無法訪問。

“幣圈”吸金:20萬一篇天價稿費 自媒體大V聯手項目方割韭菜

部分被封停賬號的區塊鏈自媒體頁面

表示,幣圈媒體已經演化出複雜的盈利模式,包括為ICO項目站臺、充當代投角色,為項目方負責人做專訪宣傳,收取“保護費”,舉辦活動等等,其中一些頭部幣圈媒體的一篇微信推文20萬,專訪價格超過10萬元。

“這個圈子的錢太血腥了。”今年年中從一家知名幣圈媒體離職的陳鐸(化名)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幣圈媒體是指以各類數字貨幣、ICO項目為主要報道內容的自媒體,——儘管這些媒體多以區塊鏈技術普及、前沿訊息傳遞的名義存在。一些幣圈媒體擁有APP、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個媒介平臺。

8月21日晚,包括金色財經、深鏈財經、火幣資訊等多個有關區塊鏈以及數字貨幣的微信公眾號均被封一事引起了相關社群和公眾的普遍關注。

對此,騰訊方面對外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被永久封停。

伴隨著2017年-2018年初數字貨幣市值的持續上漲,數百家幣圈媒體洶湧而來。幣圈媒體已經演化出複雜的盈利模式,包括為ICO項目站臺、充當代投角色,為項目方負責人做專訪宣傳,收取“保護費”,舉辦活動等等,其中一些頭部幣圈媒體的一篇專訪價格超過20萬元。

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對經濟觀察網表示,一些區塊鏈媒體被封是意料中事,炒幣又正在成為關注熱點,幣市“黑嘴”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空氣幣和一些不靠譜的項目幣充斥市場,導致老百姓財產權受損。

“幣圈”吸金:20萬一篇天價稿費 自媒體大V聯手項目方割韭菜

半年行

2018年年初,陳鐸從一家財經媒體離職加入了一家幣圈自媒體。彼時,正值數字貨幣市值達到頂峰,由此釋放了巨大的信息需求,數百家幣圈自媒體相繼成立。

陳鐸在幣圈媒體負責深度報道,這是幣圈媒體報道形式中的一種。普遍而言,與傳統媒體報道形式類似,幣圈媒體內容輸出也分為快訊、專訪、深度報道等。“每一種都有不同的變現形式”,陳鐸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其中快訊主要是為一些ICO項目做短廣告,頭部媒體的報價一條在2000元以上;專訪則是為一些項目提供更為細緻的宣傳,以吸引大眾投資人入場,一些頭部媒體的報價超過10萬元每篇;深度報道中一部分則是“黑稿”,一些幣圈媒體以此為由,向ICO項目方收取“保護費”,價格普遍在10-20萬元以上。

“這僅僅是幣圈媒體收入的一部分渠道,還有一些幣圈媒體同時運營社群,再為ICO項目站臺的同時,還提供代投服務;此外,舉辦各種區塊鏈會議也是幣圈媒體重要的業務之一。”陳鐸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一些大型代投會搭配成立一些所謂的“幣圈自媒體”配合銷售。這些自媒體往往會進行以測評、消息等多種形式吸引投資人進入自媒體的社群,然後再在社群中推廣銷售私募份額,同時還會適時傳播一些所謂的“內部消息”進行銷售造勢。

一位幣圈媒體創始人表示,一些員工激勵也是以其所參與的ICO項目代幣形式實現。

在陳鐸看來,這些項目中有99.99%都有欺騙的嫌疑。在今年年中,陳鐸加入了一個項目的維權群,在發現其中投資人不乏傾家蕩產的情況後,陳鐸打算做一篇相關的調查報道展露這一事實,但最終被其所在的幣圈媒體負責人阻攔。這也是陳鐸最終選擇離開這個圈子的直接原因。

暗線

陳鐸此前加入的自媒體在成立之初即獲得了天使輪融資,在同一個月有超過10家幣圈媒體獲得融資。

一位幣圈投資人點破了其中的奧秘,“很多媒體本來就是上一波在數字貨幣市場獲得豐厚回報的投資人授意成立的,成立的目的即是為了自己投資的項目站臺,又可以起到一定的攻擊防禦作用,增強自己在幣圈的話語權”。

這是幣圈自媒體極為特殊的一個特點:幾乎每一家頭部媒體背後都會站著一位或多位頗有知名度的投資人,其控股的節點會涵蓋多個ICO項目、基金甚至數字貨幣交易所,從而形成了一整個完整的勢力板塊。

以金色財經為例,金色財經是區塊鏈領域頗具知名度的一家媒體,其創始人為杜均,杜均同時還是區塊鏈風投基金節點資本的創始人,此前還曾是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火幣網的聯合創始人。按照天眼查信息顯示,杜均還在多家區塊鏈技術公司、投資公司持有股份。

在這些幣圈媒體外,陳鐸表示,在今年5月還有一批此前從事其他領域報道的媒體人轉型進入幣圈媒體。

一位區塊鏈自媒體在今年4月成立,5月正式投入運營,其運營負責人對經濟觀察網坦言,在成立之初肯定都是“奔著錢去的”,只不過有人還是希望能夠賺點良心錢,有的是想跟風賺錢。

該運營負責人表示。據該運營負責人表示,儘管通過數字貨幣市場謀利已經形成了幣圈媒體的一種風氣,但也有一小部分區塊鏈媒體選擇了開通類似“知識學院”的板塊,利用付費閱讀、知識普及的形式來進行運營。“不管什麼時間節點,還是有一部分人是在默默耕耘的”。

“幣圈”吸金:20萬一篇天價稿費 自媒體大V聯手項目方割韭菜

未來不定

很難說此輪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已經結束,一些跡象顯示此次關停一批微信號還僅僅是監管中的一環。在8月22日,有媒體消息稱北京朝陽區下發文件,禁止任何場所承辦虛擬貨幣的推介活動。

一些投資人已經開始持有更加謹慎的態度,“最近監管有重新趨於嚴格的態度,數字貨幣的熊市也尚未見底,在投資方面會更加謹慎”一位數字貨幣投資人表示。

在2017年9月4日出臺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中即提出“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聯合發文的部門中即包括中央網信辦。

肖颯認為,從5月後涉及幣圈(數字貨幣市場)的自媒體有重新活躍的趨勢,其中一些自媒體不斷推廣所謂的“IFO”(首次分叉髮型,實際上是已被政策認定為有非法募資嫌疑的ICO變形),並且為鼓吹一些項目的價格,吸引大眾投資人入場。

“現在市場就是一個擠泡沫的過程,這個過程過後區塊鏈本身還是有可能發展起來的,媒體的出路也很多;通過現有手段變現的可能會倒下去一批,但是真的為廣大用戶帶來價值的總會深入人心的”,上述區塊鏈媒體的運營負責人樂觀的判斷。

封停當晚,幣圈媒體“改頭換面”

“該來的終於來了。”

劉奇是一家幣圈自媒體的創始人,上週他聽到“風聲”,得知自己運營的公眾號將被徹底關停。此後,他四處“找關係”,希望能託人“擺平”這件事,但結果證明這些都是徒勞。

劉奇出身於傳統媒體,受過專業的新聞訓練,本來並不贊成幣圈“割韭菜”的玩法。2018年年初,劉奇註冊了一個公眾號,準備“把專業媒體理念帶入區塊鏈行業”。但入了幣圈、鏈圈沒多久,在利益誘惑面前,他的心態就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有錢為什麼不賺呢?”很多希望為ICO造勢的項目不斷登門“送錢”,動輒十萬八萬,而劉奇需要做的僅僅是幫他們發佈幾條“推廣軟文”。在收了第一筆錢後,劉奇逐漸開始淪陷,不僅不再避諱為圈錢項目搖旗吶喊,甚至還收錢為僱主充當“打手”。

不過,和劉奇一樣被封掉賬號的一些自媒體人似乎並沒有認識到自身行為的危害性。一位當事人表示:“這些錢我們不拿也有別人拿”;另一位當事人發問:“為什麼只封我們不封其他號?”;一位大V公開慶幸自己早把“主陣地”從微信轉移到了微博;還有一些自媒體人則表示會註冊新號、改頭換面、從頭做起。

“幣圈”吸金:20萬一篇天價稿費 自媒體大V聯手項目方割韭菜

此次沒有被封掉的一些幣圈、鏈圈自媒體,一邊自嘲“不是頭部媒體”,一邊人人自危、準備調整報道方向。當然,也有自媒體藉機營銷,打出廣告稱“(我們)會一直陪著大家”。

有趣的是,幣世界還在自己的網站上發佈了一條快訊,點名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已被封停。

“幣圈”吸金:20萬一篇天價稿費 自媒體大V聯手項目方割韭菜

幣世界發快訊稱包括自己在內的多個區塊鏈媒體被封停

幣圈混亂,可見一斑。

成立三月盈利,圈錢套路百出

“涉嫌發佈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是這次封停的主要原因。

查看了上述公眾號發佈在其他媒體平臺的歷史內容,發現大量涉及介紹區塊鏈ICO項目的信息,有些平臺甚至以介紹“炒幣”為主。而且,這些公眾號的數據表現都不低。新榜日前發佈的“區塊鏈微信影響力排行榜”顯示,金色財經網、huobicom、每日幣讀排名在前50位。

一位幣圈自媒體的前負責人李某接受了採訪並表示:幣圈自媒體,說是媒體,其實幹的是公關、營銷的買賣。它們靠為項目發廣告、做宣傳維持生存。

對項目而言,上交易所至少要花費幾百萬人民幣,其中大約30%會用在媒體宣傳上。因為區塊鏈是社群玩法,以傳播獲取“共識”,所以媒體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也是“除了交易所之外‘割韭菜’最狠的一環”。

李某介紹,有個項目ICO一共花了3000萬,其中1500萬付給交易所作為“上幣費”,800萬付給媒體作為“推廣費”,剩下的700萬元用於舉辦活動、人員開支,甚至包括項目運營。

行情好的時候,自媒體對項目方的要價也特別狠:一篇千字左右的稿件動輒收費1.5個比特幣(年初約合人民幣8萬元左右);甚至有的自媒體開出一篇稿子20萬元的價格,其中包含50%的法幣,50%的項目方代幣。即使如此,還有不少項目方追著上廣告。

有按單篇收費的,也有按月、按年打包收費的,價格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行情好的時候,一個區塊鏈自媒體成立3個月就能實現盈利,比項目上交易所圈錢的速度都快。

對炒幣用戶而言,誇大、虛假的媒體宣傳會影響他們的投資判斷。和科技媒體主要面向行業讀者不一樣的是,區塊鏈媒體主要面向散戶,因為這裡有二級市場。所以,大部分自媒體的出發點不是傳播區塊鏈知識,而是想法設法獲得散戶的信任,並靠項目方完成變現。

“自媒體是利益鏈中的一環,誰也無法超脫。”他說。

區塊鏈自媒體的另外一種賺錢方式,就是建立代投群,以“私募”、“代投”的名義組織投資者參與ICO。

此前,一個名叫“小羽漫談區塊鏈”的公眾號曾經組織過代投群,推薦了一個名為“LIM”的ICO項目。代投結束後,群主突然解散了微信群,並註銷了微信公眾號,“從人間蒸發了。”有人計算,這次代投使投資者損失總計超過千萬元。

幣圈圈錢,套路百出。

“幣圈”吸金:20萬一篇天價稿費 自媒體大V聯手項目方割韭菜

寫在最後

區塊鏈的技術和理念是個好東西,但這三個字被一群傳銷詐騙、發幣割韭菜的人玩壞了。

“提到區塊鏈,很多人會想到發幣、割韭菜甚至傳銷等詞語。錯的不是大家,錯的是這個行業裡充斥著太多謊言和欺騙,很多人為發幣炒幣而來,他們遊走在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帶,用區塊鏈的外殼包裹著精心設計過的騙局,甚至還為此洋洋得意。”

再不嚴管,P2P爆雷的悲劇,將很快複製到幣圈,大量群體事件將出現。此外,幣圈的亂象...也嚴重違背國家脫虛向實,不允許炒幣,已上升到國家高度!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我)

========== END =========

(喜歡哲學、心理學、醫學、美學、IT、職場、營銷、旅遊、文化的朋友,可關注 大漠還魂草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