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大戰鹿死誰手?

2011 年,美團的王興打開電腦,論壇中現場展示了公司銀行賬戶,現金儲備超過 6000 萬美元。之後眾多小型團購網站自動退出了千團大戰,面對美團的補貼,他們再也燒不起了。

2014 年,滴滴和快的展開了堪稱互聯網史上最瘋狂的補貼戰爭,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滴滴總共燒掉了 1500 億,才算暫時坐穩出行帝國的江山。

2016 年,外賣大戰,美團、餓了麼、百度一共燒掉超過百億,白領們 5 塊錢吃一頓豐盛午餐的背後,是百度外賣的黯然隕落。

2017 年,共享單車大戰,補貼 100 億,最後整個行業沒有一個贏家。

2018年,幣圈大戰實況分分鐘上演。

交易所大戰鹿死誰手?

幣圈撕逼大戰已開始

張健,FCoin創始人,原火幣網CTO,張總當初在火幣網的地位相當於趙長鵬前幾年在OKEX的地位,一個對區塊鏈技術有著執著追求的大佬。

2014年前後,張健創建了一個平臺叫“qukuai.com”,“區塊鏈”概念還沒有盛行。人們交易比特幣,但是無法查到這些交易信息,他創辦區塊鏈數據查詢網站。後在吸納張健進入火幣時,火幣同時收購了這一項目。

2016 年下半年,張健從火幣離職,創辦了博晨科技,創辦之初就獲得了來自起源資本(後八維資本)、火幣網和節點資本數百萬的天使輪投資,2017 年上半年又得到了用友 1000 萬的戰略投資。這是一家區塊鏈技術標準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起源資本的創始人冉立之是張健最早期的投資人,之後也參與了張健離開火幣後創辦的公鏈項目博晨,也參與了對FCoin的投資。

2018年5月24日FCoin上線挖礦交易所。

6 月初, FCoin 依靠分紅機制與“交易即挖礦”的返還模式,吸引了大量交易者的眼球。

FCoin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即交易所挖礦機制:FCoin 會將用戶支付的交易手續費,以 FCoin 平臺所發行 token(FT)的形式 100% 返還。分紅是指,FCoin 每天會將前一日手續費收入的 80%,按照用戶持有 FT 的比例,返還給用戶。

短短數天Fcoin交易量超越OKEx、幣安、火幣,ZB等6大老牌24小時交易總量之和。

暴漲的交易量也讓市場看到了利好,平臺幣 FT 的價格在幾天內暴漲數百倍,Fcoin 平臺的刷單者收益也跟著水漲船高。雖然後來由於刷單者的 FT 到手就立即拋售,導致 FT 持續下跌,但這絲毫不影響薅羊毛黨的熱情。

一時間其他交易所開始涼涼。幣安官方電報群開始躁動,大量用戶要求幣安也推出挖礦、持幣分紅機制。幣安趙長鵬慌張了連發微博炮轟交易挖礦,認為FCOIN的分紅是偽分紅,幣安才是真讓利。......然鵝OKEx 也羨慕 Fcoin 的交易量。

交易所大戰鹿死誰手?

Fcoin 火上澆油

6 月 21 日下午4點 ,Fcoin 張健發朋友圈,宣佈將幣安自家的平臺幣 BNB 上線 Fcoin 交易,並讚賞趙長鵬和幣安。

交易所大戰鹿死誰手?

6 月 21 日下午 17 點,Fcoin 在 FCoin 創新區開放 BNB/USDT 交易市場。5 小時後,Fcoin 上的 BNB/USDT 交易量已經佔 BNB 總交易量的 7%。

FCoin上線的BNB幣是幣安發行的區塊鏈產品,其發行總量恆定為2億個,對外公開發行1億,永不增發。幣安幣是基於以太坊發行的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數字資產,基於以太坊區塊鏈的 ERC 20 技術標準。

交易所上線非自身平臺加密貨幣,F coin少有交易所間上架競品平臺幣的先例。對於交易所們來說,上幣費是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更別說免費上架競品幣。

業內人士指出,若FCoin連續大幅度拉高BNB幣價,再突然拋盤,將使得BNB幣價大跌,損害BNB投資者利益。

OKEx 和幣安開放聯盟,百家千家交易挖礦交易所上線

交易量被一個新交易所在短時間內奪走勝利果實。花了幾年時間打下的江山,居然被一個無名小輩一個月搶走。是誰都不高興了,大戰終於爆發。

6 月 19 日,OKEx 宣佈了開放共贏計劃,支持 100 家交易挖礦的交易所,交易所團隊只需要有自己的域名、logo 和運營主體,就可以輕鬆地做一個和 Fcoin 一模一樣的交易所,一天就可以開始交易。

6 月 21 日晚上 8 點半,幣安宣佈聯盟計劃,將支持 1000 家交易挖礦、持幣分紅的交易所。也就是說幣安也開始做交易挖礦,持幣分紅了。返利比例高達300%。

6月21日晚上 10 點,李笑來的 BigOne 交易所加入戰局,手續費 100% 以全新平臺幣 ONE 的形式返還。

幣安和 OKEx 眼中,Fcoin 不是一個市場破壞者,它只是創造了一個新的資金盤市場,用更多的短期利潤來吸引用戶加入。

恩,OKEx和幣安有一個共同目標了,額.....當然不是沒有蛀牙。捂臉,是手牽手乾死Fcoin。小編估計吧幣圈補貼大戰好戲才剛剛開始。搬起小板凳吃瓜啦。

截止到6月22日上午9點06分,Fcoin總流通量已經達到12.76億,按照出礦速度,未來2日,FT的邀請獎勵返還將會跳至10%。

小編對Fcoin機制也表示很好奇,比起其他幣種 Fcoin完全是一個新物種。“資產和交易數據實時公開透明”、“交易即挖礦”“收入的80%即時分配給FT持有者”……上線的短短兩星期內,平臺幣FT兩個星期之內上漲100倍,根據其官方公佈的交易量,Fcoin也同時成為了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

Fcoin究竟是龐氏騙局,還是有實實在在的革新點的顛覆者?

僅適用於幣圈大戰開打前規則保持不變,及平臺方不惡意操盤的前提下。)

用戶手續費,100%根據當時Fcoin價格摺合成對應數量的Fcoin,返還給用戶。還有20%的手續費會返還給邀請人。

所以,其實每花出去100元的手續費,可以換回來價值120元的Fcoin(按照當時小時Fcoin的均價計算)。

這些通過手續費換回來Fcoin的過程,也就是Fcoin挖礦的過程。

只有51%的FT是通過挖礦分配,剩下49%是預留(預先鎖倉的),根據挖礦的進度同步解鎖。

換句話說,所有FT被挖出來時,所有原來凍結的FT也解鎖了。

為什麼參與FCOIN的人都感覺賺了?這是改變了交易所的格局嗎?

背後秘密是股權。

FT總量為100億,如果單價3元,那麼市值就是300億。這300億直接分給廣大參與者(私募、交易者等),從表面上看,的確會馬上造就一批富豪。

只要FCOIN不倒閉,只要FT的價格穩住,只要大部分人不提現走人,這種財富就會在。可以說,FCOIN將憑空給幣圈送來了300億的財富,所以大家都感覺自己賺錢了,而且部分人賺大錢了。

有點像比特幣分叉,今年年初的時候,比特幣瘋狂分叉出70多個幣,導致比特幣暴漲到15萬元一個,也是因為這種財富效應。

每分叉一個幣,就相當於給比特幣的持有者空投了一筆財富。現在其實也是一樣,每出現一個挖礦型交易所,相當於給幣圈空投了幾十億、幾百億的財富。總體而言,比起比特幣分叉,交易挖礦的歷史意義要大一些,因為真的可能改變交易所的格局。

FT發行失控

兩週前,FT暴漲,FT平臺坐擁全球最大的數字貨幣交易量,誰也沒有想到價格的拐點竟如此迅速地到來。

17日,週日,FT的價格跌破0.8USDT;相對於14日1.25USDT,跌幅超過30%。

Coin電報群中,很多人都意識到,FT出礦速度在加速。隨著出礦速度加快,平臺收入正常增長速度下,FT分紅正在被攤薄,稱為FT“通脹”“貶值”了。

一週前蜂擁而至的一部分投資者們大多保持了沉默,他們相信一個將收益絕大多數分配給社區成員的平臺好過那些日進千萬但一毛不拔的黑心交易所,堅定地選擇持有。

而那些無法辨別形勢或已經預感不妙的投資者已經開始拋售提現,價格回落中,一些刷單機構在社群中討論離場。

這天,FCoin平臺一度出現卡頓,幾個提現者在萬人電報群中直接@張健要求解決不能順利提現的問題。

Fcoin 現在還很稚嫩,私募賣出的 FT、交易挖到的 FT,都不受控制。

FT 的持有者們完全沒有建立起對 FCoin 的長期信心,所以 FT 價格暴漲暴跌,市場對 FCoin 有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做市值管理也持懷疑態度。

Fcoin 不僅沒有能力去護盤,很有可能會幣圈補貼大戰 100% 返還機制,加速融資資金耗盡。

交易挖礦潮會崩盤嗎?

交易挖礦是個好東西,像ICO也是好東西,比特幣分叉必須是好東西,一定會被市場玩壞。當年,幾千個ICO在路上;幾百個比特幣分叉在路上,無限複製,無限吸金,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導致了ICO和比特幣分叉幣崩盤。

現在,幾十個挖礦交易所也已經在路上,崩盤已經可以預見。OKEX搞了100家交易所計劃,幣安搞了1000家交易所計劃,就是為了加速崩盤進程。

唯一可以期待的是,大量ICO崩盤,有不少好項目活了下來;大量比特幣分叉死掉,BCH還是頑強的活了下來。

大量挖礦交易所崩盤日子,應該也有幾家交易所能活下來。市場就是這麼瘋狂,發現熱點,一窩蜂的撲上去,泡沫破裂,最終還是有人活下來。百團大戰,美團活了下來;網約車大戰,滴滴活了下來。幾十家挖礦交易所大戰,難道一家都活不下來?

我不相信。就算這批新出來的交易所全部死了,也會促使老牌交易所有所改革。

所以,這場交易所大戰,這場大型泡沫,還是有意義的。只是參與者們,一定要做好虧損的準備。

將會怎麼崩盤?

數月暴跌中,交易所代幣狂跌不止,交易所開始動用這種手段救市(回購、鼓勵鎖倉),收效甚微。

交易挖礦慢慢成為了虧本生意,交易量萎縮,分紅不再有吸引力,玩家們紛紛賣出交易所代幣,奪路狂奔。

最先應該是部分小型交易所無法支撐,隨著他們的倒閉,恐慌開始蔓延,交易所代幣由香餑餑變成燙手山芋,部分中型交易被迫清盤。

最終,市場上不再產生新的挖礦交易所,僅有的幾家在夾縫中艱難求生,泡沫宣告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