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裁員 撤銷北京公司,陷入絕境的知豆汽車要吃回頭草回歸吉利

8月21日,知豆智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豆智信)發佈了《關於北京五道口人員遷移的通知》。

通知稱,北京市海淀區五道口暫安處甲2號院房屋於2018年8月31日到期,為保證公司業務正常運行,現將知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五道口工作人員和本公司所有人員遷至知豆公司所在的寧海總部。

欠薪裁員 撤銷北京公司,陷入絕境的知豆汽車要吃回頭草迴歸吉利

所有遷移人員務必在8月29前完成遷移搬離工作。對不願遷移的本公司人員,公司會盡快為其辦理離職交接手續。

而對於既未辦理離職交接手續又不按上述要求赴遷移的辦公地點的工作人員,將以曠工論處。

這一紙文件,將在知豆智信工作的員工逼入了兩難的境地。對這些員工來說:要麼去浙江總部報到,要麼離職。

欠薪裁員 撤銷北京公司,陷入絕境的知豆汽車要吃回頭草迴歸吉利

可實際上,很多員工迫於養家餬口,根本沒辦法去浙江總部,只能同意主動離職。這與此前引起眾怒的東風標緻搬遷令如出一轍。

然而,比東風員工更慘的是,知豆智信的80餘位員工已3個月未拿到工資。一位剛離職的員工表示,他們現在的訴求就是拿到工資,但公司從始至終沒有任何書面正式的文件,承諾全靠一張嘴,明顯耍老賴。

除了拖欠工資、撤銷北京辦公室、變相裁員外,知豆蘭州、寧海工廠目前已處在停工狀態,原因或與拖欠供應商款項有關,而曾說過“創業的過程就像走進沙漠,自己好幾次都差點死在沙漠中”的鮑文光也不再擔任知豆汽車的總裁。

作為新能源汽車最早的入局者,知豆汽車的發展也是一路坎坷,從最初的新大洋知豆時代,到眾泰知豆時代,再到吉利知豆時代,可謂一波三折。

欠薪裁員 撤銷北京公司,陷入絕境的知豆汽車要吃回頭草迴歸吉利

2006年,鮑文光創立知豆汽車,次年,鮑文光拉來已經退休的意大利菲亞特公司在南京的副總裁Alfredo Bacci ,共同參與自己的電動汽車計劃。花了近 5 年時間,新車才研製成功,可以進行小批量生產。

最初,知豆叫做“新大洋知豆”,不過由於新大洋一直都沒有申請下來乘用車生產許可,所以知豆最初也只能是輛處於灰色地帶的“三無”車輛。

欠薪裁員 撤銷北京公司,陷入絕境的知豆汽車要吃回頭草迴歸吉利

2013 年,“知豆”電動汽車通過了歐盟 E-Mark 等標準認證,開始出口歐洲,首批銷售 1000 多輛。

2014年,新大洋與眾泰合作,走上了借腹生子的道路。知豆藉助眾泰的資質開始在國內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然而,僅僅一年的時間,新大洋知豆的研發生產的核心技術就已被眾泰全盤掌握。

隨後,眾泰便與知豆結束合作關係,開始獨立發展電動車。“眾泰知豆”至此也畫上了句號。

為謀生存,2014年,鮑文光為知豆重新找了一個投資者,知豆成功牽手吉利,成立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準生證問題再次解決。

欠薪裁員 撤銷北京公司,陷入絕境的知豆汽車要吃回頭草迴歸吉利

從此知豆進入“吉利知豆”時代。當時吉利是知豆最大股東,手握45%的股份,其從多方面幫助知豆順利產下D1、D2兩款重磅車型。

不過,2016年7月25日,吉利汽車(00175.HK)發佈公告稱,吉利汽車以6.21億元轉讓旗下部分知豆股份給第三方,用以讓知豆獨立申請純電動乘用車資質。

2017年10月,知豆獲得了工信部公告准入,正式獲得獨立資質。

再說幾句

進入電動汽車行業已有十餘年的鮑文光曾在2017年公開表示,主打微型汽車的知豆汽車自成立以來連年虧損,市場佔有率也一年不如一年。

欠薪裁員 撤銷北京公司,陷入絕境的知豆汽車要吃回頭草迴歸吉利

不過,在小鵾看來,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大幅滑坡,也使得高度依賴補貼政策的知豆等微型電動車企失去了價格優勢,而銷量也不可避免的大幅下滑。

對知豆汽車來說,欠薪、撤辦只是銷量危機和資金壓力的連鎖反應,其背後的企業發展才是問題關鍵。小鵾認為,如果不能從這次危機中找出真正的發展路徑,即使有吉利接手,未來的知豆汽車也恐難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