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聯合司法機關重點打擊P2P借款人惡意逃廢債

近期,一些網貸平臺風險爆發,各地互金協會接連推出新的措施維護網貸平臺的穩定運營,提升平臺運營的安全性,強化投資者的權益保護。

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針對近期網貸行業以及中國互金協會工作的採訪時,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網貸行業將再用1至2年的時間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風險,及時採取措施防範新增風險。

中國互金協會將在發揮統計監測、登記披露、信息共享、資金存管等基礎設施作用,準確掌握平臺底數和風險程度,進一步強化風險預警功能,為監管部門提供支持。

一、李東榮會長認為防止風險傳染要正確認識近期風險暴露事件

在回答當前網貸行業最需要密切關注的風險點提問時,李東榮會長表示要防止風險傳染。一方面要認清網貸平臺正常出清的情況。另一方面,要正確解讀行業形勢,引導借款人履行債務,避免製造恐慌。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聯合司法機關重點打擊P2P借款人惡意逃廢債

網貸行業的初衷是支持普惠金融,彌補小微、三農等領域中缺失的金融服務。在行業發展初期,網貸行業存在正常的貸款信息中介服務,也存在現金貸、首付貸、校園貸、金融產品代銷,平臺搭建、建設大數據風控系統等各種經營模式。

隨著“一個辦法三個指引”法律框架的建立以及相關整改措施的出臺,網貸行業被定義為信息中介服務機構,很多非中介的網貸平臺紛紛轉型或退出,在逐漸完善的法律體系之下,平臺轉型和退出屬於正常現象。

其次,由於投資者對網貸平臺的信息中介性質缺乏認識,很多投資者誤認為其借入的款項來源於平臺,且這些借款利息過高,可被認定為非法,平臺倒閉後無需還款。其實平臺僅為信息中介,出借人是平臺的投資者,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是不會因平臺退出而終止的。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聯合司法機關重點打擊P2P借款人惡意逃廢債

二、李東榮會長認為備案延期是違規存量業務尚未處置完成

在回答如何看待網貸備案的延期時,李東榮會長表示,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形勢錯綜複雜,存量風險尚未完全消化,需要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風險,防範新增風險。

存量風險其實可以理解為網貸平臺歷史遺留的違規業務。在政策真空期,這些業務並未得到規範,網貸行業中存在大量具高昂隱形成本的貸款業務。

隨著各項規定的出臺,網貸平臺需要清理整頓違規業務。《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備案登記管理指引》第十一條規定,在本指引發布前,已經設立並開展經營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在申請備案登記時,除需要提交本指引第六條所列備案登記材料外,還應當提交機構經營總體情況、產品信息以及違法違規整改情況說明等。

在清理違規業務時,網貸平臺需要與借款人協商新的借款合同,確定還款方式和還款金額。這樣其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此,在一定程度拖延了備案的進度。

當前,監管部門與行業協會均要求網貸平臺穩妥化解存量風險。如果將所有違規業務計中進行資產處置,不但會折損借款的實際價值,損害投資者利益;還會將借款人的違約風險傳導到資產管理公司或商業銀行,造成風險蔓延,影響整個金融系統的安全性。

目前,央行已經宣佈將再用1至2年的時間完成網貸整治工作。接下來,監管部門將與行業協會形成合力,在政策與執行層面助推網貸行業整改。

三、李東榮會長指出備案細則的出臺是為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風險

在回答備案細則的出臺是否會加快整治進程時,李東榮會長強調,備案細則的出臺是為穩妥有序化解存量風險。

8月8日,經濟參考報報道互金風險專項整治辦即將發佈有187條專項檢查標準的細則。統一的細則使得平臺有明確的整改方向,避免了跨地區經營的平臺整改規範不一致的問題,間接加快了整改進程。

但整改的目的是為了網貸行業更好的發展,妥善評估自身問題,引導平臺自我化解違規業務,避免“帶病”備案,防止備案後平臺出現經營問題而損害投資者的權益。

四、中國互金協會將與司法協作打擊逃廢債行為運用監測手段強化風險預警機制

在回答打擊惡意逃廢債,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的具體措施時,李東榮會長表示,中國互金協會將運用司法協作、數據共享等手段聯合懲戒逃廢債等行為。在打擊失信行為的同時,積極保障問題平臺的債權債務關係存續。

在強化風險預警機制方面,擴大統計監測範圍,警示和督促計劃退出的平臺做好清退計劃,通過建立信息發佈、糾紛解決等工作機制,嚴防惡意退出。

作為平臺間的自律組織,中國互金協會將從借款人的逃廢債和平臺惡意退出兩方面進行督導。一方面,網貸借款是借款人與出借人在平臺簽訂的有效借款合同,平臺是否爆發風險不影響合同的效力。

8月8日,互金風險專項整治辦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要求平臺上報逾期借款人,並將惡意逃廢債行為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

另一方面,中國互金協會也將擴大監測平臺的數量,細化監測的維度,準確掌握平臺底數和風險程度。當平臺按計劃退出時,及時預警並督導平臺按計劃退出。

五、中國互金協會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整治工作為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支撐

在回答提高監管效率、加強協作時,李東榮會長表示,中國互金協會將完善與中央及地方監管部門的工作聯絡溝通機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

目前中國互金協會已經對接了119家網貸平臺的工商信息、備案信息以及運營數據。平臺運行情況的監測將為監管部門法律法規的制定提供依據,也將促進平臺合規運營。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聯合司法機關重點打擊P2P借款人惡意逃廢債

六、中國互金協會將建立數據統計和風險監測長效監管機制

在回答建立長效監管機制時,李東榮會長表示,中國互金協會以整治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為導向,致力於完善數據統計和風險監測長效監管機制,進一步強化風險預警功能。

當前,防範網貸行業的風險爆發是所有工作的重點。中國互金協會已經開展了平臺數據對接以及風險預警監測。但在全行業近2000家平臺之中,僅有119家進行了數據對接,絕大多數平臺尚未在中國互金協會的監測之中,要想切實保障投資者權益,中國互金協會還需加快監測範圍提升的速度。

此外,中國互金協會也應引導平臺對投資者負責,當平臺可能發生風險或計劃退出時,中國互金協會也應該及時與監管部門溝通,協助平臺制定妥善退出計劃,並將平臺退出計劃及時告知投資者,避免平臺在無退出方案時草率宣佈退出,導致風險在行業內擴撒,從而真正發揮風險預警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