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江對話李澤湘:科技創業如何破局|碼會2018

4月20日,“開源迭代·解碼未來”源碼資本2018年碼會年會在北京召開,極客公園創始人、總裁張鵬、源碼資本投資合夥人張宏江博士,固高科技、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董事長,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教授共同探討了當下最熱門話題

“科技創業”的現狀、趨勢、難點及如何與商業更好的做結合

我們創業不應僅從技術反推場景,而要從場景到技術。今天中國經濟、製造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如此龐大,中間有太多問題可以用互聯網+和AI+解決,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恰好也呼應前面說過的問題,科學家創業往往是從技術往場景走,但更好的模式是從場景往技術走。

金句 / QUOTES:

  • AI作為手段,至少當下來講是很重要的,各個領域都會涉及到,尤其是製造業,會有很大的應用。但不要忘記重要的一點,它只是很多種工具之一。

  • 過去三十年間產業變化和技術變化都很大,但教育模式跟三十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還是計劃經濟時的模式。

  • 當學校鼓勵以不同方式培養學生時,你就不會擔心培養出來的學生千篇一律,這個時候你需要的人才就是多樣化的。這是我們中國教育體系需要提升的地方。

  • 最後發現在挖人過程中,很多在學術上非常高調的人他們沒要,留下的往往是對業務感興趣的人。

  • 如果候選人對你的業務感興趣,就能想方設法把技術往裡面用,這樣的人是公司最需要的。

  • 如果是為AI而AI的話,除了燒一大堆投資者的錢,或者製造一個又一個App之外,不會有太好的應用效果。認為無論什麼問題、什麼商業模式只要把AI一套就能解決,這種觀點非常危險。

  • 今天想一想我們的業務,哪塊能夠數據化,哪塊能夠軟件化,哪塊能夠體系化,這一塊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是未來建立體系的機會。

張宏江對話李澤湘:科技創業如何破局|碼會2018

左起:張 鵬 張宏江博士 李澤湘教授

以下為論壇環節全文

極客公園 張鵬本場對話的兩位嘉賓與科技有關。一位是源碼資本投資合夥人張宏江博士;另一位是固高科技、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董事長,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教授。兩位都是我非常尊重的科學家,我們今天想聊一聊三個話題:新公司如何在科技產業中破局?怎樣留住人才支撐行業的發展?大的技術趨勢是什麼?李澤湘教授在業界備受尊敬。最早大疆的推動有您的支持和鼓勵,現在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這塊您也有新的想法,能否請您介紹一下這個想法和它的由來?

李澤湘教授: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的創立,其實是很長過程的積累。我九二年回到香港科技大學,研究方向一直是在機器人與自動化。香港科技大學是26年前建立的一所新大學,它以現代研究型大學為定位。香港以前也有幾所大學,但一直是以教書為主,研究不太主要。能不能在中國本土建立一個現代化的香港研究型大學,是當時學校面對的挑戰。經過20年發展,科技大學成為世界上被認可的一所研究型大學,基本達到了當時的目標。這裡面也有一大批和我一樣,早期在國內上高中讀大學,隨後去歐美讀研究生、博士,但一直想回來做點事,最後來到香港科技大學的人。

來香港科技大學建立現代的研究體系,確實是我們早期的目標。如果只是做研究,我相信留在美國也能做。但香港科大有一個非常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們緊靠深圳,緊靠珠三角,這些是在過去20多年製造業高度活躍的地方。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把科技大學的教育和研究,跟珠三角的製造業結合起來。而後在深圳,我和同事創辦了第一家公司,固高科技,這是中國第一家運動控制的公司。在創業過程中我收穫了很多寶貴體會,比如什麼樣的學生、什麼樣的能力,能夠站穩產業第一線。

1、科學家創業

極客公園 張鵬:最近兩年發現一個趨勢,有很多科研人員開始轉向創業者。對於這些轉型的科研人員,我們如何評判他是否是一個優秀的創業者?

李澤湘教授我們發現,在學校裡表現很好的學生和科研人員,在創業中可能並不適合。

所以需要判斷到底還需要哪些東西,才能讓老師和學生在兩條戰線上都能比較優秀。這也是我們創辦松山湖產業機器人基地的原因,不只是打造一個機器人產業,更重要的是為學校的教育取得更多的經驗和數據。

張宏江博士:剛才澤湘講得非常好。科研做得非常好,尤其是理論做得非常好的研究人員,出來創業失敗的概率,一般比在公司裡待過較長時間的創業者更高一些。這裡面有幾個值得考察的因素,比如說創業的動機和想法,是否是自己喜歡的事;是不是自己擅長、準備好的事。最怕的就是跟風。最近AI是一陣風,導致有些學校的教授和研究院的研究員突然覺得我要是出來創業的話,說不定也能成為億萬富翁,我也能和某些人一樣,從一個論壇跑到另一個論壇,風光無限。這樣的人出來創業就有很大風險。

我們看到很多AI公司裡,幾個研究員能力都不錯,但根本沒想到應用場景就出來創業了。在座各位很多是做投資的,這麼多錢盲目投入產業裡,導致那些本應該摔一跤醒一醒,然後再好好想想的創業公司,沒摔下去、依然活著。

這對產業造成很負面的影響。

特別同意澤湘的想法。創業所需的人才,和大學裡做研究做技術的人才,其實有不同的維度和需求。在創業這塊,你應該想的是未來的產品是什麼東西?跟你的競爭對手差異在哪兒?你的技術到底在哪個產品裡面能起多大作用?研究技術的人往往把一個產品看作成功了90%。但是我們做技術的人知道,技術只能使你上第一個臺階,能不能上第二個、第三個臺階,要看你對市場的應變能力和融資能力等一系列疊加在一起。我認為當研究員、教授出來創業前,一定要先想清楚這一點。

張宏江對話李澤湘:科技創業如何破局|碼會2018

源碼資本投資合夥人 張宏江博士

2、亟須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

極客公園 張鵬:並不是所有科學家都天然適合創業,他可能需要補全一些原本教育體系中缺失的東西,或者尋找好的商業夥伴。這件事正好跟教育相關。很多人說中國的教育體系相對歐美比較落後,至少在商業創新層面比較落後。需要用怎樣的方式去構建一個適合創新的體系?未來二三十年,樹人這件事很重要。我們這群人或許看到了機會,但再往後走,如果沒有一代代優秀的人,很多機會也做不實,這群人怎麼樹起來?

李澤湘教授:我們能看到,創業越來越多地在跟科技,特別是一些需要積累的科技相關。在今天,沒有好的科技手段,你去創業是非常難的。過去三十年間產業變化和技術變化都很大,但教育模式跟三十年前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變,還是計劃經濟時的模式。我們選的人能夠進入好的學校,因為好學校是稀缺資源。但選的人是不是跟產業、創業的標準相關,這是個問題。進入學校後,他學的東西是不是為他出來創業,或者解決現代工程的問題,也有關係。我們看到很多問題,也在探索各個不同的解決方案,但還沒有一個大家都認可,可以全面鋪開的解決方案。

張宏江博士:我認為沒有一個標準方案或者統一方案能夠培養各行各業都需要的人才,包括創業人才、工程人才、研究人才。英國和美國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他們學校多樣化。像美國有常青藤這樣的綜合學校,從本科基礎到研究生都做得非常好。也有很小的文理學院,一年只招兩三百學生,培養的是學生的文理素質、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州立學校則更訓練每個專業的學科基礎。當學校鼓勵以不同方式培養學生時,你就不會擔心培養出來的學生千篇一律,這個時候你需要的人才就是多樣化的。這是我們中國教育體系需要提升的地方。

極客公園 張鵬:很多人認為隨著中國科技企業的高速發展,未來在世界上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種發展是利用科技進行彎道超車的過程。在教育形式上會不會有新的可能性?今天可能我們沒有人家做的好,如果再去學人家,再過二十年是不是又落後了?

張宏江博士:這一點澤湘有很好的想法,並且澤湘做得很漂亮。

李澤湘教授:在做這方面嘗試。松山湖其實是一個實踐基地,以科技創業和機器人創業,去檢驗我們的學生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素質和能力、怎麼樣去學習,才能夠在機器人或者是科技創新的路上走得更遠。我們通過實踐的檢驗,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然後再反饋到學校的課程體系設計方面。我們目前還是一個實踐。

張宏江對話李澤湘:科技創業如何破局|碼會2018

固高科技、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董事長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 李澤湘

3、AI公司搶人、養人、留人

極客公園 張鵬:對於未來優秀的技術人才,上哪兒能夠有效地獲得,這可能是今天非常多的公司和CEO關心的問題。很多科技公司說未來我也要做AI這方面的能力,但前兩年AI公司招人都招不到了,都得到大學自己培養。兩位都是研究體系出來的,在你們看來,有科學素質、技術能力的人在什麼地方?怎樣吸引到這些人?能不能給大家一些建議,如何把你們這個圈子裡的牛人請過來?

李澤湘教授: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我觀察到,很多初創公司在拿到投資人的錢以後,就用非常高的價格去挖名校的AI人才。反過來也吸引供應端,很多學生在學校往這個方向轉。上了一兩年AI類的課程,簡歷上就寫著AI、人工智能專業。這是目前看到的現狀,工資、就業、機會就會一大把。

但這些CEO可能很快就會為這種草率付出代價。通過這種方式招來的學生,一段時間後可能發現並不勝任工作。與其這樣惡性循環,倒不如多花一些精力和資源,去關注或者投入到與學校合作培養的模式。

張宏江博士:補充一點,今天看很多公司,包括很多在座的基金朋友,大家都很焦慮,焦慮為什麼公司找不到AI人才。我覺得大家沒必要這麼焦慮。以頭條為例,頭條在AI+應用的結合上做得非常好,整個公司業務基本建立在算法之上,無論是人的精準定位、精準廣告投放,還是用AI做視頻、做文字審核,基本上AI應用在產品的各個角落。從這個角度去想,他們肯定需要大量的AI人才。

但最後你發現在挖人過程中,很多在學術上非常高調的人他們沒要,留下的往往是對業務感興趣的人。如果候選人對你的業務感興趣,就能想方設法把技術往裡面用,這樣的人是公司最需要的。如果只是為了撐門面去花錢請一些不瞭解業務的人,最後發現不合適再解僱,這種成本非常高。

那些有規模的公司,像谷歌、Facebook、微軟、亞馬遜,我以前一直認為這些公司招人時會看你的專業是否對口,但後來發現並非如此。我的兩個兒子在美國春藤的學校和文理學院畢業,我發現這些公司招人時,第一他們招人很早,大三的時候就開始招到公司去做實習。第二是會做分層,過去投行是在大三時把常春藤的學生招進來,給的offer十萬出頭;現在微軟、Facebook也好,上來就是15萬、近20萬,最好的學生很早就被大公司搶過去。

這些公司搶人的邏輯也很清晰,搶過來並不是僅僅看你能做軟件工程師,而是有潛力培養成公司未來領袖,是按這種思路去招聘和培養的。

極客公園 張鵬:澤湘老師,您身邊的學生眾多,桃李滿天下,就您的觀察,是不是科研出身的人再去招這樣的科學家更容易?還是說,我不是技術出身,但我有商業和產業視角,更容易吸引這樣的人?我們以前經常討論的招不到人的原因是什麼?

李澤湘教授:我們有很多這方面的體會。比如汪滔發起的機器人大賽,現在範圍已經從大學四年級擴展到一年級,現在又延伸到高中。他還不是以挖人才作為目的,更重要的是打造工程師的文化,這個必須從早開始。這也是我們的體會,過去十幾年招了很多大公司的人才,但最後都沒有好的效果。所以,要從他的素質和對文化的認可開始培養。學技術是次要的,只要他對這個東西熱愛,他會有極大的動力快速學會、掌握相關的技術。

極客公園 張鵬:所以長期來看,一家優秀的公司要從大學前就開始抓人才。汪滔是在培養文化,構建對他有幫助的氛圍。不然人才越來越少,對企業不利。宏江老師,是不是我們產業要發展,創業公司們也應該開始往大學裡去思考?

張宏江博士:我驚喜地看到一線公司和創業公司已經開始這樣做了,無論是建立聯合實驗室,還是舉辦大賽、招實習生,大家都在往這個方向走。但我也想提醒大家,這件事不是今天做明天就可以收穫,一定要長期做下去。

為什麼中國的芯片這麼多年下來成果不是很好,為什麼像操作系統和數據庫這樣的核心軟件,我們做不出來。有人說,如果讓中國一流的科學家、清華一流的教授做這個事,就能做成。但我的觀點是,至少操作系統和核心軟件是一個工程和生態系統的問題。比如Windows是和英特爾加一群合作伙伴,安卓是與所有的手機廠商,再加一系列的App開發、安卓應用商店,這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問題。

張宏江對話李澤湘:科技創業如何破局|碼會2018

極客公園創始人、總裁 張 鵬

4、先場景、再技術

極客公園 張鵬:這裡面企業起的作用其實蠻大的,需要一個產業在背後支撐。像自動控制方面,如果不是大疆把這樣的成果樹立起來,其實可能未來我們還是會落後很多。我們第二個話題是,現在大家看重的AI智能將會在未來幾年內對商業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何影響?我是被改變,還是把它改變?我想澤湘老師在智能製造領域有很多的實踐經驗,想聽下您怎麼看待AI、智能,未來商業領域裡怎麼影響它的節奏、過程和形式?

李澤湘教授:AI作為手段,至少當下來講是很重要的,各個領域都會涉及到,尤其是製造業,會有很大的應用。但不要忘記重要的一點,它只是很多種工具之一。想應用好,首先要對我們現在的製造技術和製造場景中存在的問題有根本的理解。如果是為AI而AI的話,除了燒一大堆投資者的錢,或者製造一個又一個App之外,不會有太好的應用效果。認為無論什麼問題、什麼商業模式只要把AI一套就能解決,這種觀點非常危險。尤其芯片的事起來了,可能下面又會來一波類似的東西,而且好像認為一個短平快就可以把這個問題解決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張宏江博士:補充一點,源碼的曹毅反覆強調源碼三橫九縱的投資理念。九縱這塊,每個垂直領域都是對我們有用的一塊場景。出行、飲食、生活,這些傳統經濟本來就存在。所謂三橫,是“互聯網+”、“智能+”、“全球+”。利用互聯網、智能AI使它賦能,或者把中國好的模式移植到海外去。這個東西不能倒過來,我們創業不應僅從技術反推場景,而要從場景到技術。

今天中國經濟、製造業、互聯網產業發展如此龐大,中間有太多問題可以用互聯網+和AI+解決,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恰好也呼應前面說過的問題,科學家創業往往是從技術往場景走,但更好的模式是從場景往技術走。

極客公園 張鵬:還是那句老話,是拿錘子找釘子,還是拿釘子找錘子。我覺得澤湘老師在松山湖做機器人產業基地這件事很有意義,未來依託中國這麼大的製造業積累和一堆需要解決的問題,去做機器人領域、智能製造領域,而不是用AI去定義問題。上午聽企業家在臺上聊,有一個共性。他們說機會一直在那兒,只是等著合適的技術、合適的人,和合適社會環境,它就會爆發一次。並不是說哪個東西是新出現的,像九縱是永遠存在的。但技術是不斷迭代的,人是不斷迭代的,我們怎麼樣運用好的技術去解決問題,這很重要。

最後一個問題,今天大疆已經是非常成功的公司了,您作為大疆的董事長,也是當年推動他們成長的很重要的人。我覺得大疆是個有工業力的公司,它的核心並不是某個技術,而是工業力。或許我的判斷不準,想聽一聽您的評價,今天大疆身上最能體現的是什麼價值?

李澤湘教授:可能你說的工業力,是一個軟件與硬件結合、產品結合、場景結合、技術結合的公司。深圳跟香港,我們講的大灣區,提供了非常獨特的環境和條件,使得有想法的年輕人能夠把硬件、軟件、產品、生產很多因素都融合起來,而且還能定義一些以前沒有的、非常創新性的東西。從這一點來講,大疆可能闖出了一條路,你不需要跟著別人屁股後面,把別人已經有的東西做得便宜點,或者通過便宜價格賣出去。你可以利用這個很好的大環境、大平臺,去打造一些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極客公園 張鵬:您說的這個高度比較高。我看到的是它的競爭力、供應鏈、產品生產設計能力很強悍。您說到它做了一個以前科技企業、硬件企業不敢做的東西,我覺得他作為那一代80後的企業家,可能跟60、70後的最大差別是他敢於不一樣,這一點真得很令人敬佩。

聽一聽宏江博士,因為您長期在科技領域觀察大的公司、新興公司,幾波熱潮您都經歷過。您評價一家有科技之心的公司,它未來最關注哪些自己的素質,才能成就千億的規模,或者成為一家真正了不起的公司?

張宏江博士:這個問題很大,我可能很難達到剛才澤湘那麼高屋建瓴的回答。從AI公司來看,中國做AI創業公司的技術創業者,很多都是從微軟研究院出來的。我看過一些他們共同的盲區和共同成功的地方,也歸納出一些心得。如果從技術出發,第一點要想到怎麼樣把我們的技術變成平臺技術?從AI這個角度,要看到我這個技術在多長時間能把技術壁壘轉化為數據壁壘,我一定要獲取數據。這個數據又形成做產品的循環,有了產品,獲得用戶的反饋,使得技術進一步改善,從而使得用戶量越來越多、數據越來越多。這個環是很傳統的、互聯網迭代的循環。

今天AI也一樣,技術推動產品,產品獲得更多的用戶,用戶創造更多數據。這個環一定要轉起來,最終你的壁壘不一定是技術壁壘,而是環的壁壘,這個環轉得規模越大、越快,壁壘就會越高。同時,在循環迭代的過程中,因為你看到的user case越來越多,看到的數據越來越多,定義出來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從而你的技術越來越容易建立。今天大疆無人機佔領70%的市場,一定會看到更多的應用,也一定能看到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它的哪塊效率可以提高,這是非常重要的。

剛才提到80後的創業者,確實比60年代、70年代這波人少了很多包袱。第一,他們不是為了脫貧而創業,他們對理想的追求確實比我們那一代人好很多。我們那一代還要解決生存的問題,一個月只能吃到一斤肉的問題。對他們來講沒有,他們看得比我們遠,他們的想法,尤其是在技術上的追求比較高。

我最近去了一趟深圳,包括澤湘老師做的松山湖機器人產業基地。我看到在製造領域,在技術升級,在把傳統制造變成數據製造上,中國走得非常快。我們要感謝大疆這樣的先行者,帶動很多製造業,尤其是元器件製造業上走在日本人前面。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在數據上彎道超車超成了。我們今天想一想我們的業務,哪塊能夠數據化,哪塊能夠軟件化,哪塊能夠體系化,這一塊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是未來建立體系的機會。

極客公園 張鵬:非常同意,建立完整的閉環,並且高效率地運轉。這一點不光是所謂的AI公司,而是任何一個運用科技的公司都應該走的過程。我覺得最終所有的技術都會融入到商業裡,所有技術都會融入到場景裡,這可能是所有創業者都要思考的問題。今天時間有限,非常感謝兩位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深度思考。讓我們對科技與商業之間,如何形成價值交換和形成正向閉環,有了深刻的理解。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