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廣西事編面試熱點:高中設「安檢門」幫學生戒手機癮

【熱點概述】

教育部4月24日印發緊急通知,要求做好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其中包括加強午間、課後等時段管理,規範學生使用手機。4月30日,武漢市太平洋高級中學舉行校園開放日。該校去年已推行“手機不進校”舉措,幫助學生戒“手機依賴症”。

據瞭解,每天早上7時,太平洋高中4名值班教師都會守在校門口,對到校學生進行檢查。學生們在校門口自覺排成隊,值班教師手握金屬探測器,對書包、全身上下依次進行掃描,場景類似於地鐵安檢。師生配合默契,檢查的進度往往很快,5秒內就能檢查完一名學生。

“手機不進校”舉措最先是面向高三學生。“有不少家長向學校訴苦,說孩子患上‘手機依賴症’,每天都要刷手機到深夜,讓學校幫忙想辦法”。為此,學校蒐集了大量關於沉迷手機而荒廢學業的案例,對高三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並在2017年“高考100天”動員大會上首次號召不帶手機進校,並安排教師每天早上對高三學生進行進校檢查。這一舉措實施半年後,師生們反響都很不錯。因此,學校從2017年9月新學期開始,號召全校學生都不帶手機進校。

據悉,進校安檢不光是查手機,還會對打火機、小刀等有安全隱患的物品進行檢查,確保校園安全。

該校校長劉漢華說,太平洋高中以“校風好,學風正”為辦學導向,十分重視德育教育,力求讓每名學生“先成人,後成才”。推行“手機不進校”,是為了規範學生行為,讓他們能養成終身受益的學習習慣,不僅是為高考,也為以後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2018廣西事編面試熱點:高中設“安檢門”幫學生戒手機癮

【模擬命題】

對於學校此種做法,你怎麼看?

【參考答案】

隨著我國新經濟,新文化,新觀念的發展,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也發生著各種變化,學生有手機及使用手機也是一種普遍現象。目前,在中國校園內大多是禁止學生帶手機到校使用的,教育部也要求學校對此做好規範,因為現在的手機功能十分強大,相當於一臺微型電腦,可以用來瀏覽網頁,查閱資料,也可以用來看視頻,玩遊戲,聊天等等,容易成癮造成學習上的障礙。

所以我認為安檢門幫學生戒手機癮,正是考慮到手機給學生帶來的巨大影響而採取的應對措施,也確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第一,有利於規範教學秩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學生在課程或休息時間使用手機,容易影響自身學習和他人休息,也避免了有人用手機進行考試作弊或攀比成風;第二,防止網絡沉迷、掉入網絡陷阱,學生們缺乏社會經驗和判斷力,很容易受到垃圾信息的誤導而形成錯誤觀念,或受到欺騙;第三,減少學生因使用手機出現的健康問題,已有學生因此不同程度地影響到自身視力、頸椎和脊椎。

但在“互聯網+”時代,要在學校全面禁止手機使用也會存在一些不足。第一,設安檢門禁止手機入學校的本意是為了讓學生在校內更好的學習,但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自控能力的問題,對於自控力差的學生即使沒有手機也會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第二,在交互課堂上,手機可以派上教學的用場,也可以用手機微信進行學習交流討論,或查閱學習相關資料;第三,手機作為有效的通訊工具,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能起到重要作用,也方便在校或異地的學生與家長交流,不能讓學生與外界隔絕。

對此,我有以下建議。第一,要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手機,讓學生認清利弊,明確學校禁帶手機的意義,從思想提高學生的自制力;第二,為方便學生查閱資料,學校可提供電子閱覽室,滿足學生上網查找資料、獲取信息的要求;第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通訊條件,做好公用電話配置,在宿舍區域安裝電話,也可提供辦公室電話給學生使用。

對於帶手機上學,“堵”不是唯一的選擇,還是要從學生思想意識出發,建立健全相關的管理制度,培養學生養成正確使用手機的習慣。學校可以制定在校園、課程中、教學場所中手機的“使用規範”,向師生徵集意見並進行整理,並由師生共同認可、執行,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進行手機使用的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